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老师,莫让比赛变了味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老师,莫让比赛变了味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小虎晚饭吃得不多,连他平时最喜欢的牛肉鸡蛋羹也没怎么吃。从今天放学回来,他就有些不高兴,小嘴巴微微噘着,藏着无尽的委屈。

我轻声问道:“怎么了?谁让我家的小虎子不高兴啦?”小虎沉默了半天,突然扬起小脸充满疑惑地问:“妈妈,这个世界为什么这么不公平呢?”我吃了一惊,不知道这个11岁的小男孩怎么突然问起这个严肃的话题。“能告诉妈妈发生了什么事情吗?”小虎有点激动地说:“上一周,老师让写一篇关于讲诚信的演讲稿,您还记得吗?”我当然记得了,记得刚一放学,小家伙就迫不及待地告诉我他写的演讲稿得到了老师的大力表扬,当时那得意劲就甭提了。“是呀!老师检查后不是在班上特意夸奖你写的演讲稿很棒,并打算让你代表班级去参加校级演讲比赛吗?怎么啦?”我小心翼翼地问道。“老师偏心眼,他没让我代表班级去参加校级演讲比赛,而是派了小浩(后来得知他是个胆子大、朗诵好的学生)拿着我的演讲稿参加了比赛。结果小浩得了第一名,在学校大会上受到了表扬,还得了不少奖品呢。听说他还要代表学校去参加市级比赛。这太不公平了!这件事老师还不让对家长说。”说到这儿,小家伙的眼圈红红的,声音里透着一股委屈劲儿。看着他的神情,我一时不知道该如何是好。我该怎么向一个11岁的孩子解释这个问题呢?世界原本就是不公平的,这是很多成年人都无可奈何的事。此刻,我非常想向老师打个电话,询问情况,可我终究不能改变已发生的事实,更无法改变其他可能会对小虎不公平的事件。小虎以后还会遇到更多类似的事情,我虽有心保护他永远不受委屈,但也总会有“心有余而力不足”的一天。

“妈妈,是不是真像老师说的那样,我不够漂亮,朗读能力不如小浩,所以老师才更喜欢小浩呢?”小虎的提问打断了我的思考,我不得不回答他的困惑了。“妈妈很高兴小虎长大了,开始思考人生哲理问题了,能够提出这样有含金量的问题。小虎,在妈妈眼中你是最可爱、最优秀的孩子。并不是你做得不好,还有更多的原因,但这些原因要你慢慢长大了以后才会明白。”听完我的鼓励和解释,小虎点点头,脸上露出了一点欣喜的表情。“老师的确是喜欢小浩,就好像你喜欢吃桔子,妈妈喜欢吃苹果一样。”小虎听到这里,眼眶一红,眼泪顺势就掉了下来,嘴里嘟囔着:“我就知道老师偏心!”我擦掉挂在他小脸上的眼泪,揽在怀里轻轻拍着他的肩膀,像抚慰婴儿一样轻声对他说:“心里是不是很难受?”他使劲点点头,用力吸了一下鼻涕说:“那我应该怎么做才能让老师喜欢我呢?”我笑着说:“老师也是喜欢你的啊,你看你的每一次作业,她都会给你批阅得很仔细;有一次体育课上你病了,她不是跑那么老远亲自带着你去医院吗?老师是为班级的荣誉考虑的,老师可能觉得这篇稿子更适合小浩同学去演讲吧。”

看着小虎脸上的泪痕,我不禁在心里感叹:世界原本就是不公平的,不是你不够好。我不知道我这样的模糊解释对于小虎是否会有帮助,让他这么早就接受“不公平”的现实是不是太残酷呢?

感想 关于发生在儿子身上的这件事,这位教师的做法看上去似乎并没有错。比赛嘛,就应该想办法拿名次、得大奖。但倘若成功之后,教师既表扬写稿者,也表扬演讲者,表扬他们用共同的劳动为集体争得了荣誉,让孩子们都享有成功后的喜悦,其结果皆大欢喜,倒也说得过去。可深入一想,学校教育应该是使每一个学生都受到全面的教育。比赛的目的是什么?应该是努力让每一个学生都获得成功的体验。而这位教师首先考虑的是班级的利益、学校的利益以及教师个人的利益,唯独没有考虑到受教育者的个体的需求。孩子还小,他并不能懂得老师的做法并不能代表他没有能力,也不能代表他学习上没有潜力,当然更不懂得这不是他生活的全部。在孩子的眼里,老师的做法就是他价值的全部体现。老师是他们头顶上的天啊。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有多少人能明白这一点并且能记住这一点呢?在老师的忽视中,在同学们的误解中,一贯充满活力、天真可爱的孩子就会变得日渐消沉,久而久之,也就没有了做人的尊严。难道还有比这更可悲的吗?

面对教育最重要的场所――学校,让我们感受到了两个字:功利。我们在不知不觉中沉入了一个功利的社会,好像教育都是为教师个人的名利、为学校的面子“工程”,很难做到“以人为本”。是的,只要有人获奖,拿得名次,对教师、学校来说,就可以增加“教育的成功率”,可以获得一些暂时的荣誉,然而他们却在为一个孩子庆祝所谓的成功之时,把另一个作出贡献的孩子忘到脑后。假使这位教师以欣赏的眼光发现了写稿同学这点小小的“才华”后,热情地给予鼓励、指导,且让他去参加比赛,即使没有获奖,也会激发出孩子巨大的热情,从而一步步走向成功。这种处理方法,教师很可能“捞”不着眼前的荣誉,却可能成就孩子的一生。

孩子是一个活生生的生命体。他们的自尊心就像花蕊,在野蛮的践踏之下会过早地凋谢。为什么我们的老师一方面灌输给孩子知识,另一方面又无视孩子的人格和尊严呢?为什么要人为地将这些孩子分为三六九等呢?一个孩子如果在充满批评挑剔的环境中长大,他就会学得吹毛求疵、谴责他人;在充满敌意的环境中长大,他就会学得争论反抗;在充满恐惧的环境中长大,他就容易忧虑、害怕;在充满友善的环境中长大,他就会学得热爱人生。在叫骂、训斥、充满怀疑和偏见的环境中长大的孩子,他会学到什么啊?

记得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一句话:“给儿童以取得成绩的欢乐,在他们心中激发自豪感、自尊心――这是教育工作者的头一条金科玉律。”教育应该让每位学生都能感受到生命的尊严,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够自信地面对明天,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感受学习的快乐和有趣,让每个孩子都对生活充满憧憬,对生命充满热爱。可我们的孩子却是处在怎样的教育环境之中啊?

我也是一名教育工作者,当我面对儿子的时候,我又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父亲。我喜欢孩子的稚气和童趣,我愿意他在任何时候都用童心来看待这个世界,我期盼能给他一个健康成长的环境。当我看见孩子在不公平的环境中苦苦挣扎,在老师变色的目光中一天天长大,我的心在流血。我知道现在有太多像我这样无奈的家长,太多在偏见中苦苦挣扎的幼小的灵魂。更多的时候,面对不公平的待遇,我们家长只能用物质和金钱去给孩子补偿一个公平。这其实是多么可悲!

我想对所有的人,特别是老师说一句:给孩子一个健康的生存环境吧,别让他们毁在我们这些“灵魂工程师”的手里。老师,莫让比赛变了味!

(注:文章正文的作者是徐化美,“感想”部分的作者是孔波。)

【作者单位:山东省滕州市级索镇中心小学,山东滕州,277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