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成长隐疾 第13期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成长隐疾 第13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暑期来临,孩子的安全、心理健康、意外怀孕等成为家长最为头疼的问题。如何让孩子健康成长,有一个健全的人格成了社会、学校、家长关注的焦点。

近日,《青少年健康人格工程调研报告》出炉,结果显示,中国半数以上的青少年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人格障碍问题尤为突出。专家指出,这些人格障碍始于童年时期或青少年时期,如果长期得不到释放和调整,一定时间后就会放大、爆发,出事是迟早的。

药家鑫式的爆发和刺向父母的那把“刀”

如果一个人的生活像大海一样有深度,一块石头落在里面激起的小小波澜,会很容易消失掉;但如果只是浅浅的水坑,一滴水珠也能泛起很大的波澜。

2011年5月20日,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对药家鑫案二审维持一审死刑判决。6月7日上午,药家鑫被执行死刑。

药家鑫,这个昔日西安音乐学院钢琴系的学生,2010年10月20日深夜,因为开车撞人并连刺受害人张妙8刀致死的惊人案件,成为社会关注和争论的焦点。

在有关药家鑫杀人动因的分析中,不论是律师主张的“激情杀人”、心理学家提出的“强迫杀人”,还是被害人亲属指责的“残忍杀人”,都暴露出药家鑫扭曲的人格。

再看这里,2011年4月1日,上海浦东国际机场,23岁的赴日留学生汪某因学费问题与母亲发生争执,向母亲连刺了9刀。大庭广众之下,母亲倒在血泊中。事后,伤心欲绝的母亲躺在医院里告诉媒体,她看见儿子从包里取东西,“不料,他拿出把刀向我刺来。”

心理学家指出,汪某有自我中心的人格障碍,过早出国留学,造成家庭教育的缺失,孩子很容易出现心理扭曲。

这把刀不只刺伤了一个母亲的身体,也刺痛了备受责难的中国式家庭教育。

一桩桩大学生的极端犯罪案例带给世人无尽的感叹和悲伤。本该是未来栋梁的大学生为何会漠视生命,成为凶手?在犯罪心理学家为他们所勾勒的精神图像中,既有其特性,但更多的是值得社会反思的共性。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著名青少年教育专家孙云晓研究员认为,一个正常的孩子不会突然走向人格障碍,心灵的扭曲是一点一滴形成的。

反过来说,一个成年人犯罪,都可以追溯到青少年时期的人格健康缺失。

全国3000万青少年存在困惑

2010年12月12日,国家人口计生委、教育部、中国扶贫开发协会、中国科协和中国计生协五部委共同实施的青少年健康人格工程在京正式启动。这次调研随机选取了北京、大连、长春、太原、贵阳、长沙6个城市进行。抽样选取了当地的小学、初中、高中学生,调查涉及学习、情绪感受、人际关系、自我管理能力和性健康等方面的问题。这份近日出炉的《2010年青少年健康人格工程调研报告》指出,当前至少有3000万青少年中存在3个突出问题:理想信念淡薄,亲子关系比较紧张,生活学习等各种压力较大。同时报告还显示,中小学生的人格心理问题并不严重;高中虽是问题高发阶段,但因高考被掩盖;而进入大学则表现明显。

其中,受访初中学生中,有84%的人表示会有难过、压抑和焦虑;小学受访者中,有将近50%的学生近期都感受过愤怒、羞愧、委屈和丢脸等不良情绪,而这些不良情绪主要来自父母、老师给予的负面评价。

大部分的小学生,与父母的关系融洽。到了初中阶段,亲子关系开始发生变化。初中生与父母的争吵增多,不愿意跟父母交流,他们的感情重心,逐渐偏向于关系密切的朋友。

高中生的人际交往问题变得非常突出。75%的人觉得和父母交流有问题或偶尔有问题,55.5%的人觉得与父母以外的其他人交往有问题。

你会时常感到压力或焦虑吗?有54%的高中生表示,有时会;有22.3%的高中生表示,经常有。

大部分父母在对待初中生的情绪处理时都发挥了比较积极的作用,但值得关注的是,仍有20.3%和6%的父母不怎么帮助孩子以及不理解孩子。

有31.8%的小学生表示被家长错怪会感到愤怒;有22.5%的小学生表示成绩不好让自己觉得愤怒;有17.1%的小学生表示,和同学闹矛盾会感到愤怒。

有数据表明,青少年心理疾病患病率正不断上升,1980年代,青少年就医主要是解决多动症问题;1990年代中期,一些青少年开始出现情绪障碍和行为困扰;21世纪初期,近1/4的就诊青少年出现情绪障碍和行为困扰,近几年,这一数字已经上升到近1/3,这个发展趋势很令人担心。

与日益严重的青少年心理问题形成巨大反差的是,目前中国社会对心理健康的重视还远远不够。专家测算,中国需要大约3万名儿童精神科医生,而目前的实际数字仅不到100名。

大量有着心理问题的青少年没有得到及时、适宜的帮助或治疗。这些心理疾病大多不会随着年龄增长而自行痊愈,相反却有日积月累,最后积重难返导致情绪失控而出现过激行为,导致悲剧发生的可能。

“相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来说,健康人格工程教育已经落后了。”中国人口宣传教育中心主任张汉湘表示,欧洲国家早在工业化初期就已经提出了人格教育的理念,当时还列出了18条标准。

社会环境因素是主因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埃里克森在研究青少年对社会不满和犯罪等社会问题时发现,社会环境因素在青少年人格形成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北京青少年法律与心理咨询中心主任宗春山看来,青少年出现人格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着极为复杂的背景。现代青少年的人格健康状态,不是孤立的,是整个社会人格问题的一个方面。从这个方面说,青少年不健康只是成人不健康的一个延伸。

随着社会转型、工业化加速,由此带来的社会、家庭生活方式、生活理念和价值取向的急剧变化,给成长中的青少年儿童带来了巨大压力。我国18岁以下青少年儿童约有3.67亿人,独生子女有1.26亿人,人格缺失的问题更为突出。

此外,有关专家强调和谐的亲子关系和同伴关系在健康人格形成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按照行为主义观念,父母行为、同伴的影响也会导致孩子的行为。

因家庭教养方式不良导致的人格障碍或心理障碍,一旦形成之后,心理干预纠正的效果一般不能令人满意,往往事倍而功半。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皮艺军指出:现在的孩子多是独生子女,在没有兄弟姐妹一同成长的情况下,任性、自私、固执、缺乏同情心、没有回报社会的心态是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而就社会整体来说,道德严重滑坡、规范丧失、信仰混乱缺失,在这种情况下,成年人的价值观尚且迷失,就更不可能要求青少年很理性地对待自己所生活的世界。

由于青少年自我控制的能力比较弱,需要成人世界尽可能地为他们创造出一个比较好的环境来。

转型期的人格教育缺失

儿子快要上小学了,王某却发现,他不愿意跟其他小朋友玩。全家一起外出,儿子见陌生人也比较害怕,不愿意和别人交流,学校发给家长的联络本上,很多签字是由儿子代替家长签的。

10年前,王某还在南方创业,那时他关注的是电子和互联网这些蕴藏着无限商机的领域。但当他突然回头去关注儿子时,发现孩子正在沿着他并不认同也不能接受的轨道发展。王某为此震惊,同时也意识到自己的失职:“我没有关心他的情绪和性格的培养,没有关心他的社会关系和情感情绪方面的东西,这给孩子带来很大的伤害。”

王某突然意识到的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其实早已广泛存在,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转型期特殊的社会环境,这个问题似乎愈来愈严重。

同大多数家长一样,王某当年忙于事业,因为觉得事业应该是第一位的,“爸爸妈妈就应该是忙忙碌碌地赚钱,孩子就请老人过来帮忙带。”王某介绍说:“我们和孩子住在一起,但我们不是孩子身边最亲近的依赖对象,如果孩子认为家里哪个人离开他最难过,肯定不是爸爸和妈妈。”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高效的经济发展,需要具有高度竞争力的人们投入其中,被这种趋势裹挟的成人,又不可避免地将这种竞争压力传导给孩子。在这种竞争逻辑下,学习成绩成了衡量教育成功与否最重要的标志,而钢琴、书画等所谓的特长也成了提高竞争力的筹码。

北京师范大学人格课教师王芳认为,这样的教育使得孩子从小学会的是“注重外部的标准和目标,比如成就,比如拥有什么东西,也导致孩子把人生价值建立在这些东西上面”。她说,社会正处于复杂的转型期,没有人认为社会大环境和教育体制可以一夜之间被扭转或打破,但父母可以在家庭教育中弱化大环境的影响,更强调内心的关注和成长。

事实上,孩子们并非真的抗拒学习、竞争这些社会上认为使他们厌烦的事物。《青少年健康人格调查报告》显示:大多数小学生喜欢上学,他们焦虑的主要原因不是害怕学习,而是担心因考不好带来家长的责骂,大多数小学生对成绩很在意,并且会在成绩不好的情况下从自身做起,主动想办法。而这种学习态度又直接影响到情绪。感到愉快和自豪的小学生主要是学习成绩好,他们的积极情绪里边一半来自学习。学习对情绪的影响,从小学一直到初中、高中、大学,继而影响到人际交往等各个方面,而学习的热情却在岁月的打磨中起伏不定。

这种对学习成绩和考试分数的追求,主导了孩子从小学到大学的整个成长过程,并不可避免地牵引了整个社会的教育资源。本来应该对人格教育承担主要责任的家庭教育,也不得不为学历教育服务。一方面要听从学校教育,一方面学校教育又听从家长的,情况越来越复杂。有关专家认为,在这种教育局面下,人格教育是失败的、缺位的。

父母儿女皆祸害?

豆瓣网“父母皆祸害”小组,创建于2008年1月18日,截至2011年4月18日有超过3.6万名注册成员。那里聚集了一群在父母子女关系中受到挫折、苦苦思索出路的年轻人,他们自称“小白菜”,在小组里倾诉自己的无奈、挣扎和绝望。

一个女孩的妈妈发现了这个小组,并向人炫耀自己教育的成功和女儿的幸运,殊不知这个女孩一来到小组就像找到了组织,声泪俱下地倾诉自己的遭遇。

当然不是所有人都赞同。继“父母皆祸害”小组后,豆瓣又出现了“反父母皆祸害”小组以及“孩子皆祸害”小组,用以倾诉父母的挫折和遭遇。对此,心理学家认为,无论对谁,都不应以批判的态度来对待,而要以理解和同情的态度进行探讨,因为无论是父母,还是孩子,都不是主观地要造成这种“皆祸害”的结果。

专家指出,现在的孩子跟过去不一样,以前的孩子要承担起很多使命,比如照顾家,照顾弟妹,还要考虑很多现实的生活问题,比如同学关系、同事关系、家族兴旺等等。这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看起来麻烦,是负担,但实际上也教会孩子承担责任。现在的孩子已经不需要承担任何责任,一切都有人帮他安排,他就找不到意义和价值。

相关专家发现了一个有意思的现象,70后的焦虑,是焦虑如何应对可能出现的结果,而80后和90后的焦虑,是没有什么需要应对,他们的口头禅是:“没劲!”于是焦虑便转向抑郁,他们不知道生活为了谁,也不知道自己是谁。

并不是只有中国专家在关注中国青少年的心理问题。澳大利亚一位社会学家看到中国独生子女生活环境后,与中国同行合作进行了一项研究:在中国和澳大利亚做同样的儿童试验,告诉孩子们,你眼前就是你喜欢的巧克力,但如果能坚持15分钟,你能得到更多巧克力;如果熬不到15分钟,最后就只有眼前这一颗巧克力。

这项研究的结果是:80%的澳大利亚孩子能坚持到15分钟,而中国孩子中,熬不到15分钟的高达66%,坚持15分钟的只有34%。

这个研究表明:中国当前一代青少年的自制力很低。而自制力低的人习惯于“眼前怎么舒服就怎么来”,不顾及远期目标。这也许印证了当前许多中国青少年的生活现状:眼前上网玩舒服就上网,连上班时也不例外;眼前吸毒舒服就吸毒,不是不知道网瘾的坏处和吸毒的后果,只是忍不住。在社会心理学领域,自制力低下所带来的行为后果有:缺乏宽容、没有远大目标、心胸狭窄、贪玩、自私、丧失自尊等等。

如果家庭教育的结果是父母儿女都认为对方皆“祸害”,那将是一个可悲的“双输”局面。

别带着伤痛独自上路

“汪某刺母事件”不仅给我国健康人格教育敲响警钟,也给更多选择让孩子出国的父母提了醒。刺杀母亲的汪某至少还在国外坚持了几年,学了语言,考上了大学,我们了解到的更多例子是,父母辛辛苦苦把孩子送到国外,孩子无法面对所处的环境,不能坚持到学业结束就草草收兵,继从国内的教育中逃离后,再次从国外的教育中“逃”回来。

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强,以及国外高等院校对中国的开放态度,使得中国的留学生群体越来越庞大。

根据中国教育部官方网站公布的数据,截至2010年3月,中国海外留学生人数已达22.93万人,同比增长27.5%,而这一趋势仍在不断增长。来自美国国际教育协会(IIE)的最新《2010门户开放报告》显示,2009~2010学年,美国高等教育机构里注册的中国学生人数已经从9.85万增至12.76万,比上一年度增加了29.9%,中国已取代印度成为美国国际学生最大的生源国。

专家认为,在少年时代责任教育、家庭教育不到位的情况下,将孩子送到国外留学,也许并不能使孩子受到更好的教育,可能还有副作用。他去干什么呢?他去学一个东西,但学完了干什么他也不太清楚。以前说为中华崛起而学习,为谋生学习,现在都没有了。现在就是为了学习而学习,为了拿个成绩而学习。因为工作有人找,什么都安排好了。他为了一个虚无缥缈的东西去做,虽然每天很忙碌,但不知道为什么忙碌的人最可悲也最可怜,他的心灵是空虚的。

一些父母将孩子送出去读书还有一个重要的理由,就是家长自己无法解决家庭中的亲子关系冲突和矛盾,因此选择与孩子分离作为解决办法,他们固执地以为,花钱送孩子出国去受好的教育,可以解决家庭内部的问题,这实际上是对问题的逃避。亲子关系的问题,早期教育的问题,不会因为孩子出国而解决,反而可能会使问题越来越糟。

其实,此次“刺母事件”发生前,中国留学生因一点小事发生恶性事件陆续有报道。

2011年3月,25岁的上海女留学生陈豪,在瑞典小城厄勒布鲁被同班同学、上海籍男生小军(化名)连捅十几刀不治身亡。

2010年11月,加拿大密西沙加市一华裔留学青年因与女友发生口角,用椅子猛击女友头部,因失血过多,女友抢救无效死亡。

2010年11月7日深夜,两名中国留学生在加拿大多伦多市一家日本餐厅争执继而发生打斗,25岁的天津留学生将27岁的沈阳留学生刺成重伤,警方事后对前者控以二级谋杀罪。

2010年1月12日,法国佩皮尼昂大学发生中国留学生杀人案,一名26岁的中国留学生持刀刺死该大学一名女秘书,另有三名教师被刺伤。

2009年1月21日晚,弗吉尼亚理工大学25岁宁波籍男生朱海洋斩杀了来自北京的22岁女生杨欣。警察于事发后一分钟赶到时,凶手捧着受害人被割下的头颅,束手就擒。

……

专家表示,尽管这些矛盾爆发在国外或留学期间,但根子却是在国内的幼年教育中的缺失,家长过度保护下成长起来的孩子,哪怕高中学业已经完成,人格的心理年龄和社会化年龄也可能是不匹配的。因为心智的成熟、心灵的教育,如果没有受到科学的引导,是不会随着生理的成熟而成熟的。如果继一味地追求将孩子送进国内高校之后,再发展为一味地追求将孩子送到国外高校,而不考虑孩子自身的意愿、感受和心理状况,也许会出现更多的悲剧。

编后

当前,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把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首要甚至唯一标准。单一的评价标准必然会导致学校在培养学生方面偏离正常的轨道,使“好学生”看似骄傲,实则自卑。

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以及健康人格的培养才是实施教育的目标。一名优秀的学生,应该是全方面发展的学生。学校应倡导全面评价学生的理念,促进学生积极、健康发展。

此外,中学阶段是青少年建立友谊的重要时期。此时的青少年,渴望被同伴接纳,希望建立良好的朋友关系。教师应通过组织班级活动,营造团结友爱的班级氛围,鼓励同学之间相互尊重、相互帮助,从而使青少年在与同伴群体的正常交往中顺利实现社会化。

相关链接

人格障碍的四种常见类型

根据不同的行为模式,人格障碍大致可以分为自恋型人格障碍、型人格障碍、分裂型人格障碍、强迫型人格障碍等常见类型。

自恋型人格障碍典型表现为,患者认为拥有无比的自我优越感,对自己的价值和作用自我评价严重过高。当他人不赞美自己或无视自己的存在时,患者会仇视甚至攻击他人,并且对批评、评价和失败表现出过分的敏感。

型人格障碍表现叛逆。这种类型的青少年喜欢以破坏家庭设施和学校社会公物,以及故意不听话来“显示”自己的反叛性。型人格障碍是最主要、最典型、最具危险性的一种人格障碍,如不及时治疗,患者将来极有可能走上犯罪的道路。

分裂型人格障碍表现为自卑与怯懦。具有这样人格的人,严重内向、孤僻、胆小、懦弱、自卑、害羞、沉默寡言、不爱交往、不关心别人对他的评价、缺乏知己、行为怪癖(但尚能使人理解)。他们尽管没有丧失对现实的认知能力,但社会活动能力差,又缺乏进取心,常静坐沉思,沉溺于幻想之中。

强迫型人格障碍典型表现是,行为死板、刻板。对特定的人、物或场景有按捺不住的恐惧、紧张心理,心里明知不对却不能克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