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工科类女大学毕业生就业期望与求职结果比较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近年来,女生就业难的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在当前社会背景下,为了加强对工科类女大学毕业生就业的针对性指导,有必要掌握毕业生就业过程的真实状况。本文通过调研,以对比分析工科类女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期望与实际求职结果为切入点,了解毕业生就业期望的分布状况及对求职结果的满意程度,研究两者之间的差异性及变化规律,进而引导毕业生形成科学合理的就业期望,并在就业过程中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实现顺利就业。
研究设计
研究工具。本次调查研究采用自编问卷以及访谈的形式。问卷共分为5个部分,分别从个人基本情况、就业期望、求职结果、就业期望值与求职结果实现程度的对比、求职因素对毕业生的影响程度进行调查。
研究对象。本课题的研究对象为北京市4所市属高校2011年理工类已就业的本科女大学毕业生,随机抽样选取400人。共发放调查问卷400份,收回400份,其中无效问卷17份,部分有效问卷19份,全部有效问卷364份,全部有效率91%。
研究方法。在课题研究过程中主要采用了问卷调查、访谈以及资料分析的方法。
数据统计及分析
1.毕业生择业过程中对各种因素的重视状况
调查问卷中通过17个问题对工科女大学毕业生职业期望及实现程度的相关性进行了对比分析。毕业生非常重视的前三项因素分别为:机会均等和公平竞争(44.5%)、符合个人兴趣爱好(43.9%)、单位在大城市(43.9%);比较重视的前三项因素是:符合个人兴趣爱好(81.5%)、福利待遇好(79.8%)、晋升机会多(79.2%);选择不太重视和不重视的后三项因素是:专业对口(16.2%)、社会地位高(9.8%)、单位规模大(8.7%)。
在调查因素中,既有反映职业外在价值的因素,如机会均等、公平竞争、交通便利、福利待遇好等,也有反映职业内在价值的因素,如符合个人兴趣爱好、能发挥个人才能等,毕业生的前三项选择和后三项选择中既有反映外在价值的因素,也有反映内在价值的因素,并且比例比较接近,说明在毕业生的职业期望中,内外价值因素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
2.职业期望因素实现程度的状况统计
工科女大学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职业期望影响因素中实现程度较高的前五项依次是:单位在大城市(61.8%)、机会均等和公平竞争(50.3%)、交通便利(48.6%)、专业对口(48%)、职业比较稳定(45.7%)。而实现程度较低的最后五项分别为:晋升机会多(21.4%)、工资收入高(19.1%)、符合个人兴趣爱好、可进一步深造、工作受约束少(18.5%)。相对于职业期望值而言,择业过程中“符合个人兴趣爱好”的期望值与实现程度相差较大,而“单位在大城市”的期望值与实现程度较为吻合。
3.职业期望与实际就业得分比较
利用加权平均的方法对期望值与实现程度进行比较研究。将职业期望中对各因素的重视程度从强到弱的顺序进行赋值,从非常重视到不重视分别赋值5到1,进行加权平均。计算公式如下:
Ai=∑(nj*Nij)/∑Nij (j=1~5)
说明:Ai-加权平均值,i=1~17,即17项职业期望因素中,每一项的加权平均分;
nj-权重值,nj=1~5;Nij-与nj对应的频数。
利用同样的方法对实现程度也进行加权平均并进行比较,结果显示:
毕业生的职业期望值略高于就业实际得分,职业期望的主体范围是在(3.72~4.19)分值区间范围内,平均值为4.0,期望值的水平是中等偏上。实际就业得分的主体范围是在(3.10~3.86)分值区间范围内,平均值为3.32,实际就业得分的水平属于中等。职业期望值与实际就业得分曲线偏差值在0.28~0.96之间,平均差值为0.68。由此可以看出,毕业生实际就业情况与职业期望之间还略微有一些差距。
4.总体期望与求职结果的比较分析
在计算工科女大学毕业生总体职业期望和求职结果时,重点考虑了以下5个反映总体职业期望外在价值的指标:
一是薪资水平。毕业生最集中的薪资期望和实际所得集中在2,000元~4,000元之间,期望比例为81.1%,实现程度为76.7%,期望和实际的偏差不大,总体期望比较合理。另外,有2.8%的毕业生期望薪资在1,000元~2,000元之间,而有16.2%的毕业生实际薪资正好在这一区间,约14%的毕业生未能满足薪资期望;毕业生中6.6%的毕业生期望薪资在4,000元~5,000元之间,实际实现程度为7.1%,略高于期望值;毕业生中有9.5%期望薪资在5,000元以上,但实际上没有人达到这个水平。从结果分析,毕业生总体薪资水平的期望比较合理,但高于实际就业水平。
二是单位性质。毕业生最希望进入的就业单位是国有企业,38.9%的毕业生期望可以在国企就业,实际就业中有40.8%的毕业生去了国企,这也是毕业生流向最大的类别;其次是事业单位和党政机关,34.1%的毕业生倾向于此类单位,但实现程度为15.8%,两者相差较大,有18.3%的毕业生未能实现个人期望;然后是外资企业,19.9%的毕业生倾向于外企,实际实现比例为10.7%,两者相差较大,9.2%的毕业生未能实现个人期望;再者是民营企业,4.3%的毕业生倾向于民企,而实际就业比例为25%,两者相差20.7%,民营企业已经成为近年来毕业生就业的一个重要流向。从总体上看,毕业生对单位性质的期望值实现程度偏低,约54.4%的毕业生未能实现就业期望。
三是工作稳定性。毕业生对工作的稳定程度期望较高,33.6%的毕业生希望工作非常稳定,57.8%的毕业生希望比较稳定,两者占样本总数的91.4%。而毕业生实际就业情况略微低于期望的要求:工作非常稳定的毕业生为22.3%,比较稳定的毕业生为62.9%,两者的和为85.2%,比期望水平略低。从总体情况上看,工科女大学毕业生实际就业的工作稳定程度略低于期望水平。
四是工作环境。毕业生对工作环境的舒适程度期望值较高,23.7%的毕业生期望工作环境能够非常舒适优越,60.7%的毕业生期望比较舒适优越,两者占毕业生样本总数的84.4%;仅有2.8%的毕业生可以接受艰苦环境。实际就业情况是,32%的毕业生工作环境非常舒适优越,高于期望值8.3%;44.7%的毕业生工作环境比较舒适优越,低于期望值16%;22.3%的毕业生工作环境一般,高于期望9.5%;另有1%的毕业生到艰苦环境就业。总体上看,毕业生期望值基本能够得到满足,工作环境相对舒适优越。
五是就业区域。毕业生就业区域的期望值和实现程度均很高,89.5%的毕业生期望就业区域在省会城市或直辖市,而实现程度为85.3%。8.5%毕业生期望去中小城市就业,而实际数据为13.7%。
六是就业总体满意程度。由样本数据统计可以看出,北京市工科女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总体满意程度较高:19.8%的毕业生对求职结果非常满意,44.2%的毕业生比较满意,两者数据合为64%;33%的毕业生对择业结果认为一般,另有3%的毕业生对择业结果表示不满意。
结论、问题及对策
结论。一是在北京市工科女大学毕业生的职业期望中,内外价值因素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机会均等、公平竞争”“符合个人兴趣爱好”“福利待遇好”“晋升机会多”都是影响毕业生职业期望的重要因素。二是从毕业生求职结果看,“单位在大城市”“机会均等、公平竞争”“交通便利”“专业对口”“职业比较稳定”的实现程度最高。三是北京市高校工科女大学毕业生总体职业期望比较合理,略高于实际就业水平。
存在的问题。一是部分高校在开展毕业生就业指导过程中,缺乏对毕业生自我评价的合理引导,重就业率,轻就业质量,甚至存在要求学生降低职业期望,尽快就业的现象。二是部分毕业生缺乏大学四年的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出现自我定位不准,择业思路不清,期望值模糊的问题,需加强引导与帮助。三是对毕业生进行就业技巧的培训与指导不够。
对策。一是高校应尽快建立系统科学的四年全程化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体系,引导学生顺利度过大学生活,增强择业竞争力,建立合理就业期望,实现更高就业质量。二是在毕业生就业过程中,指导教师应多关注毕业生的职业期望,并加以合理的引导与分析,不能一味要求学生降低职业期望,而应帮助学生建立合理的职业期望。三是开展工科女大学毕业生的分类就业指导,进行专题培训,提升就业竞争力。
(作者单位:北京建筑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