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黔东南州:把“美丽”转化为生产力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黔东南州:把“美丽”转化为生产力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这里的每一支歌曲都让你沉醉;这里的每一缕风情都让你神往。”宋祖英一曲《走进黔东南》唱得人荡气回肠;余秋雨一句“唯黔东南才配称为原生态”,说得人心潮澎湃。

黔东南,就是这么一个把“美丽”转化为生产力的地方。站在时代的当口,黔东南州将如何进一步演绎“美丽经济”,如何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针对人们关心的话题,本刊记者专访了黔东南州州委书记廖少华,州委副书记、州长李飞跃。

《当代贵州》:最近,省委提出要“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廖书记是怎样认识和理解的?“快”对于黔东南州有什么重要意义?

廖少华:在8月23日省委常委(扩大)会议上,省委书记明确提出了贵州要“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这既是推进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又是在日趋激烈的区域竞争中争取主动的必然选择。

栗书记在“又好又快”之后加上“更好更快”,看似简单的词语叠加,实质上体现的是对科学发展的新要求,反映的是发展理念的新提升。

越是落后的地方,发展的需求就越迫切。对黔东南州而言,要在又好又快基础上实现更好更快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黔东南州地处贵州东大门和东南大门,是我省承接东中部产业转移特别是长三角、珠三角产业转移的前沿。针对发展相对落后的州情,黔东南州不仅仅要解决“又好又快发展”的问题,更要研究如何“更好更快发展”的问题。只有高定位,才有强动力,只有更好更快发展,才会不掉队、不落伍。

《当代贵州》:相对我省其他地区而言,黔东南州加快发展有哪些劣势和优势么?黔东南州具不具备实现“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的基础和条件?

廖少华:黔东南州最大的劣势是处于“欠发达”较低层次,主要表现为经济总量小、人均水平低、发展基础薄弱。

我们清醒地看到,一个地区要加快发展,必须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黔东南州要实现“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必须建立在深化州情认识的基础上,这是前提。

目前,黔东南州实现“又好又快更好更快”有着较好的基础。首先,黔东南州生态良好,风光秀美,气候宜人,民族文化独特,历史文化厚重,红色文化灿烂,蕴藏着极其丰富的森林资源、文化旅游资源、特色农产品资源,极具开发潜力和价值,这是黔东南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重要基础。其次,西部大开发和新阶段扶贫开发战略的深入实施,有力地促进了黔东南州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极大地改善了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条件,尤其是沪昆铁路客运专线、贵广铁路客运专线、厦蓉高速公路等快速通道建设,将极大地提升黔东南州的区位优势,缩短与东部发达地区的时空距离,成为贵州融入“珠三角”的桥头堡,为黔东南州承接中东部产业转移,借助外力加快发展带来新机遇。第三,探索生态文明建设试验区的积极实践为黔东南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积累了宝贵经验。

《当代贵州》:黔东南州实现“又好又快更好更快”的着力点是什么?

李飞跃:随着“两高”、沪昆快速铁路的建成通车,以及“县县通高速”相关项目的启动,黔东南州将成为东进西出、南下北上的西部大通道,将迎来众多的发展机遇。黔东南州实现“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有了新的着力点。

一是在区域协调发展上取得新突破。我们按照生态经济功能区、工业经济功能区、城市经济功能区的布局要求,继续推进“四圈一区”协调发展。二是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取得新突破。三是在扩大投资上取得新突破。四是在产业结构调整上也取得新突破。

《当代贵州》:黔东南州将如何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调整?

廖少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关键是抓好产业结构调整。就黔东南州而言,要集中力量推进特色农业、新型工业、绿色城镇和文化旅游。

在推进特色农业方面,将侧重发展优质高效特色生态农业,重点以“一户一技能”为抓手,以户为单位抓农民增收;并抓好规模化建设和农业现代化示范基地建设,积极发展林、茶、药、蔬、烟等特色农业,努力建设面向珠三角的特色农产品生产供应基地。

在推进新型工业方面,将重点发展电力、森工、重晶石等循环经济产业和民族医药、民族旅游商品等生态经济产业,重点推进包括炉(山)碧(波)经济带、革一产业承接区、金钟产业承接区在内的凯里经济开发区扩区,坚持统筹抓好黔东新城和黔东循环经济工业区建设,积极争取洛贯产业承接区列入国家承接东部产业转移试点。

在推进绿色城镇方面,将重点发展城镇经济,大力推广“凯里文明”,加强凯里和各县县城城市生态系统建设,积极探索和争取实行州下设区、县的城市管理体制,加快“半小时”凯里城市经济圈建设,努力形成区域中心城市、次中心城市、小城镇协同发展的具有地方特点、民族特色和较强综合承载能力的城镇体系。

在推进文化旅游方面,将充分发挥自然生态良好、民族风情浓郁、历史文化厚重的优势,打造“原生态黔东南”品牌,加快以原生态民族文化为支撑的特色旅游业发展;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促进文化与旅游的结合,加快建成原生态民族文化世界旅游目的地。

《当代贵州》:黔东南州将如何加快发展旅游业,并以旅游业促进三次产业协调发展?

李飞跃:近年来,黔东南州通过规划引领、文化传承、景区建设、服务配套、宣传推介,建成了雷山西江、黎平肇兴、镇远古城、阳河等一批精品景区,建设了凯里、雷山、黎平等一批独具苗侗文化特色的旅游城市,激发了旅游业的活力。

按照规划,黔东南州将进一步完善机制,整合资源,着力打造“原生态黔东南”品牌,黔东南旅游“六要素”更多地与山地生态相适应,与苗侗原生态民族特色相协调。同时按照品牌化、差异化的要求,进一步加大景区景点开发前期策划力度,依托“中国・贵州・凯里原生态民族文化艺术节”,重点推进景区景点的深度开发和新景区景点开发。

此外,将不断优化旅游线路构建,优化旅游要素配套,提升旅游接待服务水平,促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通过节庆活动、文化促销、媒体宣传、政企合作等手段,深化旅游与文化的结合,促进文艺演出、文化中介等文化产业发展,积极探索加快旅游业发展和保护原生态民族文化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努力把文化旅游产业培育成为全州重要的支柱产业。

《当代贵州》:当前正值“十二五”规划编制的关键时期,黔东南州的规划的主攻方向是什么?

廖少华:科学制定“十二五”规划,对黔东南州实现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按照省委书记同志提出的要求,“十二五”期间,我们将把基础设施建设、产业结构调整、优势产业发展、节能减排约束、生态环境保护、统筹城乡发展、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扶贫攻坚等作为重点加以推进,将以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产业发展项目、招商引资项目为主攻方向,切实搞好与国家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项目的衔接对接,争取把我州更多的项目纳入国家和省的发展规划,力争得到更多更大的支持,提升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加快新型工业化步伐,做大做强特色优势产业,努力实现全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