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社会性别理论视角下的高校女大学生创业教育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社会性别理论视角下的高校女大学生创业教育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内容摘要:本文运用社会性别理论探讨高校女大学生创业教育的作为。首先,高校必须树立女大学生差异性创业教育理念,通过性别意识教育改变女性对自身的传统定位,克服创业的性别劣势,彰显优势;其次,营造鼓励女大学生创业的校园文化氛围,激发创业动机;最后,在遵从高校创业教育共性的基础上,针对女性特征,设计好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并建立协同培养机制,落实好创业教育与实践过程。

关 键 词:社会性别理论 女大学生创业教育 高校作为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女大学生的人数和比例急剧上升。在一些综合类高校,男女大学生比例相当;文科类高校,女生比例大大超过男生;理工科高校,女大学生比例在大幅上升。①按照社会性别理论,女性受高等教育比例越高,对推动社会经济进步越有利。②然而,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女大学生就业难的矛盾也更加突出。解决这一问题,是政府、社会和高校面临的重大社会责任。但外因终究要通过内因起作用,外界无论如何努力,解决问题的关键还须女大学生自身素质的提升。试想,假若我们培养的女大学生具有敢于闯荡、能够承受一定风险的创新精神,具备识别、发掘商机的创业意识和知人善任、善于协调沟通、精于决策控制的创业能力,那她们愁的就不是找不到工作,而是通过创业为别人提供就业机会。

因此,如何通过教育手段促进女大学生创新、创业素养形成和提升,就历史的成为高校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遵从社会性别理论,树立女大学生差异性创业教育理念

梳理国内外关于女性创业特征的文献,不难发现,作为企业家,无论男女,其个体特征的共同性大于差异性,但在创业动机和管理风格上男女差异明显。⑶现实中,女大学生受传统思想和先天性别的影响,勇于选择创业的为数很少。这与高校缺乏社会性别意识教育有关。

所谓社会性别意识,是指既要承认男女生理上的先天差别,也要承认作为同一性的人,男女性在尊严、人格及待遇等方面应是平等的。⑷在高校女大学生创业教育中纳入性别意识,指的是既要考虑到男女生理、心理特点的不同,又要考虑其思想观念及承担的家庭责任的不同,同时还要认清女性创业中的优劣势。但目前多数高校开展的创业教育及其研究,还未针对男女性创业的差异特征,还未专门设置兼顾女大学生身心特点的创业教育课程,使得女大

*基金项目:江苏高教学会课题KT2011563。

作者简介:汪云香(1964-),安徽安庆人,江苏大学教育教学研究与评估中心副研究员;符永宏(1965―),江苏南通人,江苏大学教育教学研究与评估中心主任,教授、博导。张菁菁(1988―),江苏盐城人,江苏大学管理学院博士。

学生创业潜能未得到充分发挥。

因此,对女大学生进行创业教育,必须首先树立性别意识差异性教育观,为其提供针对性的社会性别意识教育,帮助她们认识自身创业的优劣势,以后天教育使其扬长避短, 树立创业信心。同时还帮助她们认识到自身创业的特点及适合创业的行业, 以助其正确创业和创业成功。并营造鼓励女大学生创业的校园文化氛围,设置有针对性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提供实实在在的创业教育过程。

二、营造鼓励创业的校园文化环境,激发女大学生创业动机

大学生的社会化主要在校园中完成,大学校园文化对他们思想观点、道德修养、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会产生巨大影响。为了培养女大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业素养,高校在开展校园文化活动时,应有意识营造男女平等、鼓励女大学生自强自立、敢于创新创业的校园文化氛围,把女性自主创业光荣的思想根植到女大学生的脑海中。

据笔者调研,女大学生创业动机最主要的源自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求。按照马斯洛理论,这是人最高层次的心理需求,它建立在较高的自我评价上。因此,要使女大学生有较高自我评价,必须是大学文化教育氛围能给她们足够的鼓励,使她们在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培养中,获得充分的自信,相信自己有能力创业并获得成功,赢得社会认可。

为此,高校必须营造鼓励女大学生创业的校园文化环境,激发其创业动机。

(一)强化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

课堂是学生获得知识和信息的主渠道,也是学生受教师影响最主要的途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更新教学观念,在课程教学中渗透创业理念;还要不断更新教学内容, 使其富有时代性和新颖性,与现实和市场紧密结合;更要采用灵活多样的问题式、启发式、讨论型教学方法,启迪学生创新思维,激发创新意识,鼓励学生进行专业特色的科技创业。尤其是教师不经意中提到的创业故事、案例,以及在这其中传达的欣赏、认可的态度,都会给学生深入骨髓的影响。

(二)发挥创业成功校友渗透影响作用

学生从课堂获得的知识多是显性知识,而创业知识有些是隐性的。它是创业者在长期创业实践中积累形成的,是一种融入了创业者本人的投入、精力与态度,能带来创业收益的知识体系。这些隐性知识更适合创业成功的校友亲口传授。将对有意创业的女大学生产生巨大影响。

(三)发挥社团组织的激励引领作用

目前大部分高校都有通过校学生会、团委,成立大学生创业社团组织,对有创业意愿的大学生进行创业教育、培训与实践。但针对女大学生的创业组织很少。高校可以在原有基础上,增设女大学生创业二级社团,如女大学生创业协会、女大学生创业援助中心,女子创业学院、女子创业沙龙等,为有创业意向的女大学生提供信息、政策、资金等的支援和针对性的培训指导,给予创业情感支持。助女大学生不仅要敢于创业,且能创业成功。

更重要的是,高校可以借助这一平台,取得社会力量的支持,通过多渠道筹集资金,设立校内女大学生自主创业基金,为有意创业的女大学生提供资金援助。

(四)发挥校园媒体的舆论引导作用

舆论像一只无形的手,能引导人们朝着它引领的方向发展。生活在大学校园的女大学生,自然会受到所在大学校园文化的舆论浸染,潜移默化的受到影响。为此,高校可以做到:

首先,通过校报、校园广播、校园网络等媒体,宣传各级政府促进创业的政策、措施;报道本校校友及当代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典型;及时传播兄弟高校推动创新创业教育和鼓励学生创业工作的经验;报道本校大学生创业动态等。形成鼓励创业、创业光荣的舆论氛围。

其次,通过组织女大学生创业事迹报告团、女大学生创业大赛等活动,激发女大学生的创业热情,引导她们树立现代的创业观、就业观、成才观。

第三,通过师生、生生的口头传播,形成尊重和鼓励女大学生创业的正面舆论氛围。引导更多女大学生体验创业的艰辛和成功的快乐,赢得老师、同学的认可和尊重。

(五)发挥大学的人际资源积累作用

大学校园本身就是一种巨大的社会人际关系网络,会为女大学生创业积累广泛的社会关系资源。高校应该引导、教育大学生同不同背景、性格的老师、同学交往,在大学校园关系网中拥有多个关系节点,拥有广泛、复杂的社会网络,为创业奠定良好的社会关系基础。

三、加强创业教育,培养女大学生创业素养

女大学生创业素养包含创业意识、知识与能力。大学生要想成功创业,不仅要有创业意识和信心,萌发创业动机,关键还要有创业知识,具备创业能力,这样才有可能付诸创业行动,并取得成功。这需要高校设计并组织好女大学生创业教育。

(一)针对女大学生性别特征设置创业教育课程

女性具有异于男性的创业心理和特征。高校必须帮助女大学生正确认识自身的优势和劣势,从女性创业素质养成的角度,把创业需要的知识、能力和素质,针对性的纳入到女大学生创业教育课程模块化设计中。

1.性别意识类课程模块

按照社会性别意识理论,作为社会的人,女性与男性拥有同等的社会责任和权力。但现实中,多数女性因受传统观念的束缚,有小女人心态,认为女人职责主要在家庭,只要嫁个好丈夫,经营好家庭就行了,对自己缺乏足够的创业自信,依赖思想严重。这种心态在许多女大学生身上也同样存在。其实,根据相关研究成果,女性拥有一些男性无法相比的创业特质。如善于观言察色、细心、体贴、温和、善解人意、忍耐力强等,都使她们一旦创业,即便遇到挫折也具有决心和勇气坚持,并能通过自己的人际沟通和柔性的管理技巧妥善化解矛盾,渡过难关。⑸

因此,高校要针对女性特征,设计性别意识类课程模块(含公选课、专题讲座与活动)。课程类如《女性创业心理学》、《女子教育史》、《女性创业人生》、《女性创业的动机与投入》、《女性与人力资本》、《女性创建管理团队》等,对女大学生进行创业心理训练,帮助正确认识自我。专题活动类如组织女大学生观看与创业相关的影视片,阅读创业者传记,参观女企业家创业工厂,采访创业成功女性、邀请创业前辈谈感受等等。以此增加女大学生与前辈女性创业实践者交流沟通的机会,消除对创业的敬畏,了解创业的不易,分享成功的喜悦与甘甜。树立“职场无性别,创业凭能力”的理念,增强使命感和事业心,提升创业自信心,培养积极上进、勇于创新、不怕艰辛的品格。

2.通识类创业课程模块

创业不仅需进取心和意志力,更需要知识和能力。对创业的知识需求,男女大学生是相同的。高校可以通过通识类创业课程模块来满足学生的需求。如《创业资本运作》、《创业营销学》、《创业管理学》、《创业财务管理》、《创业经济学》、《创业法律法规》等。主要以必修课、选修课加讲座的形式开设。

3.实践类创业课程模块

创业能力的获得和提升是在一次次实践中练就的。创业相关技能包括经营管理能力、组织协调能力、捕捉机会能力、自主创新能力、沟通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等等,它需要通过实践类创业课程模块实现。

(1)创业计划大赛

女大学生通过团队合作,以集体的智慧提出具有市场前景的技术产品或服务,完成一份具体、可行的创业计划,参与比赛。获胜者可获得学校创业风险投资基金支持。它不仅使女大学生了解创业全过程,还能培养其沟通、协调、说服、组织能力,增强创业勇气和信心。

(2)体验创业

组织学生以见习的方式,了解创业成功者创办企业的真实过程,知晓创业的酸甜苦辣。或者让她们到社会企业实习锻炼,了解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全过程,以积累经验,锻炼能力。

(3)模拟创业

在创业教师指导下,通过沙盘推演的方式,模拟创业训练系统或虚拟创业公司,学生通过从创业团队组建、项目选择、计划制定、资金筹集到创业企业的运作与管理、市场营销等创业全过程的模拟操作,获得创业体验,积累知识,增长才干。

(4)实体创业

对在创业大赛获胜的项目,在创业风险基金支持的基础上,配备创业指导教师团队,指导她们自主经营项目,条件成熟后直接进入市场。

对一些虽未参加过大赛,但有成熟的创业项目和计划的创业团队或个人,经本人申请,学校创业组织研讨、审批立项后,视情况分别给予不同力度的支持。如像网络、服务类小型创业项目,学校可在校园内提供办公场所、指导教师等给予支持、。对于一些与专业相关的科研成果转化项目,学校在进行过可行性研究,给予立项后,可在高校科技园区为她们提供办公场地、免费办理创办企业的相关手续,并提供一定启动资金,争取优惠贷款,给她们争取一至两年的创业种子孵化。待条件成熟后,可寻求地方政府妇女组织或创业协会支持,获得创业优惠扶持政策,逐步推向正规市场。

(二)建立协同培养机制,落实好教学、实践过程

课程设计是前提,而组织落实好教学、实践过程则是关键。这需要有良好的师资队伍、灵活的教育教学方法和协同的机制加以保证。

1.借助协同创新平台,建立多元化的创业教育师资队伍

女大学生创业素质和能力的培育,需要一支既具有创业理论知识也有创业实践经验的师资队伍。这支队伍可以借助高校协同创新平台,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进行多元化构建。一是把高校承担女大学生创业教育的专兼职教师交流到协同合作的企业锻炼,丰富创业经验;二是聘请一些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经验的企业管理专家担任女大学生创业教育某方面课程的任课教师;三是聘请一些政府工作人员或成功创业的女企业家担任女大学生创业导师。她们可以通过开讲座、授课、传授创业经验、创业实践指导等方式,传授创业知识和经验,培养女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品质,锻炼创业能力,提高创业素质。

2.创新教育理念,改革教育教学方式方法

创业教育的实施,倡导教师要在一种轻松、自由的氛围中,运用启发式、案例式、情境体验式等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使她们尽快掌握创业知识和技能,在探索中提升创业素养。

这需要教师更新教育观念,以一种创造性的思维去组织创业教育内容,设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方法,保证创业课程的教学风趣有味,能吸引女大学生积极参与,并有效激发她们的创业意愿,增强创业自信,积累知识,增长才干。这要求教师具备企业从业或者亲自创业的经验,并与企业有良好的互动。这样,教师在教学设计中,才有可能以一个企业创业所处的现实环境作为切入点,根据企业创业全过程,来营造寻找商机、组建企业、组织生产与经营的逼真的运行环境。在教学中,教师才有可能采用“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关注与创业相关的经济、社会等问题,并有效利用自己与企业的人脉,为学生争取到创业实践的机会。这样让学生置身于创业的真实情境之中,品味创业的酸甜苦辣,积累经验,吸取教训,才能增强对创业中所遇问题的辨析能力,激发学生创业欲望,培养创业思维与素养。

3.借力使力,推动女大学生创业实践

所谓“借力使力”,就是高校要充分借助协同创新平台优势,调动一切社会优势资源,构建校企协同培养机制,为女大学生创业提供稳定的实践载体。

一是充分利用学校已有的实习基地或实验室,将教学、实习与创业三位一体,将实习基地办成能孵化学生创业实体的校内创业园区;二是通过协同创新平台已经构建的校企协同培养机制,使学生有机会进入企业,了解、参与企业的生产、经营与管理,体验和经历企业经营生产的真实过程,为未来自主创业积累经验,增长才干; 三是建立女性创业者联盟,让有意创业的女大学生和已经创业或创业成功的前辈经常接触、交流和学习,使准创业者积累创业知识,培养能力。四是创建一些创业孵化基地,创业园等,对一些有潜力的创业项目,在创业机会与领域选择、创业融资、创业经济管理知识等方面给女大学生以专门的指导,帮助她们将已经比较成熟的创业想法进行孵化,使之提前品尝成功的快乐,获取自信,积累经验,更积极主动创业。

参考文献

⑴ 张琳、蔡蕴琦.高校男女生比例严重失调 “和尚班”羡慕“女儿国”[N],扬子晚报,2012-09-12

⑵ 胡园园.教育视角下西部地区女性人力资本与地区经济增长相关性分析[J],中国经贸导刊,2012(32).

⑶ 李嘉、张骁、杨忠.性别差异对创业的影响研究文献综述[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24).

⑷ 李敏智. 以社会性别理论分析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及对策[J],广西中医学院学报,2009(02).

⑸ 李郁.女大学生创业教育研究――以南昌地区高校为例[D],江西财经大学2012年硕士学位论文.

作者介绍:

汪云香,江苏大学教育教学研究与评估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