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澳大利亚职业教育培养模式及启示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澳大利亚职业教育培养模式及启示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澳大利亚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特征表现为“以需求为导向”的办学理念、“以能力为核心”的人才观念、“以岗位为基础”的课程设置、“以行业为主导”的教学模式、“以认证为标准”的考核原则。这种模式的成功之处主要体现为联邦政府的统筹与调控、企业与行会的积极参与、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的一体化、有效的资金运作机制和“双师化”的教师队伍。这些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提供了有益启示

关键词: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TAFE模式;启示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4038(2012)04-0092-04

澳大利亚的职业教育是在国家发展战略和框架体系引导下,伴随着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而不断发展起来的。经过一个世纪的探索、发展与完善,澳大利亚成功构建了具有本国特色的职业教育TAFE模式——技术与继续教育模式(Technical And Further Education),并逐渐成为备受世界关注的职业教育的一种典范。借鉴澳大利亚职业教育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成功的人才培养模式和优秀的管理经验,有利于创新我国的职业教育理念,有利于创新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有利于培养出我国各行业所需要的职业人才,有利于将人口大国转化为人力资源大国、强国。

一、澳大利亚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

澳大利亚的职业教育主要在高中后开展,由政府开设的TAFE学院是开展职业教育的主要渠道。TAFE模式涵盖了职业教育、培训和继续教育,整合贯通了劳动力培训、职业资格标准、职业教育与基础教育衔接以及终身教育等各环节,是澳大利亚全国通用的职业技术教育形式,也是该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澳大利亚的职业教育有以下显著特点:

1.“以需求为导向”的办学理念

澳大利亚职业教育的主要使命是为满足社会发展对各级各类实用型和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从这一使命出发,形成了职业教育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终身职业教育观念,并将办学定位在培养社会所需要的实用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上。进而确立了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职业办学理念。

2.“以能力为核心”的人才观念

澳大利亚职业教育“以能力为核心”的人才观念主要体现在:职业培训的技能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由各行业能力标准委员会(CompetencyStandards Bodies,简称CSBs)根据市场所需求的能力状况制定出各行业的国家能力标准;职业培训过程注重学员受训后的实际操作能力,致力于提高学员在工作现场的操作水平;以各行业能力标准为准绳的资格证书制度,各级证书是对学员能力水平的认定。

3.“以岗位为基础”的课程设置

澳大利亚职业教育的课程体系是基于岗位或岗位群的能力要求,依据“分层教学和分层就业”的原则而建立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它以模块化为主并使各模块之间可以通过学分制进行相互转换,进而增加了对市场需求的适应能力和对不同学生因材施教的课程实施能力。例如,TAFE学院所开设的文化课、专业课和职业道德课程都是根据岗位能力而进行的课程设计,学生可根据自身需求和自身的知识能力水平而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进而提高了学习的效率。

4.“以行业为主导”的教学模式

澳大利亚职业教育特别注重行业组织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在有关职业教育和培训的宏观决策、参与TAFE学院办学、教学质量评估、投资岗位技能培训以及强化产学合作等方面,都充分发挥了行业组织的主导作用,进而建立了“学习一工作一再学习一再工作”的多循环的终身教育模式。这种育人模式实际上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办学理念的操作化,进而使得先进的办学理念落到教学的实处,增强了学生对职业市场的适应性,进而强化了自身的办学理念。

5.“以认证为标准”的考核原则

澳大利亚职业教育要求学生必须通过考核以证明自己达到一定程度的技能标准,并获得全国统一的、与工作岗位相对应的教育和培训证书。这种学业考评内容融合了考试测验、项目及实践考查等方面,理论和实践方面的考核一般是由其就读的TAFE学院进行,而工作场所培训的考核则可以由TAFE学院或工作单位来完成。考核通过者可以获得全国认可的1—4级资格证书、文凭和高级文凭证书。这种学业考核将行业职业资格证书与学历证书融为一体,将学校与行业组织连接成一个人才培训共同体,进而增强了学校课程对职业市场需要的适应性,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缩短了学生对职业市场的磨合适应期。

二、澳大利亚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经验

澳大利亚的TAFE学院拥有学生约127万,为澳大利亚普通高等学校在校学生数的1.7倍。这一现象表明了澳大利亚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成功,并在此基础上推动了澳大利亚职业教育的迅速普及。澳大利亚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巨大成功,吸引了世界各国学习的热潮,并逐渐发展成为世界上先进的、具有代表性的一种职业教育模式。澳大利亚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成功经验,概括起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联邦政府对职业教育改革的统筹与宏观调控

澳大利亚联邦政府于1992年成立该国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的中央协调机构——国家培训总局(Australian National Training Authoriw。简称ANTA),为发展、管理、完善和推广TAFE体系奠定了基础,于20世纪90年代建立了“国家培训框架体系”(National Training Framework,简称NTF),即《澳大利亚资格框架》(Australian Qualifieation Framework,简称AQF)、《澳大利亚培训质量框架》(Australian QualityTraining Framework,简称AQTF)、《职业培训机构认证框架》(Restered Training Organizations,简称RTO)以及国家资格认可标准——由11个行业开发的各职业资格培训包(TrainingPackage,简称TP),也称培训指南(TrNningRoadmaps,简称TR)。此外,联邦政府还为刚参加工作的人员提供新学徒制度、建立全国职业教育教学大纲、教材开发和评估体系及职业培训市场等。以上改革措施很好地发挥了政府导向和宏观调控作用,对职业教育改革的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2.企业与行会积极参与职业教育

澳大利亚已成功建设成涉及全部工业与服务领域的67个行业培训包和7个企业培训包,1200余个职业教育与培训资格专业,1.5万门课程这样一个庞大的职业教育培训体系。如此巨大的职业培训体系是和企业或行业的积极参与分不开的。在澳大利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是一个传统,并且企业在职业教育发展史上起到了重要作用:一是企业可以为职业教育提供实践平台和资金,为学生就业提前铺路;二是企

业可以聘请学校为企业定向定点培养人才,提高了企业与人才的有效对接能力:三是国家通过法律手段促进了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

3.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管理的一体化

澳大利亚建立了统一的、与工作岗位相对应的职业资格证书体系,它包括:证书I、证书Ⅱ、证书Ⅲ、证书Ⅳ、普通文凭、高级文凭、本科文凭、本科后证书,本科后文凭,硕士文凭和博士文凭。在该证书体系内,低一级与高一级证书之间有衔接关系。学生在取得证书后,再学习若干模块,便可取得证书,余者类推。这种统一的证书制度以及课程内容的模块式结构使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高等教育相沟通,使就业前教育与就业后教育相联系,体现了终身教育的思想。

4.建立有效投资体制。职业教育资金充裕

澳大利亚职业教育的经费投入比较充足,且呈现多源化的趋势。TAFE学院办学经费投入的70%左右由联邦政府和州政府投入,其余30%左右为企业资助和自筹资金,其中自筹资金的大部分是靠海外留学生的学费收入和商业运作。但澳大利亚政府对TAFE学院的资金支持并不是直接划拨,而是采用“购买”教育培训的方式,如某TAFE学院有40名学生申请获得三级证书,按规定获得三级证书必须授课400小时,而每小时授课经费为10澳元。那么将三者相乘,政府应拨给学院的教育培训经费为16万澳元。如学院未能保质保量完成任务,则要将相应的资金退还给政府。教育经费的“购买”方式采取公开投标的市场运作,使职业技术教育在竞争中发展,保证了职业技术教育的质量。

5.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双师化”

澳大利亚职业教育建立了高素质的职业教育教师队伍,教师一般至少有3-5年行业专业工作的经验。具有行业的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和职业教育教师资格证书。特别是TAFE学院的专业课教师聘任的都是企业一线具有五年以上工作经历的技术人员,他们在从事教学工作过程中还必须定期到企业一线实践。另外,还从企业技术经验丰富的专家中聘任兼职专业教师,通常兼职专业教师比例达到30%以上。通过高标准的准入制度和“双师化”策略,澳大利亚职业教育建立了一只同时具有行业技术专家和教育专家双重身份的高质量教师队伍,从而保证了职业教育任务的有效完成。

三、启示

1.以就业为导向,动态调整专业

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的技术型、应用型人才,与普通高等院校相比,高职教育与当地经济建设有着更为直接和紧密的联系。为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建设,高职教育要打破传统的以学科为中心设置专业的束缚。按照市场的需求和职业岗位的要求设置专业。

一要全面规划,重点突出。要在广泛开展需求调查的基础上,准确把握地方产业结构、经济结构的变化。以地方经济发展需求为杠杆,掌握由此而引起的人才结构的变化,以社会需求为依据调整优化专业结构,实行动态适应机制,实现专业随着就业需求的变化而变化,集中优势办好重点专业。要根据劳务市场、人才市场需求情况适时对原有专业进行重新设置和调整,增加社会急需的新专业,改造就业形势不好的旧专业,取消没有就业市场的老专业,使新的专业相辅相成、合理搭配、专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以满足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要以点带面,建设品牌专业。依据学校自身的优势和传统,有目的、有计划地建设成国家级、省级、校级、院级品牌专业和试点专业,充分发挥办学优势,实现一个专业一个特色,以特色求发展。

2.构建“三维”课程体系

一要按照岗位实际需要,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须够用为度,建立精要、实用的理论课程体系。课程可分为三大类(七小类):基本素质课(含政治课、文化基础课、现代技能课);专业主干课(主要包括专业基础课和主干专业技能课);选修课(主要包括职业方向选择课和任意选修课)。以试点专业为主体,积极建设校、省、国家三级精品课程,逐步将专业核心课程全部建设成为精品课程。

二要以培养学生职业技能与综合能力为目标,独立化实训教学体系,建立能力主导的实践课程体系,将实训教学从理论教学中独立出来,构建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并列的“双元”体系:按职业技能主导的原则设计实训内容与形式。实践教学主要包括课程内实训、专项技能实训、业务综合实训、顶岗实践等。要采取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双轨运行”模式。强调“教与学、学与练、课上课下、校内校外”开放的教学模式,调整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课时安排,提高实践课程的学时比例。同时要不断增加实践课程的经费投入,建设实训教学基地、特色实验室(实训室)、校内实验(实训)基地,积极探索建立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的方法与手段。

三要在突出强化职业技能的同时,强调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中“融合、渗透与熏陶”的重要性,将综合素质养成作为高职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的、独立的组成部分,建立全方位、渗透式的综合素质养成课程体系。重点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纪律文明、吃苦耐劳、交际与沟通、观察分析与解决问题等能力,同时增加文化底蕴,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竞争力。

3.树立开放的教学观

一要“教师与学生相长”的结合原则。以调动学生积极性为核心,大力推进教学方式改革。在教学观念上完成转变,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树立教师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指导者”、“辅导者”和“助手”的理念,利用各种方法和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构建互动式课堂,打破“一言堂”、“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方式,建立师生平等互动的教学模式。同时,要切实加强信息化教学手段建设,建立纸质、声音、电子、网络等多种媒体构成的立体化教学载体,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条件,探索建立多渠道的获取式教学方式,建立全方位的“大教学体系”;不仅创造多种形式的参与式课堂教学,而且建立多种课外教学子系统,如课堂教学的直接课外延伸系统、校园内外的各类专业实践活动系统、学生科研活动系统、学团教育活动系统、学校生活与人际交往系统和考试改革系统等。

二要“学生学习与学生实际操作”相结合的原则。学生在校不仅要学习理论知识,而且要走进实训室,走进实践教学基地,亲自体验和操作。改革创新实训形式,确保实训的可操作性与实效性。结合专业与课程特点,创造课程内实训、专项技能实训、业务综合实训、顶岗实践等多种实训形式。大力推行模拟经营、案例分析、情景教学、计算机模拟等多种形式的模拟实践教学。

三要“课堂学习与课下社团活动”相结合的原则。课上是学习,课下也是学习。应组织成立各种学生社团,让学生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培养能力,体味人生,迎接未来的挑战,这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组织策划能力,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创新意识和自主创业能力。

四要“实施校内与校外互动”相结合的原则。可推行“2+1”办学模式,即前两年完成通识课、专业课和校内实践教学的学习,最后一年用6—8个月的时间实习,采取集中实习和分散实习相结合的办法。在学生实习集中的企业聘请有经验的管理人员作为兼职教师,开设职业选修课或讲座,派出部分专业教师到企业实践和学生一起工作,同时给学生上部分选修课,组织学生研讨交流。总之,可以通过校企合作塑造出一支高质量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参考文献:

[1]AQTF 2007-A Better System for Everyone[EB/OL].省略.au/portal/site/public/menuitem,2007-11-20.

[2J Australia Qualification Framework.AQFQualification[EB/OL].aqf.edu.au/aqfqual.htm,2007-10-30.

[3]百度百科,TAFE[EB/OL].http://baike.省略/view/282421.htm/2012-04-04.

[4]State Government of Victoria DIIRDorganization chart[R].Melbourne:VictorianGovernment,2009,1.

石连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