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析高层建筑火灾的扑救对策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分析高层建筑火灾多发的原因,把握其火灾的发生规律,不断提高预防和扑救高层建筑火灾的能力。
关键词:高层建筑 火灾扑救
随着经济社会和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各类高层建筑不断涌现,高层建筑超高层建筑做为地标层出不穷,不断攀比。从经济方面看,高层建筑越多,所代表地区的经济水平也相对较高;但从消防的角度看,高层建筑越多,火灾扑救难度越大,火灾一旦形成,所造成的损失也越大。近年来,国内相继发生了“2.5”武汉汉正街批发市场火灾、“2.9” 央视新址附属文化中心工地火灾以及“11.15”上海静安区公寓楼火灾等多起高层建筑火灾,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带来极大损失。
一、高层建筑建筑特点
(一)建筑结构复杂。有的高层建筑不仅主体建筑高,而且有裙房;有的高层建筑形式与结构不一样,中间或底层的设计完全不同;多数高层建筑都有电梯井、楼梯井等竖井;同时使用的设备较多。
(二)功能复杂,人员密集。多数高层建筑一般不是单一的住宅,它将商场、宾馆、办公、百货等融为一体,因此功能众多、人员密集。许多商户为了获得更大的利润空间,为了上档次,大量装修,使得可燃物增多,火灾荷载加大,同时也破坏了建筑原先的防火分区结构,导致在高层建筑发生火灾时无法形成完整的防火分区。大量的玻璃幕墙也导致在火灾发生时,消防人员无法准确判断起火点,而失去了最佳灭火时间。
(三)可燃材料复杂。高层建筑由于功能的多样性,在实际中采用的建筑材料种类多且复杂,甚者有些材料遇火能产生有毒烟气。近年来,建筑外墙普遍采用保温材料,如聚苯乙烯挤塑板、苯板、泡沫板等,不仅容易燃烧,而且毒害作用明显。屋面防水材料、管道保温材料甚者也不符合防火性能要求。
(四)高层建筑消防设施参差不齐。早期建成的高层建筑消防设施相对滞后,加上年久失修,在火灾发生时无法发挥出帮助消防人员灭火救援的作用。而近年来所建成的高层建筑一般消防设施都比较完备,由于利益的驱使,大部分的高层建筑消防设施形同虚设,甚至用劣质、过期产品替代,火灾发生时,消防设施无法发挥作用,甚至成为火灾助燃物。
二、高层建筑的火灾特点及其危害性
(一)火灾蔓延途径多,易形成立体火灾。由于高层建筑的电梯井、电缆井、管道井多,火灾发生后易形成“烟囱”效应,建筑高度越高,“烟囱”效应越明显,易造成烟、火迅速向上蔓延。同时,由于水平通风管道多,其烟和火容易沿吊顶夹缝、走道、管道等向水平方向扩散。因而高层建筑火灾一旦失控,极易形成立体火灾。
(二)人员疏散困难,易造成群死群伤。高层建筑由于结构复杂,功能多样,人员密集。发生火灾时,一方面由于人员密集,疏散通道少或者不熟悉,内部人员自己疏散时因高温、烟气充斥整个建筑物内,能见度较低,往往因拥挤而导致踩死、踩伤事故,甚至有人因惊慌而跳楼。加之在一般情况下被困人员在浓烟中停留4-5min就有死亡的危险,因而高层建筑火灾极易造成人员窒息、中毒死亡,造成群死群伤。
(三)火灾荷载大,易形成大面积燃烧火灾。高层建筑由于其种类繁多,有住宅楼、宾馆、商场等综合楼,其功能多样,可燃装饰材料多,如吊顶装饰、塑料墙布、窗帘、外墙保温材料、管道保温材料等都为可燃材料,且高层建筑室内陈设可燃物品多,如化纤地毯、装饰画、沙发、办公以及生活用的桌椅等等。据统计,一般住宅楼的火灾荷载密度可达35-60kg/,高级旅馆可达45-60kg/,因此,高层建筑室内一旦发生火灾,极易在较短的时间内形成大面积火灾。
(四)建筑高度高,扑救难度大。一方面,高层建筑发生火灾时,往往登高车达不到着火楼层的高度,主要靠室内楼梯或消防电梯登楼灭火。消防人员内攻灭火救援时配备内攻器材装备多,当消防电梯不能使用时,消防队员只能从楼梯间登楼灭火。由于楼层高、器材多,灭火救援人员攀登一定高度后,体力严重下降,一定程度上会影响灭火战斗救援行动;另一方面,火灾发生后,一般整个高层建筑都停电,加之火灾时产生的浓烟大,室内能见度降低,也严重影响灭火战斗救援行动。
(五)指挥难度大,协同配合意识不强。高层建筑体积庞大,通讯死角、盲区角较多,加上火场环境嘈杂,火场内部与外部联络容易出现通讯不畅,往往造成火场上的命令无法及时传达,现场指挥难度较大。同时,高层建筑一旦发生大火,涉及到灭火、救人、供水、供电、交通、医疗救护等方方面面,参战力量多,经常出现人多、车多、但响应慢的现象,协同配合意识较差。
(六)楼上坠落物多,影响灭火作战行动。高层建筑燃烧范围大、火势猛烈时,外墙和内部平顶的采光玻璃、广告牌、空调辅机等会受热坠落,尤其是玻璃坠落下来会刺破水带、危及人员和车辆器材的安全,灭火过程中产生的“飞行尖刀”严重威胁着消防官兵的作战行动和作战进程。
(七)局部空间易发生爆炸的危险。高层建筑,尤其是全封闭式的高层建筑内可燃物燃烧产生的不完全燃烧产物聚积与空气混合达到爆炸浓度极限,遇到着火源便会在瞬间发生爆燃。爆燃产生的冲击波能使玻璃破碎,建筑物构件损毁;爆燃产生的热辐射能使火灾区域温度陡然升高,可超过1000℃。从国内外消防科研部门实际测试的数据得出发生爆燃的时间通常在起火后的6-7分钟,最早的为4分钟,最晚为15分钟,而这时正好是消防人员到达火场战斗展开的阶段,从而对消防队员的人身安全构成了很大的威胁。
三、高层建筑火灾的扑救对策
(一)第一时间的力量调集。高层建筑发生火灾,在发展阶段,其垂直蔓延速度为3-4m/s,水平蔓延速度为0.5-0.8m/s。在“2009年2.9”央视新址配楼火灾中,从开始着火到整个大楼被火势全部吞没只用三分钟左右的时间,由此可见高层建筑火灾从火灾初期到发展阶段速度之快,为此,在火灾发展的初期阶段,必须在第一时间内调集足够的力量,迅速抵达火场,坚持“一次性调足力量,快速救人灭火”的原则,集中所有到场参战力量,优化资源配备,形成最强战斗力组合,一次性调足力量。值得一提的是,第一出动的不应仅是消防力量,还应包括社会联动力量。
(二)准确迅速、全面细致的进行火情侦查。在到场后,指挥员要迅速掌控消防控制室情况,根据起火单位有关人员的报告以及火场初步侦察情况,确定起火点、进攻路线、力量部署、供水方式和指挥部位置等,然后果断地下达战斗命令,快速展开战斗。
实施火场侦查时的内容应包括:
1、起火点部位及范围,燃烧物质的性质,火势蔓延途径及其主要发展方向。
2、有无人员被围困在火场内,人员所在部位以及疏散抢救的通路和办法,这点对高层火灾的扑救尤为重要,因为绝大多数高层建筑为人员密集场所,火灾时大量充烟后,最容易造成群死群伤,财产损失可以挽回,但人民的生命是无法挽回的。
3、查明火场内外是否有电,以及是否切断电源和有无预防触电的措施。
4、有无需要疏散和保护的物资
5、已燃烧的建(构)筑物(燃烧物体)的结构特点,构造形式,耐火等级等,有无倒塌的危险,是否威胁到毗连(邻)的建(构)筑物或物体,是否需要进行破拆等。
6、起火建(构)筑物内的消防设施可利用情况。
(三)统一指挥,合理分工。各参战力量,特别是增援力量赶赴火场途中,应及时与火场指挥部联系,听从火场指挥部统一指挥、明确火场任务。同时,在高层建筑火灾扑救过程中,由于参战力量较多、而且到场的时间不同,加之增援力量对救援现场及周围的道路水源情况不熟悉,有个别参战单位就会抢占就近水源、抢占停车位置等,极易造成“串糖葫芦”的堵塞现象,不利于车辆进出特别是任务变换时的车辆调动,从而影响灭火战斗的展开。为此,参战力量在选择停车位置时应由火场指挥部统一指挥、协调部署,避免出现类似拥堵情况的出现,同时也方便火场指挥部合理进行战斗力量部署、协调,最大利益化现场灭火救援力量。
(四)合理利用灭火战术,有效进行火灾扑救。针对高层建筑火灾,一般情况下都采用以内攻为主、外攻为辅的原则:
内攻:组织突击队通过楼梯或者消防电梯进行内攻灭火。内攻时,灭火救援人员应配备好各种安全防护器材装备,选择正确进攻路线。在灭火救援人员通过楼梯进入着火层时应统一采用“左上右下”的原则,一是即使在浓烟影响下也能快速到达着火层,二是可以防止出现拥堵现象,导致灭火救援人员上也上不去,下又下不来,影响灭火救援效率。若从高层建筑的主楼梯进入着火层,灭火救援人员一般可以先到起火层下层或下二层作为前沿阵地,再在水枪掩护下进入着火层灭火;若从封闭楼梯间进攻灭火,一般应注意浓烟涌入封闭楼梯内,危及被疏散人员和灭火救援人员;防烟楼梯间前室内一般都设有排烟系统和消防给水系统,发生火灾时若从此进攻灭火是理想可靠的。
灭火救援队员在进入着火层后,要迅速占领有利地形位置,一是要充分利用建筑物内的固定消防设施配合灭火,二是要充分利用建筑物内防火墙等掩体进行掩护,在保证灭火救援人员安全的同时采用围攻堵截,上下合击的战术阻止火势蔓延,固守阵地有效灭火。
外攻:从室外选择进攻路线进攻灭火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迅速占领周围临近建筑高地,由上至下灭火,有效防止火势的蔓延。与此同时,要充分利用云梯车、高喷车等设施,由外至内,形成严密的包围层,严防火热蔓延。
(五)坚持“以固为主、快速出水”的原则,保证供水不间断。要坚持“以固为主、快速出水”的原则,充分利用固定消防设施,全面展开灭火救援战斗。当系统水量不足时,要提前用消防车向室内消火栓水泵接合器或建筑底层室内消火栓加压供水,保障火场用水持续不间断。在利用水泵结合器供水时,要分清供水分区,并注意查看接合器的进水阀是否打开。当建筑固定消防设施失效或无法动作时,要坚持“固移结合、压缩空气泡沫优先”的原则,迅速采取单车、双车耦合、单车与手抬机动泵耦合、运水供水等方式,运用垂直铺设、沿楼梯铺设等方法,快速实施高层供水。
(六)保证火场排烟降毒、降温,确保灭火战斗有序。高层建筑一旦发生火灾,烟雾向上蔓延速度极快,普通的高层建筑物发生火灾时能够在30s左右烟就可窜至顶部,而浓烟下人们1-2min就可能昏倒。据统计表明,高层建筑火灾,50%死亡人数中都是被烟气毒死的。因此,为了确保灭火战斗有序进行,如何做好排烟降毒是扑救高层建筑火灾的关键之一。
一是防烟。不管是救援人员还是被疏散人员,高层建筑一旦发生火灾,一定要充分利用封闭或防烟楼梯间作为逃生通道,因其密闭性能好或有正压送风条件,浓烟难以扩散到其中。
二是排烟。排烟要坚持“固定设施为主,移动设备辅助”的原则,有效利用建筑单位排烟系统进行自然排烟,同时充分发挥机械排烟的作用,从建筑入口上风方向进行机械排烟。在烟雾影响大,又必须马上开展人员搜救和疏散的情况下,可使用喷雾水枪,以水幕形式从进风口向前推压,将烟驱向出口部位,使烟排出。
三是降温。在灭火救援人员进行内攻时,由于高层建筑内可燃物多,着火点中心温度高,建筑结构复杂易形成密闭空间,导致出现轰燃现象。内攻人员在进行灭火救援时要开花水枪在前,一是起保护作用,二是在灭火推进过程中,对建筑物特别是钢结构构件进行降温,防止高温导致建筑结构损坏而出现坍塌事件。
(七)后勤保障到位,保证灭火力量充足。火场上的后勤补给供应主要体现在后方供水、现场器材的损耗补充和人员的替换上。正如古语“兵马未行,粮草先动”所云,在高层建筑火灾扑救中,后勤保障是我们灭火救援成功与否的关键之一。扑救高层建筑火灾的实践表明,为了要在浓烟、高温、强热的高层建筑火场中迅速进行火情侦察和展开灭火战斗,必须配备足够的力量,而且建筑物层数越高,对后勤保障工作的要求就会越高。因此,在扑救高层建筑的火灾时,必须加强后勤保障工作,确保整个灭火救援行动的顺利进行并最终取得成功。
四、高层建筑火灾扑救的几点思考
高层建筑火灾扑救是一项系统工程,除了对现场组织指挥、各类战勤保障、战斗人员素质具有很高的要求外,还有其他的要求:
一是对现场自然天气情况的熟悉。合理利用现场的自然天气情况,有助于更好的控制火势的蔓延,更快更好的进行灭火救援战斗。特别是风向的把握,从上风区进行排烟、内攻有助于人员的安全;根据风向变化的规律,有利于对火势形成有效的围堵。
二是对建筑内部结构的熟悉。高层建筑内部结构复杂,救援人员往往在进入紧张内部后容易因为“左拐右转”而迷路,加强对建筑内部结构的了解,有助于救援人员在进入建筑内部时尽快的到达指定地点,有效的节约时间,提高灭火救援效率。
三是对建筑周边水源的熟悉。高层建筑均是各个消防单位重点单位,往往会设置多个消防水源,加强对辖区水源的熟悉特别是高层建筑发生火灾时辖区中队对增援力量的引导,可有效减少寻找水源的时间,从而有利于战斗的迅速展开。
四是交通道路通畅。高层建筑一般都在闹市区,车流量、人流量都很大,发生事故后围观人员、过往车辆必将对战斗人员、战斗车辆行动造成影响,应当及时联系相关单位对当时的交通进行管制和疏导。值得一提的是,我们内部的车辆也要有专人进行引导,以确保车辆停放有序和任务变换时的车辆调动。
参考文献:
[1]公安部消防局.消防灭火救援[M].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2003-01出版)
[2]公安部消防局.《公安消防部队灭火救援业务训练与考核大纲(试行)》,公消[2009]25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