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新会司前木版年画略考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新会司前木版年画是广东省新会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和民俗美术研究价值,审美含量高,自成一个独特的审美系统,在生产工艺与艺术风格上都独具特色。从目前仅存的八块年画模板及年画作品来看,新会司前木版年画在用纸、颜料、刻板以及画面造型等都有独特的地方民俗风格。
关键词:新会;司前;木版年画;民间;美术
中图分类号:J5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30-0020-02
新会是广东的历史文化名城。新会司前木版年画历史悠久,具有极高的艺术水平和地域特色。它与新会的民居建筑、节庆风俗、民间故事、曲艺、手工艺等,共同组成一个文化群落,并在一个文化生态环境中形成了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相互依存的关系。新会地区过年贴年画的习俗具有悠久的历史,是年节的必须品。据当地老人回忆,旧时的木版年画非常兴盛,最多的时候有几十家印制木版年画的作坊,但在时期,新会木版年画遭受沉重打击,大量珍贵的年画模板被烧毁。随着岁月的变迁,再加上后来市场萎缩,木版年画艺人纷纷转行或去世,如今新会木版年画已只剩下八十二岁的关北(人称“关伯”)这一唯一传人,和他保存下来的八块有300多年历史的年画模板。至上世纪80年代中期,新会已无木版年画出售。
中国木版年画以构图饱满、造型质朴、色彩鲜明著称。中国幅员辽阔,由于地理环境、文化背景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各个地区的年画又呈现出各自不同的艺术风格,在题材、工艺制作、造型色彩语言等方面自成体系,使得我国的木版年画灿烂多姿、五彩纷呈。我国南北地区风格出现明显差异,北方如杨家埠和武强粗犷豪放,南方年画如桃花坞与佛山细腻柔媚。即使同是北方年画也各具独特气质,山东杨家埠、高密和河北武强置身于林莽与乡村之间,具有强烈的乡土气息,农民的气质最为醇厚;河南朱仙镇地处中原腹地,雕版历史可上溯到两宋,至今带着中原古代的典雅与大气;天津杨柳青畿近京都,为了顺应都市大户人家的审美要求,崇尚典雅与华美。①新会木版年画在工艺和艺术风格上也独具特色,面我们从司前镇 龙安村遗下存的木版年画来分析其工艺和艺术特色。
新会司前木版年画雕版用樟木刻制。樟木木质较为细密,不仅防虫防白蚁,而且不易开裂。为省料、减轻重量、便于收藏,画板都依形裁制。(图1)这些年画模板线条圆润流畅、细腻而富有力度,布局疏密有致非常精美,艺术成就很高。由于多年不再雕刻新版,新会司前木版年画雕版技艺已经失传,新会已无雕刻雕版的艺人,雕版工艺细节无从可知。
新会司前木版年画制作方法是在线板定型的基础上,进行手工上色,最后“印头子”和“花金”完成。新会司前木版年画主要的工艺特色在手工上色、“印头子”和“花金”上。值得注意的是,新会木版年画的制作工艺跟绵竹木版年画几乎相同,而在我国其他地区的木版年画中比较少见。
新会司前印制年画的纸张一般采用60克左右的宣纸。裁好纸张后,先用墨在年画模板上均匀地刷一遍,将宣纸平铺在模板上,由中间后两边的顺序均匀地拓印后挂起来晾干。一张刷好墨的模板可以使用多次。
线稿晾干后,再进行手工上色。新会司前木版年画并不直接用纯色。从现存的年画作品中可以看到,色彩在画面中有浓淡、纯灰等变化。年画中主要有红、粉红、黄、橙、蓝、灰绿等颜色,变化十分丰富。手工上色的手法也极具风格,并非根据线稿精细填色,而是用笔沾上颜料后一挥而就,不受线稿的束缚,重神似而不重形似,水墨酣畅淋漓,色彩粗犷丰富。这种年画技法也见于绵竹木版年画中,绵竹木版年画称这种技法为“填水脚”或“赶水货”。据传说是一位艺人工匠在大年除夕之夜,做完老板的活之后,用洗笔碗的剩余颜色与破纸头,匆匆绘印少许门画上市场廉价出售,以换点过年钱用。由于是仓促“赶水”而制,所以呈现出随意洒脱的水墨效果。年画在上完色以后,挂起来晾干。
最后一道工序是“花金”和“印头子”及描眉开眼。待上完色的年画干透后,用适当的木刻花纹戳拓上金粉或白粉,加盖在画面上,盖花纹也没有固定程式,随画面需要加盖。现在能见到的花戳子有十来种。“花金”一词也来自四川绵竹木版年画,绵竹木版年画中也有用此种技法的年画品种。另外绵竹木版年画中的“描金”技法跟佛山木版年画的“描金”技法相同,“描金”在其他地区的木版年画中也多有出现。但年画中大量使用花戳子完成画面效果仅见于四川绵竹木版年画及新会司前木版年画。这两个地区相隔千里而年画制作技法非常接近,两者的关系有待考证。
新会司前木版年画在线板上脸是被挖空的,脸部在年画制作快完成时用刻有脸部的木戳盖上去,这在其他年画中也有,一般称之为“印头子”,在印完头子后再用非常细小的尖毫笔开眼描眉。眼睛用笔非常简单,仅有一条弧线画上眼皮,再点一点画眼珠,用线虽少,神态全然在这一点一线上,很考验艺人的经验和技术。另外,在门神画中(图2),门神的眼睛需要画眼白,以增加怒目圆睁的气势,则先画眼白再画眼睛。门神的另一个不同点在于,我们从门神画的线板中可以看到,线板上是没有胡子和髯鬓的,需要艺人在最后用宽度适中的排笔添加上去。胡子添加也极具特色,顺势挥就,飘逸洒脱。至此,一张充斥着地域特色,独具魅力的新会司前木版年画制作完成。
新会司前木版年画特点鲜明,其取得的艺术成就可跟佛山、朱仙镇、绵竹等地的木版年画相媲美。线条粗犷有力,用色丰富、色彩浓烈。看似随意的上色运笔蕴含着历代年画艺人对于色彩的把握,反映的是这地区的审美风尚和地域性格。艺人寥寥数笔,不经意间却画出了中国画大写意的效果。这一风格的年画洒脱、质朴、粗犷,韵律感和随意性极强,是中国年画艺术中雅俗共赏的精品。
新会司前木版年画虽和佛山木版年画同属岭南文化而且地缘很接近,但跟佛山年画细腻柔媚相比却风格迥异,新会木版年画随意洒脱的上色具有更强的表现力。木版年画在乡土间成长,最能表达处于底层阶级的农民和小市民的审美追求和对于美好生活的期盼。新会司前木版年画流传于农民之间,存在于乡村田野,更加具有原始的生命力。跟制作手法相近的绵竹年画比起来,新会司前木版年画更显纯朴率真,越(粤)人尚鬼,对于鬼神的敬畏使得新会司前木版年画显示出独特的人文气质,或者说,这是整个岭南文化所独有的气质。其独特的艺术价值就在于,在岭南文化的海洋里,新会司前木版年画既吸收了岭南民间剪纸、铜凿金花、金漆木雕等传统工艺的精髓,又具有原始粗犷的独特气质,它们完美地融合在新会木版年画之中,形成了岭南民间艺术的又一瑰宝。
注释:
①冯骥才主编.中国木版年画集成.中华书局,2010,第16页.
参考文献:
[1]吴瑞群,张伟海.历史文化名城新会[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6.
[2]冯骥才.中国木版年画集成[M].上海:中华书局.2010.
[3]范小平.绵竹木版年画[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