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平实:德育的追求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在“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口号下,德育到底是什么?德育工作到底要怎么做?德育的载体是否就是学校的各种主题活动?除却活动,德育是否还有别的载体?学生独特的人格不能不说是学校文化的缩影,那么这种文化是如何积淀的?带着一系列的疑问,我走进了长兴职业教育中心学校。答案或许并不单一,但从走进该学校的那一刻起,一连串激人奋进、催人泪下、朴实生动的故事,让我体验到了德育的可贵以及这所学校的用心育人。
镜头一:一片糖纸彰显的素质
一进校园,整齐的建筑,洁净的校园给了我一个不小的惊喜。“这得需要多少保洁人员参与打扫四百多亩的校园啊?!”“我们的校园没有一个保洁人员,都是学生们打扫的。”长兴职教中心党委书记沈玉良镇定自若地说。“学校的措施还真是很厉害,居然把学生管理得如此严格。”心中不免为学校严格的管理制度所折服。一路上,美轮美奂的校园景色目不暇接,灿烂的雉山文化不绝于耳,身边路过的学生的问好声让我感到异常的亲切。
在此时,沈书记突然俯下身去,弯腰捡起一片糖纸。初冬的早晨有些寒意,风不大,但却很有劲,一片糖纸在洁净的马路上是那么的安详。沈书记踱步向前,自然地弯下腰将这片糖纸捡起,拿在手中,继续讲述着学校的发展经历,直到遇到垃圾筒,把它轻轻地放到那个属于它的地方……“我们对学生的要求只不过是两点,一是做一个合格的公民,二是成为一个合格的技术工人。学会做人是首要的,我相信只要我们老师做到了,学生自然而然也能够做到……”话不多,却对眼前的一幕有了最好的解释……
手记:教师在向学生传递人类共同的道德法则和更具有人的意义的道德价值标准时,不但要将道德准则作为一种外在的文明型态,更要作为一种对自身的人文关怀,毕竟道德关怀更多是个体间的精神互动,这片糖纸显示的是教育者对公民道德的普遍性与教师职业品德的独特性的更深层次的理解,并将这一理解化为具体行动,凸显了一个学校管理者的道德责任。
镜头二:制度中的柔情
制度是立校之本,尤其对中职学校而言,90%多的学生都是没有考上普通高中的,或者有不良行为习惯,或者自由散漫,制度对于这样一所学校必不可少。可是刚性的管理制度是否会违背人性呢?面对这个问题,学生是给予了否定,那老师是怎么操作的呢?
“我们会把一些事情做在前面。”保卫处刘主任说道,“因为到这个学校来的学生,有1/3是为了来学习的,有明确的目标,有1/3经过引导也能够明确自己的目标,剩下1/3还不能够认清自己来这个学校的目的,成天荒废时日。”“那你们是怎么对待这些‘落伍’的学生呢?”“我们在一开始入学的时候,对那些可能出现问题的学生有所了解,对学生的第一次犯错,我们会进行详尽地分析,并挖掘原因,然后进行教导。”“那你们怎么确定什么样的学生会出现问题?”我不解地问。刘主任深吸一口气,“这需要我们在开学之前以及开学初期做大量的工作。不瞒你说,我们在录取学生的时候,要填写各种信息,学生要填写,家长要填写,班主任要填写,寝室联系老师也要填写。有些对自己孩子不抱任何希望的家长不愿意填写,我们要费很多功夫,可是过一段时间,我们老师把成绩单给家长看的时候,家长就愿意填写了。”“哦,为什么?”“因为每个学期我们都安排老师家访,而且每学期的成绩单要老师亲自送到家长手里的……”是的,有一个学生跟我说,他的班主任冒着大雨把成绩单送到他们家里。“你说,这样家长能不感动?而且我们学生的成绩不是按照分数来安排的,毕竟技术有差别,做人是没差别的,当家长看到自己的孩子‘成熟’之后,养成了良好的习惯,自然也就配合我们了。”制度也有细节,细节决定成败……
手记:当我们还在探讨学校德育的社会组织行为,如何体现以人为本的制度时,这所学校却以“公正、无私、奉献”的理念,默默地践行着自己作为现代职业技术工人孵化器的角色。学校制度终归是教育制度,不同于经济制度或法律制度,它要凸显教育的公益性与主体性,既要尊重人类普遍意义上的“良知”,也要尊重每个孩子成长的独特规律。长兴职教中心的刚性制度,彰显大爱无痕,为了学生一生的幸福;而其中的教育细节,犹如小溪流水,让校园内“百花齐放”。
镜头三:一位年轻老师的感叹
在长兴职教中心,我发现学生对老师的评价就是一个字“好”,为什么老师能够脚踏实地、一心一意、心甘情愿地为学生奉献呢?这份和乐融融的气氛是怎么形成的?走进一个办公室,一位年轻的班主任跟我倾谈了他的经历。
“我是从2000年过来的。那个时候学校还处于起步阶段,只有一栋教学楼,设施还不完善。当时彭校长、沈书记为了让我们年轻老师能够留下来,集资建房,还帮助我们的小孩在县城最好的小学读书,真是跑断了腿啊,我们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记得当时新建的房子每套是10万元,我们可以无限期地住,但没有所有权。即便如此,我们也拿不起,后来学校领导知道了,让我们从学校借,你要知道当时学校哪有钱啊!就这样学校领导把压力都担在自己身上,因为他们一直站在我们的角度想问题,想着我们‘立业’前一定要‘安居’……”王老师深深地叹出一口气,“学校领导不仅仅在经济方面对我们关心有加,在生活上更是如此。记得刚来的时候,过了半个多学期,我爷爷突然病重,我去跟学校领导请假,领导很快就同意了,而且嘘寒问暖。尤其是在回来的时候,刚进校门,校领导看见,直接喊出了我的名字,并问我爷爷的病情,当时我真的很激动,毕竟学校里面有几百教职工啊……”一个问候,让一个年轻老师记忆一生、奉献一生……
手记:教师作为文明的传承者,其本身也沉浸于文明之中、社会之中。人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同样体现在教师身上。当教师作为人的双重属性得到满足时,他们自然会凝聚一切教育资源,把自己感同身受的经历传达给学生。教育资源,进一步说德育资源,其实就是教师无形之中感受“爱”的过程以及聚集“爱”的过程。如同这位班主任,他把受到的尊重、关怀转化为一种职业责任,一种对教育的“忠诚”。“爱人”与“被爱”作为人性之源,在教师身上被充分反映出来。
镜头四:寝室里的亲情
戴老师是长兴职教中心很平凡的一位老师。2000年,她的丈夫突然病倒。丈夫病倒后,家庭的重担全压在了她一个人身上,既便如此,她还要履行一个教师的职责。
这学期,学校送给她七个“儿女”,他们都是来自云南丽江的孤儿。“第一眼看到他们的时候,蓬头垢面的,我都禁不住问自己:这样的学生我能带好吗?”戴老师面带无奈地说。“那您后来是怎么做的?”“当作自己的孩子!双休日、晚自习后、每天的早自习前,我都会去看看这七个远道而来的孩子,因为我不放心他们的生活习惯,不放心他们的寝室起居,尤其是节假日的时候。最令我担心的是他们玩心很重,而且也并不乖巧,特别是男生都有抽烟的坏毛病。每次和他们个别谈心,总是先说说习惯,再说说做人,学会做人的前提是要有礼貌。”坐在一旁的学生们红着脸,相视而笑,“由于每天和戴老师接触,我们也有了家的感觉。平时除了学校给我们零花钱外,逢着过节,老师就会提着水果、零食来看望我们。由于老师还要照顾家人,有时会把我们接到家里去,看到老师的那些辛酸,想想我们的经历,唉……”孩子,老师,“亲情”让两颗心紧紧相拥……
手记:情感教育作为现行学校德育工作的主要方式之一,强调在生命发展的不同阶段存在着不同类型的和道德相关的情感体验。人的情感体验恰恰反映了人最真实的存在,是个体在特定情景中的一种经历,这种属于人的特定经历、体验,萌发了人对道德的认同。戴老师用最原始的亲情,让这些孩子有了“家”的感觉,有了与“善心”更近距离的触碰。这正反映了一位普通教师最真挚、最朴素的情感,用最本能的良知体现出她最有意义的存在。
镜头五:不平凡的生日
2008年12月9日,平凡的一天。教研室史主任跟我说,在四川发生特大地震时,长兴职教中心接纳了一批灾区的学生,今天是其中一个学生的生日,要到她的“爱心妈妈”家里过生日。
这个小姑娘叫张碧(化名),甘肃文县人,在四川青川上学。在经历了大地震的生死考验之后,学校决定派专车把学生送回家,可是那时,小姑娘的家里也发生着强烈地震。此时,浙江省人民政府将这批学生接到省内并安排到各个学校。
“你现在家里怎么样了?”“我爸妈还和别人挤在一顶帐篷里……冬天到了,家里会很冷的。”“那你现在感觉幸福吗?”“很幸福。我都忘记了今天是我的生日,是我‘妈妈’告诉我的。我又有了一个家,我的‘妈妈’很疼我,还给我买了件新衣服,你看……”是,很鲜亮的一件衣服,如同现在的心情一般。等到“妈妈”忙完了晚饭,吃饭时,我禁不住问:“您当时是怎么和张碧结缘的?”“哈哈,我们是很有缘的。发生地震时,我一直想领养一个孤儿。”“妈妈”激动地说,“当时我们在天涯论坛上发了一个帖子,很多人跟帖呢。但到后来,政府不让个人领养孤儿,当时我们感觉特别失落。后来听说长兴职教中心接纳了一批学生,于是我们就赶紧跟县妇联还有街道办商量,能不能资助一个,跑了很多趟,终于审批下来啦,哈哈……”伴随着爽朗的笑声,我们听到了爱的声音……
手记:现代社会越发强调教育的先导性、全局性、基础性与公益性。学校理当成为社会进步的推动力量以及先进思想、美好人格的生成之地。韦尔斯在他的《历史大纲》中写到:“人类的历史越来越成为一场教育与灾难的较量。”长兴职教中心承担起作为社会正义组织应当承受的社会责任,接纳贫困学生、孤儿以及为落后地区的人们培训技能,更重要的是它向社会、向学生传递了一种精神,一种普世的公益的价值观,履行了作为教育组织以及社会组织的责任和义务。
镜头六:劳动过后的泪水
在长兴职教中心的校园里,放眼望去,总会在蓝色的人海中展现出斑斑红色。他们三五成群,要么打扫着卫生,要么站在门两侧迎接着每一个路过的“客人”,要么排着整齐的队伍在校园里巡视着……以往的报道曾说过职教中心的“德育实践周”搞得红红火火,看来还真不虚传。“学生们会愿意做这些劳动吗?”带着对这种活动的疑问,职教中心的老师说:“这样吧,今天是班级交接日,你可以随便找两个参加过实践周的学生,问问他们的感受。”
午后的校园是那么的平静,没有一丝嘈杂。在得知有一个班级下午没有课的前提下,老师让我随便找两个同学进行访谈。“你们能说说这种道德实践周有意义吗?”“有啊!”面对提问,一位小姑娘不假思索地回答,“在这个周里,我们过得很有意义,一是老师对我们很信任,二是我们明白了什么是‘换位思考’。我们向每位老师问好的时候,他们都会面带笑容回答我们,我们心里可高兴了,因为来到这个学校之前我们的老师是不会理睬我们的。我们也是人,爸妈一直觉着我们很丢脸,其实我们也有自尊,我们也需要老师的关注、关心。在这一周里,我们更为深刻地体会到了‘尊严’和‘责任’,我们都读了10年书了,我们第一次遇到老师能对我们笑,你说值不值?而且一周下来,我的第一感觉就是累。晚上躺在床上,浑身酸痛。这个时候,很想家,但想到爸爸的时候,我真想大哭一场……我爸爸是开货车的……以前我回家总是对他们爱搭不理……因为长期腰间盘突出,他痛得整晚睡不着觉……”泪,不知不觉已经布满了她清秀的面孔,但可以看出她的心灵已经被洗刷得干干净净了……
手记:这是一种开放的、生活式的德育。它不仅让学生真实体验到作为“人”应获得的尊重,也让他们感受到作为“人”应给予的付出。同时,这种教育让学生感觉到与学校同呼吸、共命运,他们承担着维护学校形象的主体责任或义务。泰勒说过:“一个人只有处在其他的自我中才可能成为一个自我。没有环绕于他周围的那些关系,一个单独的自我永远不能加以描述。”作为规则的道德不是人的主观创造,而是人们从生活的实践中发现生活的逻辑和不证自明的法则。让学生自我发现,正体现了长兴职教中心对道德这一原则的理解。
镜头七:理发引出的感动
职教中心的学生多半来自农村家庭,因为学习成绩差,行为习惯存在偏差,他们不理解劳动的艰辛,不理解父母和老师的良苦用心。小黄就是这样一个学生。
“现在只有我们两个人,你觉得这个学校的老师怎么样?”“非常好!”话不多,但却干净利索。“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习惯,老师在约束你的时候,你会心甘情愿吗?”“我刚开始的时候也是不服气的,我的父母对我都不抱希望了。记得老师第一次管我是让我把头发剪掉……”小黄下意识地摸了一下自己一头的短发,显得异常精神,“后来我是自觉把头发剪掉的。”“那你能说说老师哪一次事情让你突然被感动的?”“其实也没有特别的事情,而是一点一点被感动的。每次早上我拖沓着来到学校的时候,班主任总要帮我整理衣服;天气冷了,她就会提醒我加衣服;每逢过节,本应该我给老师发送祝福的,结果她总在我前面给我发过来;我忘记打扫卫生,她就陪我一起打扫;我违反纪律被罚跑步时,她就在那顶着烈日等我跑完;有时候我犯错误了,她会找几个同学在聊天时暗中提醒我一下,让我感到很有‘面子’。其实我们都是很善良的,我们只不过需要一个微笑而已。”小黄哽咽了一下,真没想到一个花样少年的心思是如此的细腻。
手记:人是价值的存在,教师要实行价值引导首先要学会尊重与关怀,根本在于对教育事业有内在的理性的认同,进而转化成一种责任。人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在整个社会关系网络中,每个人的地位与价值是平等的。这对于教育而言,尤其是德育无疑有着重要意义。教师承负着一种责任,文明开化的责任。这对他们而言,职业责任要比其他行业更为严格,而这所学校的老师正体现了一种职业素养,一名教育者,尤其是一名育人者的精神内涵。
镜头八:后勤人员的默默奉献
在长兴职教中心,沈书记告诉我说,这所学校里每个人都是德育工作者,我们没有专业的德育老师,有的就是那些能够真心实意做事情的人。在整个校园里,还活跃着这样一群人,他们不用上课,但生活中却少不了他们。
“我们的生活辅导员、食堂师傅、医务室的医生以及理发店的理发师都是我们的德育老师,我跟他们说,你们可能没有德育方面的专业知识,但是你们做人会吧,只要你们会做人,就可以辅导学生。所以,每个后勤人员我们都给安排了联系寝室。”保卫处刘主任的这段话让我联想到了学生们说出的那些话的真正原因。有个学生说,她半夜肚子疼,辅导员连夜联系寝室老师,冒着瓢泼大雨,一同把学生送到了医院,检查后知道是急性肠炎;有的学生说,自己的观念转变了,当时初中换了三个学校,经常逃课,来到这个学校后要剪头发,自己不愿意剪,后来听到理发师坎坷曲折的阅历和对自己发自内心的焦急,才感到自己行为的无知;还有的同学说,自己在初中得不到重视,来到这里,每天上课、做实验比较辛苦,每次到食堂,食堂的阿姨都会帮自己热一热已经有点凉的饭菜……太多这样的事情,难怪每次问学生为什么喜欢这所学校的时候,他们都说不出来,只会用一个“好”字来表达,朴实无华,简约但不简单。一滴水能折射出七彩的阳光,一件小事可以反映出一个学校整体的文化氛围。
手记:通过这件事情让我明白了什么才是“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对于个体社会性发展而言,道德教育的功能和价值表现为对主体道德活动判断力、道德信仰维持力的培养和提高。作为一个以育人为本的组织――学校,其本身应形成一个良好的育人系统,在这个系统当中,每个部分都应发挥相应的功能。“做人”源自生活,让每一次道德教育活动都能够得到受教育者的接受和认同,每一项教育活动对个体进行道德判断都有正面、积极的影响,这正是长兴职教中心后勤人员对教育做出的最大贡献。
在离开长兴职教中心的时候,我禁不住回眸一望,整座学校宁静、有序而又不缺乏活力。学生们能够自由、快乐、健康地成长,教师们能够幸福、安心、满意地生活。在这里,看不到“德育为先”的标语,但却能够感受到“道德”的力量。道德贵在感知,德育贵在感召。让学生能够如同呼吸空气一般地学会做人,让老师能够像阳光照向大地一般挥洒自如,这才是真正的教育。或许德育就应该是平凡的,平凡地游弋在无声无息的生活之中,不用眼,不用耳,而是用心去体会,去感触。最后,用沈书记的座右铭结束此次采访。“教师有困难时,为他们分忧解愁;教师出现问题和错误时,给他们提个醒;教师有突出成绩时,给他们一个展示才华的机会;让校园处处体现文明高雅,体现出育人环境的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