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张刚:技术高手的华丽蜕变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张刚:技术高手的华丽蜕变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见到张刚的时候,他“光荣负伤”了,头部扎着一个绷带,戴着一个保护套——原来他在公司午间休息的时候打乒乓球不小心撞到了墙壁。不过,这点小伤对他似乎没什么影响,他看上去还是那么精力充沛。

生于1975年的张刚担任着北京数码视讯科技集团的的副总裁,以及数字视讯硬件公司的执行总裁,负责数码视讯数字电视头端的播出系统业务板块。

穿着随意的年轻的副总裁虽然是搞技术出身,和记者聊起来,全然没有“技术男”的拙于言辞,而是侃侃而谈。

职业技术男的成长之路

张刚是典型的从技术高手转为公司管理人员的职业IT男。他2001年进入数码视讯公司,从研发工程师做起,一直做到项目经理、部门总工程师、部门经理、研发副总裁,可谓是基于技术,一步步扎实走过来的。

刚来公司的时候,公司还在草创期,公司只有十几个人。张刚和另外一个同事授命做编码器 10K101S,他们凭着一股创业的干劲,全力以赴,用了一年多时间做出来一个全国领先的产品,打破了当时外企的技术垄断,将有线电视数字化的成本大幅降低。

从2005年开始,在张刚的主导下,数码视讯公司开始了数字电视头端平台化产品的研发工作。这个项目大约在2009年完成。这个平台产品出来后,原来的三四十个产品,可以集中到一个产品平台中,大大提升了产品的集成度和服务能力,也节省了用户采购的成本,产品市场竞争力大为加强。集成式的平台产品,因其理念上、性能上、架构上、播出品质上都非常先进,在海外也深受客户的欢迎,甚至掀起了国外知名企业的模仿潮

“目前数码视讯硬件产品在海外市场每年增长率超过70%,集成式平台产品的销售是其中主要原因。”张刚告诉记者。

说起公司在海外的业务拓展,尤其把产品卖到了数字电视标准发源地的欧美地区,张刚显得十分兴奋。现在数码视讯硬件公司海外的销售额已经占硬件总销售额的25%—30%,增长势头良好,潜力可能比国内更大、发展空间更多。因为在海外,有些国家的数字电视还处于起步阶段。

当然,这一切是建立在国内市场已经稳居第一的基础上。目前,数码视讯的数字电视硬件产品在国内市场的占有率已经超过40%。

“那是我见过的

最稳定的产品”

张刚的职业生涯看起来顺风顺水,那么,这位现今的高层管理人是怎么炼成的呢?

“首先是要找到一个好的公司平台,其次是要热爱所从事的工作,必须达到狂热的热爱;第三要有足够的付出;第四,不怕犯错误但又不能重复犯同样的错误。”张刚好像早就有准备,讲起来头头是道的。

他又进一步讲了“找平台”的含义,它包括找到个人的兴趣、特长和发展方向,然后是找一个适合的行业和公司,扎扎实实地做下去。张刚自己,就有那么一个找平台的过程。他在大连理工大学毕业后,曾经在山东烟台的一家电力行业的大型国有上市公司干过。当时生活很安逸、舒适,待遇也不错,可谓是“风景如画、生活如诗”。但是张刚想找更有成长性和挑战性的平台,于是离开了烟台,跑到北京来找新的工作机会,进入了正处于起步阶段的数码视讯,而今天已经是张刚在数码视讯工作的第十一个年头。

作为一个工程师,他被研究生导师的一句话影响着:“一个工程师一辈子做一个优秀的产品就可以满足了。”这句话看上去很单纯,真不像一个野心很大的抱负,但是不管是比尔·盖茨还是乔布斯,还是扎克伯格,或许最初都有这么一种单纯。

在数码视讯的工作中,张刚找到了自己的价值和工作的乐趣。“从无到有创造一个产品,然后看着自己的努力可以逐渐地影响某一个行业的形态,这里面是很有意思的。”张刚说。

2010年左右,有个广东的客户到北京来,特意找到数码视讯,问他们最早的一款编码器是谁做的。这位客户把数码视讯的这款编码器放置在一个县城里,它在角落里无声无息地运行了八年,保障了节目的播出,中间没进行过任何维护。“那是我见过的最稳定的产品”,他对张刚说。

听到这样的评价,对于产品的“作者”来说,是何等欣慰。

把一首歌听了一万多遍

年轻的工程师有很多,不是每个人都能脱颖而出。张刚显然属于其中的佼佼者。他是那种一旦找到了自己热爱的东西,就会全力付出的人。

他回忆道:数码视讯创业时的十几个人都是非常勤奋的, “从2001年开始,我们每周只休息一天,每天工作到晚上10点、11点,连续坚持了4、5年。”曾有一天,他做一个实验,一块新的数据板调试了几天都没调出来,晚上十一点回去睡觉,躺在床上,他脑子还转着那块数据板,半梦半醒之间他突然想到一个新的策略,“这个板子可能可以这么去做!”,就兴奋得睡不着了,爬起来,晚上2、3点钟又去了公司,一试,果然是这样,他非常高兴,然后再回去睡觉。

在做一个产品测试的时候,张刚和他的伙伴们还曾经把林志炫的《单身情歌》听了上万遍,整整听了一年。因为他们做产品测试的时候,用同一首歌测试,可以更直观地感受到每个音符的变化,进行前后对比。“现在我不能再听林志炫的歌,听了就要吐”,张刚笑着说。

那段时间,整个公司都很狂热。2005年的五一、十一长假,张刚和他的同伴们都没有休息。“公司把握住了中国广电数字化改造的市场机遇,同时又得到中关村、海淀区的支持,正处于一个非常高速的发展期,你能切身感到自己每天都在进步,公司每天都有壮大!”虽然那时候拿的薪水并不高,但大家干劲很足,并能感受到巨大的希望。 “我们公司优秀的人很多,我只是其中普通的一个”,他又补充了一句。

“可怕”的中关村

和成长的自己

在数码视讯的公司内刊里,有时可以见到张刚发表的小文章。说是小文章,其实内涵很丰富。比如有一篇《井冈山之行有感》,张刚用现代的商业和管理思想去解读和红军当年的战斗经历。在分析带兵打仗并争取胜利的过程,他用上了“愿景、方法、核心竞争力、人力资源建设”等企业管理词汇,让人感觉别开生面,也展示了他对企业经营和的独到见解。

在一篇题为《新伙伴,加油!》的稿子里,张刚从新员工都有普遍感觉的“迷茫”、“紧张”入手,联系自己的刚入职到成为高管的经历,以及自己招聘和培养人才的经历,结合实例给新员工上了一次辅导课。

现在看起来,他与人沟通的能力已经不亚于他在技术方面的强悍。

“我现在看很多书,经济的、历史的、哲学的,都看,这是我职位的需要。”张刚说。

他交友甚广,参加了中关村管委会在党校组织的企业家培训班,认识了不少中关村的企业家、经理人。“我是觉得中关村挺‘可怕’的。我认识的好多企业家,都是极具创新能力、极具社会责任感、极具抱负和非常优秀的。”他一连用了几个“极具”。

除了这个培训班,张刚还有别的圈子,他是数字电视标准化委员会的委员,能参加数字电视标准化的研讨,他还有运营商的朋友圈子等。“每个行业和圈子都能相互借鉴,不管是技术上,还是管理上。做研发也不是闭门造车”。

如果把数码视讯比作一艘大海上高速前进的舰船,张刚就像一个大副,一边配合船长带领好团队,一边时不时地登高瞭望,以更开阔的视野丈量着无限的前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