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析高校课外体育活动的管理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析高校课外体育活动的管理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本文对高校课外体育活动开展的重要性及管理原则进行了阐述和分析,并提出了管理的几点建议,旨在引起有关领导的重视,明确管理目标,提高管理水平。

【关键词】高校 课外体育活动 管理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0)07-0061-01

高校课外体育活动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体育课的延续和补充,是实现学校体育目标和任务的基本途径之一,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它是指课余时间在校内外组织学生参加的体育活动,是检验高校体育教学、体育锻炼以及运动训练效果的一种重要手段。

一、课外体育活动的重要性

课外体育活动是指课程教学以外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开发学生体力,提高学生体育素质的教育活动,它具有独特的任务和功能。课外体育活动包括早操和课间操、班级(多以锻炼小群体形式)体育活动、学校运动队训练和运动竞赛。它是高校校园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形式之一,是体育课的补充和延续。它的主要任务是有效地吸引和组织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满足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欲望,培养特长,发展个性,提高身体素质和运动竞技水平;加强体育交流,改善人际交往、丰富阅历,培养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气质。

二、课外体育活动的管理原则

由于课外体育活动具有业余性、自愿性、灵活性的特点,决定了对课外体育活动管理的手段和方法具有特殊性。因此,在进行课外体育活动管理时,必须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群体性原则

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实施要面向全体学生,用各种方式积极地激发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热情,使每一位学生都有一个循序渐进、增强体质的过程,达到锻炼的效果。同时,还要把部分有运动能力且水平较高的学生组织起来,进行较高层次的培养和训练,借以推动课外体育活动的广泛开展。

2.指导性原则

在开展课外体育活动时,体育教师、教练员、年级辅导员或体育骨干必须坚持对参与者的指导,应用体育科学理论的知识,遵循学校体育发展的规律,有机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正确指导学生从事体育运动锻炼,让学生掌握自我监控、自我评价、自我组织管理、自我应用科学体育知识理论指导体育锻炼的方式方法,有效达到强身健体、娱乐身心的目的。

3.多样化原则

课外体育活动具有自主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是自愿的,有较大的自动选择权。高校要结合本地区和本校的实际情况,开展内容丰富多彩的、形式多样化的体育运动项目,要投入较优势的力量,坚持不懈,吸引学生参与到活动中来。课外体育活动项目的设计既要满足学生个人兴趣、爱好、特长,又要能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目的,如篮球、排球、足球、羽毛球、乒乓球、武术、健身操、体育舞蹈、游泳、中长跑、游戏等等,这些体育项目在我国具有普遍性和适应性,且又适合各年龄段自我锻炼的身心发展的需要。学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满足自己健身、健美、娱乐身心、提高运动成绩、防病治病等需求的运动项目进行体育锻炼。

4.可行性原则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体育成为了社会生活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个人健身投资的最有效方式之一。高校一定要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切实可行的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体育活动,使本校的人力、财力、物力得到最有效的利用和发挥。

5.方向性原则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体育终身化成为了当今世界体育发展的趋势。课外体育活动是实现终身体育化的重要手段和环节,它的开展有利于激发学生运动的兴趣,提高运动能力,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树立终身体育观念,并与我国颁布的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接轨,培养符合新世纪需要的人才,实现人人都运动,终身参与体育运动的目的。

三、课外体育活动的管理

1.建立一套与目标相适应的组织管理机构,明确职责。

在管理中体育行政部门主要起到宏观上组织引导、调节、保障作用,不能过多的干预,否则就失去了课外体育活动的本质内涵。系统的管理机构应是采取校级、系级、年级、班级一条龙的体制,其中以学校的体育部为主体机构,团委、学生会、学院(系)的体育部为辅助管理机构。管理的措施和制度由校体委制定,各管理机构要给校领导当好参谋,明确各自的职责,共同遵照校体委制定的制度和文件并相互加强联系,协调配合开展工作,充分发挥各自机构的整体优势,使课外体育活动长期、有序、快速、健康地发展。

2.建立一支体育骨干队伍参与组织管理

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离不开业务精深的体育骨干,抓好体育骨干的业务培训学习是保障课外体育活动有效、有序开展的重要环节。对他们进行定期举办的体育委员培训班、裁判员培训班、各单项运动协会负责人培训班等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严格要求他们一定要负起指导、保护、帮助学生的责任,保证安全,避免重要伤害事故。

3.加强《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执行力度

《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是高校学生课外体育活动锻炼达标的基本要求,是关系到学生能否毕业的一项必备条件。因此各高校必须从领导到教师、学生都要引起高度的重视,对标准中的内容规定一定要认真落实执行。

4.建立健全的课外体育活动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和激励机制

各高校要把课外体育活动作为各院系工作的重要内容来抓,校体委建立健全评价各院系课外体育活动的指标体系,评价指标应包括经常参加早操、课间操、课外体育锻炼的考勤,系运动队的训练情况和参加比赛的成绩等,评价的结果要配以具体的奖罚措施,与体育课成绩相互联系,并作为评选先进个人和集体的必备条件。

5.加强和完备场地、器材的管理

一定的场地、器材是开展课外体育活动的先决条件。良好的体育运动场地设备和充足的运动器材直接影响到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兴趣和爱好。因此,各高校要完备健全体育运动场地和器材的管理,在不减少现有场地的情况下,尽可能的开发新场地,向标准化看齐;要充分利用现有的器材,统筹规划好时间,物尽其用,最大限度的发挥其效益。

参考文献

1 吴 冰.高校课外体育活动的管理与改革初探[J].福建体育科技,2001.20(4):44~46

2 吴秋林.华东高校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形式[J].体育学刊,2001.8(4):7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