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感同身受”学德育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感同身受”学德育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道德教育;儿童行为;移情;心理实验

一、引言

一个18个月大的孩子,看到另一个孩子因为跌倒摔疼而哭,他也跟着哭了起来,或者吮吸着自己的拇指,看上去好像也很难过的样子。这样的情景我们很多人都遇到过。那个18个月大的孩子为什么会跟着摔倒的孩子哭呢?其实,用心理学的知识解释,这种现象就是移情。

移情(empathy),是指儿童在觉察他人情绪反应时所体验到的与他人共有的情绪反应,是理解和共享他人感情的能力。有研究表明,移情在道德行为中起着重要的动机作用。移情与亲社会行为、社会人际关系有着密切关系,它的发展直接促进个体的道德发展。正是鉴于移情的重要作用,从18世纪末19世纪初开始,人们对它的研究就没有停止过。

二、实验介绍

1. 实验目的

通过给被试呈现处于情绪激起情境的故事幻灯片,探究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其移情能力是否表现出年龄差异。

2. 实验过程

实验者选取0~5岁的儿童作为被试,把他们带到能放映幻灯片的房间内,让儿童观看以下几张处于情绪激起情境的故事幻灯片:幻灯片1,一个男孩和一条狗,男孩跑到哪里,狗跟到哪里,有时狗也会跑开;幻灯片2,狗在跑开去;幻灯片3,男孩找不到狗。看过三幅幻灯片后,实验者问参加实验的儿童:“你感到怎么样?”实验者记录儿童的回答,并从中了解儿童对幻灯片中男孩的情感和观点,以及对男孩痛苦的情绪反应。

3. 实验结论

实验结果发现,一岁或一岁以内的儿童就已经具有区分别人情绪的能力,对周围人们高兴、愤怒和其他情绪有不同反应;三岁儿童能区别高兴和不高兴的脸;四岁或五岁儿童能可靠地区分表示高兴、恐惧、愤怒和悲伤的脸。这说明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他们的移情能力也表现出了年龄差异。

三、实验应用

上面的研究表明移情的发展有一定的规律性。王景英、盖笑松(1996)等人的研究也表明二年级儿童对各种情感都很容易产生移情;四年级儿童对悲伤情感保持着较高移情,对其他情感的移情水平则相对较低;六年级儿童虽然各种移情水平都有所下降,但是对悲伤情感的移情水平仍相对较高。胡金生、杨丽珠(2005)的研究表明3~5岁幼儿的个人悲伤体验占优势,由于这种体验带有自我中心性,导致了利他动机的降低。7~9岁的小学生的移情虽然总体有下降的趋势,但他人指向的移情担心却呈上升趋势,这有可能增加了小学阶段的助人行为。这说明儿童移情随年龄呈下降趋势,但是与助人行为相关的移情却一直处于较高水平。

进一步深入研究发现,移情对儿童的道德价值观、道德判断、道德行为及道德内化等有着重要的影响。(1)移情的发展使一个人能够注意引发他人情感状态的各种线索,注意到他人情感的发生和发展,这可以促使个体形成保护他人、呵护他人和帮助他人的心理倾向。而且在移情基础上产生的愤怒、内疚、同情等情感会促使个体产生不公平感。为了对一些人公正,就要对另一些人进行谴责甚至惩罚。因此,移情强化了个体具有的公平道德价值取向或者关爱道德价值取向。(2)移情通过激活人头脑定的道德准则来影响个体的道德判断。移情会使一个人意识中与当前问题有关的道德准则更为突显和活跃,随之就更有可能把它作为在思考道德问题时的重要依据,并最终得出相应的道德判断。(3)具有较高道德移情水平的个体往往具有较为强烈的道德敏感性,有较高的观点采择水平和角色承担能力。这就使个体的道德动机最终能够处于主导地位而作出正确的道德抉择,使得个体更有可能将道德动机转化为道德行为。同时,移情情绪本身促使人们做出更多的道德行为。(4)从移情对道德价值观、道德判断以及道德行为的影响可以看出,移情在整个道德内化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移情促使人们形成关爱、公平等价值观,这种内化的价值观促使个体作出相应的道德判断进而做出亲社会性的道德行为。同时,移情性情感体验使人能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从他人角度看问题,其所起的动机作用是发自个体内在的,是内化了的道德动机,从而易于促成更多的道德行为。

既然移情与道德发展关系密切,是道德行为的源泉,对道德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那么,我们应该注意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培养和提高儿童的移情能力。教育工作者不妨考虑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 移情的培养要从小抓起

如本文实验所述,移情的出现从婴儿期就开始了。婴幼儿在早期正是通过移情来感受他人并与他人进行交流的,因而移情是儿童早期形成依恋、同情的基础,是道德情感发展的源泉。随着个体的成长,个体会通过语言的使用或换位思考之类的认知活动来激发移情性情感。这时它就有某种道德意义,即被称为“道德移情”,移情水平高则道德情感体验高。移情是儿童利他行为和其他亲社会行为的一个重要因素,它在激发和促进个体亲社会行为发展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因此,我们的德育工作要从娃娃抓起,为他们以后道德的发展奠定基础。

2. 增强儿童的移情情绪体验

在儿童对别人的行为作出评价的同时,教育工作者要注意引导其体验对方的情绪感受,进行体验式教学,其中激发学生的道德需要和道德动机至关重要。道德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实现道德内化,这就要求我们要清楚如何内化。内化就是自然地把外在的东西转化为自身的内部需要和动机。道德教育若能从个体的道德需要(比如自尊和被他人尊重的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等)入手,就更能贴近儿童、吸引儿童,也易于道德内化,而移情培养就能使儿童在体验他人需要的过程中明白自己同样也需要他人同样的对待,从而养成理解、宽容的心态。

3. 移情培养要注意有步骤、分层次

研究表明,无论是移情水平高的还是水平低的人都容易对其亲近的人产生道德情感,而对不相关的人和讨厌的人较难产生。同样,常理告诉我们,只有人先学会关爱和尊重自己,才能更好地关爱与尊重亲人、朋友,继而推广到陌生人和不喜欢的人。因此,培养儿童的移情就要从身边的人和事做起,尊重自己、敬爱父母、关心朋友,当这些到了一定阶段后再培养其对陌生人的关心,对不喜欢的人的尊重和理解,对讨厌的人的宽恕。当学生在这些方面都表现得很好以后,他们对集体、对国家的情感也就水到渠成地培养了起来。

(选自董奇、边玉芳教授主编的《经典心理学实验书系》之《教育心理学》)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健康与教育研究所,北京,1008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