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图式理论在克服英语听力测试中心理障碍的作用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图式理论在克服英语听力测试中心理障碍的作用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学生在英语听力测试中经常会出现一些心理障碍,极大地影响了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解决问题的一种方式,本文试图论述在英语听力教学中引入图式理论,为学生在英语听力测试中以图式理论来克服心里障碍提供一些策略。

[关键词] 英语听力教学 英语听力测试 心理障碍 图式理论

近年来,听力测试在各大考试中越来越受重视。如大学英语四、六级从2006年1月开始采用的新题型中,听力理解部分比例从20%提高到了35%。学者们对听力理解的研究也越来越重视,探讨了很多影响听力理解的因素。总地来讲,这些影响听力理解的因素大致可分为语言知识、听力内容、心理障碍和听力材料四类。笔者试图将图式理论引入听力教学中,通过图式理论知识改进英语听力教学,帮助学生克服在参加英语听力测试中心理障碍

一、听力测试中学生存在的心理障碍

听力测试不可能多次重复已知信息,因此它不仅是水平测试,还是心理测试。学生除了需要具备深厚的语言功底和良好的听力水平之外,更应该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如果考试过程中心理失衡、状态差,就很难发挥正常水平,取得好成绩。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王极盛教授经过多年实例研究后认为,在影响高考成绩的因素中,排在第一位的是考生在考试中的心理状态,第二位是考生考试前的心理状态。可见,调整好应试情绪,克服心理碍障,保持良好心理状态对于考试成功是至关重要的。但大部分学生很难做到在听力测试中保持良好的心态。了解学生在英语听力测试中的各种心理状态,并在教学中进行有针对性的改进,对于提高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和应试能力是很有必要的。

传统的英语听力教学法多采用“听――教师重复并翻译――对答案――再听”的模式,使得学生在平时的训练中仅仅作为被动的接收者,忽略了听力理解是集各种语言知识、社会文化背景知识和听者生活经验等多种因素为一体的复杂的信息加工过程。近年来,认知心理学及心理语言学方面多支持“交互式”理论,认为在语言听辨过程中并非是传达式的,而是各种各样的信息源联合起来多角度的起作用。教学过程中的这种忽略会使得学生在听力理解过程中产生一些心里障碍。通过对长江大学100名非英语专业大三未过CET-4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发现,在英语听力测试中常见的心里障碍有:紧张焦虑、分心走神和暂时性遗忘。这些心理障碍都会在无形中阻碍信息的输入,降低信息加工的有效性,影响对听力材料的理解。图式理论的引入有利于我们改进英语听力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有效激活相关图式,降低听力过程中的心理障碍、提高英语听力理解能力。

二、图式理论

“图式”一词最早出现在康德的哲学著作中,后来的心理学家Bartlett和人工智能专家Rumelhart对这一理论进行了完善。虽然对“图式”的理解各有不同,但是总地说来,图式理论认为,人在理解、吸收和输入信息的过程中都会将已知信息(过去获得的各种知识)和输入信息联系起来,大脑对输入信息的解码与编码都依赖于人脑中已有的信息图式、框架或网络。输入信息必须与这些图式相关联,图式才能起作用,完成信息处理过程。如果输入的新信息在头脑的已有知识中无法找到与之相匹配的图式,那么就没有对新信息的认知基础,必定会造成认知上的障碍,使得新信息的理解与记忆无法进行,进而也会产生心理焦虑。

图式理论认为,只有对已有知识有效利用才能提高对新信息的理解。尽管全球化的脚步很快,但是在中国文化背景下的学生与英语国家的价值观和世界观还是有差异,这些文化差异使得很多学生无法正确理解英语语言背后的深层含义。传统的听力教学忽略联系相关背景知识,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能动性;学生对于听力材料中的相关知识又缺乏了解,因此听力理解时不能产生图式联想,对听力材料的理解更是无从谈起了。所以,在听力教学中引入图式理论对于听力教学是很有必要的。

三、在听力教学中引入图式理论对心理障碍的作用

通过以上介绍,我们可以得出解决图式和新信息之间的矛盾两种途径。一是丰富学生的知识,增加其图式;二是在原有图式不变的情况下,输入与之相匹配的信息。前者正是我们常规教学要达到的目的;后者在平时的诊断型听力测试的选材上可以调和。但对于全国性的或其他全球范围的英语水平考试,想要使得新信息和原有图式相匹配是不可能的。如果考试中的信息对于学生来说都是新信息,只会增加学生的心里焦虑。因此,我们在平时教学中必须引入图式理论,引导学生在考试中使用这些方法来降低自己的心里障碍。根据Underwood提出的三段式听力课堂教学模式,我们下面来分析图式理论对于减少学生心理障碍的作用。

1.听前导入

听前图式的主要作用是激活学生原有的图式。可以采用各种多媒体教学方式,利用图片、照片、幻灯和音乐等补充新的词汇和句型,引导学生使用已掌握的和新的单词与句型讨论相关内容,并提出相关较为简单的问题。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熟悉话题,扫清文化障碍;激发兴趣,帮助学生有效的预测接下来会听到的内容,间接降低难度。这些图式为学生在听的过程中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心理框架,使得学生处在一种积极的准备状态中,让学生充满信心,减少了听前紧张与焦虑。避免了学生遇到生词或不理解的句子时,会产生的烦躁不安情及还没开始听就产生的畏难情绪。而在考试中,学生也可以采用这种方法,通过预先浏览听力题来进行自我导入。对于即将听到的材料内容进行预测,罗列出即将要听到的内容相关图式,做好铺垫工作,学生掌握的背景知识越多,就越有助于在头脑中建立新的图式,克服听辨过程中的被动性和盲目性,缓解紧张焦虑。

2.听时展开

通过导入,已经激活的图式在听力理解过程中就可以随时使用了。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可以采取多种教学模式相结合的方式。可以采用自上而下的方式, 鼓励学生在听的过程中集中注意力,边听边利用已知图式推测后续内容,降低分心走神的可能性,进而推测出答案的所在,把听辨的重点放到关键部分。在听辨的过程中,常常会出现听音不准等误听现象,但是如果学生说具备的相关图式很多,就可联系上下文和背景图式,正确理解听力材料内容,在听的过程中控制焦虑情绪,从而能从整体上把握材料传达的信息,消除误听歧义。不会因为未听懂个别生词就感到紧张焦虑,出现暂时性遗忘的现象。

根据图式理论,短时记忆中的新信息只有与长时记忆中的知识相匹配时,才能获得理解。只有长时记忆中的知识被激活,才能帮助新信息在短时间内从短时记忆向长时记忆过渡,加快信息处理速度,从而获得理想的听力效果。因此,在听的过程中,要求学生一定要做笔记,使得听到的来不及加工短时记忆信息能及时地记录下来,避免因为出现被随后的信息所取代而无法与长时记忆中的信息联系而被清除的暂时性遗忘现象,导致无法回忆,分析听过的信息。在听力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训练学生短时记忆,充分激活学生头脑中的相关图式,加快短时记忆向长时记忆转化的速度。录音重复时,则可以采用自下而上的方式,引导学生利用自己的笔记更新关于听力材料的图式,听辨细节,做出合理的判断,得出正确的答案。

3.听后巩固

这一点是在常规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听后教师应及时解释、总结和回顾,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信息的理解。可以采取写听力材料大纲、讨论、表演对话和用自己的语言总结听力材料等方式,让学生对所听到的材料有一个深度的了解,理清思路,加深记忆,让所学的知识转化为长时记忆,扩充已有图式,巩固、建立新的图式。课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多看书报,多听英语来扩大知识面。积极指导学生通过精听和泛听某些材料,系统地积累等各层次背景知识,扩大内容图式,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这也是避免在后续的听力考试过程中出现焦虑的方法。

四、结语

图式理论在听力教学中的运用,为英语听力教学带来了新思路和新方法,能帮助学生在考试过程中缓解和避免心理障碍,对听力教学有效进行是一种有益的尝试。教师在课堂上使用图式理论,帮助学生克服影响听力理解水平的心理障碍因素,对学生在日后迎战各种考试是大有裨益的。总之,听力理解能力的提高,离不开图式意识和图式策略的对于心理障碍的清除。

参考文献:

[1]任晓涛,许家金.语篇理论在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J].外语界.

[2]雷海燕.短时记忆与外语听力理解[J].中北大学学报,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