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十一黄金周后再看天水旅游文化的建设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十一黄金周后再看天水旅游文化的建设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天水位于甘肃省东南部,地理位置独特,区位优势明显,是秦文化的发源地,历史源远流长,文化底蕴深厚,旅游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巨大。笔者通过分析天水旅游资源优势和瓶颈,探讨了如何进一步壮大天水的文化旅游产业,以更好地发展天水旅游经济。

关键词: 关键词: 天水; 旅游; 建设

中图分类号: F5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2)07-0007-01

2012年的“十一黄金周,天水市旅游人数比往年有所增长。据统计,天水市累计接待游客115.1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6.2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56.8%和57.6%。10月4日、5日,中央电视台连续两日4次现场直播麦积山石窟旅游情况。从今年黄金周的旅游看,天水文化旅游业的发展优势越来越显现出来。

天水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和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具有8000年的文明史,2694年的建城史。天水地处长江、黄河的分水岭,形成了独特的自然风光和宜人气候,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现有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处,国家、省、县以上文物保护单位245处,现存古石窟有麦积山、大象山、水帘洞等6处,其中麦积山石窟被誉为“东方雕塑馆”,古建筑有伏羲庙、兴国寺、玉泉观、南郭寺等50处,已探明和发掘的原始社会、周、秦、汉古遗址86处,有李广墓、赵充国墓及文化品位极高的宋墓群等古墓葬20多处,有街亭、天水关、诸葛军垒等三国古战场多处,这些璀璨的自然和人文遗址,构成了天水一幅幅独具特色的旅游胜景。天水是古丝绸之路重镇,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是举世闻名的“羲皇故里”。天水有以伏羲、女娲、大地湾遗址为代表的远古文化,有以麦积山、水帘洞、仙人崖、大象山等石窟艺术为代表的宗教文化,有以三国古战场和牧马滩为代表的三国文化和秦文化。天水的小陇山连接陕、甘两省,有“陇上绿色屏障”的美誉,是天水发展森林生态旅游的主要依托,它孕育了麦积山、仙人崖、石门、曲溪、万紫山、李子园森林公园、南郭寺森林公园、桃花沟森林公园等游览区(点)。此外,天水境内名泉四布,马跑泉、甘泉、北流泉久负盛名,地热温泉存量丰富,是人们休闲、度假和疗养的理想之地。这些资源,无疑会给我市的旅游产业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会。但是,黄金周的旅游也暴露出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天水文化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开发文化旅游产业缺乏有效和科学的统筹

天水旅游无不与文化紧密地相关联,丝路文化、伏羲文化、大地湾文化、石窟文化、秦文化、三国文化等都是深厚的民族文化。如果抽掉了天水各类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天水旅游产品就失去了根基和灵魂。

天水文化旅游产业资源种类多样,分布广泛,就石窟艺术而言分布在麦积区、甘谷县、武山县的不同地带,温泉也是麦积、清水、武山都有,但多行业交叉管理的总体格局尚未打破,多头归属管理特征明显,相关行业和部门在推进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方面侧重点、着力点不尽相同,也造成了发展指标不尽统一、资源掌握统筹难度增加的局面,还不利于进一步充分规划配置资源和形成合力。相比我们的近邻陕西,天水在文化旅游创意方面资金投入匮乏,人力资源投入不足,文化旅游产业没有大的规划和前瞻性的设计。

(二)旅游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缺乏精品旅游品牌的塑造

天水旅游设施建设不适应现代旅游业的要求和需要,政府对旅游的投资在整个天水经济建设中所占比例很小,主要景区普遍存在面积狭小、规模不大、设施落后、展示手段陈旧等问题,尤其是缺乏富有特色和影响力的精品旅游品牌的塑造,重点景区的建设规模和产生的效益受到限制。城市整体旅游形象宣传、基础设施改善、旅游人才培训和旅游产品营销显得力不从心。尽管较往年有所改善,但还存在投资渠道单一、投资规模小、投资结构不合理等问题,无法适应旅游业快速发展的需要。

(三)旅游专业人才匮乏,服务质量不高

面对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天水市从事旅游专门人才匮乏、旅游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滞后的问题日趋凸显。现有的旅游从业人员中,导游、讲解员数量少,旅游教育培训机制不完善,旅游服务人才的教育培养滞后,已远远不能满足天水旅游业快速发展的需要。

(四)旅游资金投入严重不足,旅游资源开发程度低

全社会多元化、多层次开发旅游的投入机制活力明显不足。旅游开发资金短缺、旅游景点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旅游环境与旅游开发不相适应等,大多已开发的旅游产品处于低层次的观光层面,缺乏高品位、高质量旅游品牌和拳头产品,使游客的购物消费难以提高。

二、天水文化旅游业的发展思路与对策

(一)依托天水历史文化旅游资源丰富的优势,培育特色文化旅游品牌

天水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和悠久的人文历史,发展潜力巨大,通过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突出“民俗风情、文化内涵、特色品牌”的特点重点培育。抓住麦积山成功创建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机遇,精心打造两大旅游品牌(羲皇故里、陇上江南),构建三大旅游服务区(中华始祖文化主题园旅游服务区、麦积山风景名胜区旅游服务区和天水百里生态线旅游服务区),开发建设四条精品旅游线路(伏羲文化游、石窟文化艺术游、生态休闲度假游、高新农业观光游),把天水建成集散中心核心区和西部旅游休闲胜地。

对丰富的丝路文化、伏羲文化、大地湾文化、石窟文化、秦文化、三国文化、民族民俗文化及现代文化进行科学有效的分类和聚合,系统规划,合理布局,全面提升天水旅游的文化品质、文化档次和文化含量,通过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推动文化与旅游的全面融合发展。

(二)拓宽思路,整合资源,积极融入关中旅游经济圈

天水要树立旅游发展的全局理念,实现县区之间、行业之间、部门之间的密切配合和协作,做好天水区域和旅游线路的规划,形成全社会共同发展旅游的局面。

关中——天水经济区为天水打开了向东发展的大门,我们要抓住这个大好机遇。俗话说,背靠大树好乘凉,相邻的西安、敦煌在客源吸引力上具有十分巨大的优势。天水的文化旅游产业要造声势,一定要和陕西的旅游业相链接。随着关中——天水经济区的设立,宝天高速的开通,天水依靠陕西组团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条件已经成熟,天水的人文旅游资源特色突出,自然旅游资源得天独厚,优势明显,抓住实施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的有利时机,采取扎实有效的政策措施,强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工作,优化文化生态环境,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提升文化软实力,建设文化大区中的积极作用。

(三)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旅游综合服务功能

发展旅游,基础设施必须先行,以提高景区的可进入性。加大景区内道路拓宽和停车场扩建力度,提高景区道路通达深度。

加强市、县(区)交通主干线通往各大景区道路的交通支线建设,提高公路等级,形成通畅便捷的旅游交通。协助天水火车站健全完善停靠、始发旅游专列功能,支持建设宝鸡—兰州铁路快客专线。积极培育天水旅游航空市场,提高西安—天水—兰州航班正点率和上座率;加强与国内航空公司的交流合作,逐步开通天水至嘉峪关(敦煌)、天津、上海、九寨沟等地航线,促进天水旅游航空市场健康发展。进一步加快航空、铁路、公路等旅游交通设施建设,完善天水旅游大交通,全力构筑立体旅游交通网络。

(四)加强旅游工作队伍建设,提高旅游服务水平

设计一套囊括天水历史、文化、餐饮、娱乐、古迹、购物、交通等内容,全面介绍天水旅游与文化的多语种解说系统,对旅游在岗人员根据实际需要进行上岗前的培训。加强旅游管理队伍建设,要通过举办各类培训班,对现有旅游管理人员进行系统培训,提高业务素质和管理水平。进一步充实管理人员的力量,对交通运输、宾馆接待、餐饮服务、景点管理等人员进行分门别类的培训,全面提高业务素质与服务水平

(五)加大旅游投资和宣传力度,优化旅游发展环境

提高天水旅游在国内外的知名度。要积极加强与中央级新闻媒体的合作,扩大宣传覆盖面,提升天水旅游的影响力。进一步完善旅游投融资机制,在发挥政府投资先导作用的同时,积极引导社会资金、民营资本和外资投资旅游业,加大旅游项目的开发力度和建设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