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分享”的是是非非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分享”的是是非非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有了好吃的,要和别人一起吃;有了好玩的,要大家一起玩;和小朋友有了矛盾,要尽量让一让……你是不是也时常这样教育宝宝呢?

分享是适应群体生活的一种重要方式,学会放弃自己的某些利益,获得他人的认同,从而与他人和睦相处。吃小亏,得实惠,小小的失去会赢得更广阔的心理空间。因此,分享一直是大家公认的社会美德,于是宝宝身上是不是具有这样的品质,便受到父母的关注。不会分享的宝宝经常被家长贴上“自私”、“霸道”的标签。

不会“分享”其实很正常

早期教育专家孙瑞雪认为,对于5岁之前的孩子都不必强迫其分享,更不能对不会分享的行为进行道德判断。学龄前儿童是带有“自我中心”倾向的,这里所说的“自我中心”不是成人眼里的自私,是说幼儿认为他与世界是一体的,尚不会从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分享的前提是要认识到别人也想获得那件东西,如果得不到,心里会和自己一样难过。对于小屁孩来说,“读心术”真的有点难。

尽管分享需要宝宝年龄的增长与心理的成熟,但是良好的家庭教育同样可以帮助宝宝获得“分享”这一美好的品质。

宝宝是不是特权人物

案例

真真在家里是绝对的特权人物,不管有什么要求,总是一呼百应。妈妈买了蛋糕,必须宝宝先吃,其他人才可以吃。有时候真真甚至会把所有的蛋糕都咬一口后,才允许别人吃。有一次,奶奶先吃了一块蛋糕,真真整整哭闹了半个小时,妈妈买了新蛋糕都没能让她“偃旗息鼓”,令家人头疼不已。

解析

毫无疑问,宝宝当之无愧是家庭生活的中心,但呵护宝宝与设置合理的要求间并不矛盾。应该将平等尊重的态度渗透在与宝宝的交往中,不能让宝宝觉得一切都以他为先是理所应当的。

试试这样做

1.营造家庭成员互尊互爱的氛围。

长辈疼爱晚辈,晚辈也要尊重长辈。很多家庭只关注从上到下的单向给予,却忽视了爱应该是双向的。在享受美食的时候,请宝贝先给爷爷奶奶发一个。久而久之,他会觉得和大家一起分享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2.让宝宝理解有时大人不能满足他的要求是有原因的。

下雨天,宝贝非闹着要让妈妈给他买玩具。这时妈妈可以耐心地给他讲讲为什么妈妈办不到,并找点他喜欢做的事情,转移他对买玩具的注意力。

让宝宝有更多与人分享的机会

案例

小天天的父母都很忙,她是姥姥姥爷带大的。姥姥姥爷都不是本地人,而且不善于与人交往,所以天天总是呆在家里,很少出门。

解析

上班族家庭,由隔代教养孩子已经是城市中的主流现象。而与小伙伴的交往才更有利于宝宝分享行为的形成。因为成人更容易读懂宝宝发出的各种信号,经常会对他们采取各种让步,及时满足他们,而小伙伴间心理成熟度差不多,需要互相磨合,不断调整自己的交往策略才能避免冲突,在这个过程中,分享行为作为一种平息矛盾的手段就更容易出现。

试试这样做

缔结小区里的妈妈团、爸爸帮,结伴带宝宝出游;宝宝过生日,邀请小伙伴来家里做客;经常带宝宝去小伙伴家串门;去户外活动时,鼓励宝贝加入小伙伴们的游戏中。

人为制造一些分享场景

案例

婷婷的表姐到家里做客,看到婷婷的新书,想借着看会儿,可婷婷却怎么也不愿意。

解析

婷婷认为书借走了,就拿不回来了。这时候,即便妈妈一再向宝宝强调,借走还会还给她的,她也不能理解接受。此外,宝宝还会觉得自己和表姐不熟,干嘛要把书借给她。

试试这样做

1.从熟悉的人开始“借”。

妈妈可以经常制造一些借的场景,比如爸爸借用下宝宝的玩具电话,妈妈借用下宝宝的纸巾,借完后立即归还。从宝宝亲密的人开始借,逐渐让宝宝把自己的物品借给其他人。

2.在宝宝的监督下“借”。

整个借的过程都让宝宝亲眼看着,先不变换借的场所,从短时的借开始。表姐当着婷婷的面读图书,读完了立刻还给婷婷。慢慢地,等宝宝理解了借出去的东西还能回来,再进行变换地点的长时间的“借”。

3.交换式的“借”。

表姐借婷婷的书,婷婷可以找表姐借新玩具,一样变成了两样,借不是减法而是快乐的加法,图书、玩具都可以享有,乐在其中。

不要让宝宝这样“分享”

1.强行让宝宝借出心爱的玩具

不适宜做法:宝宝正专注地把玩着自己心爱的玩具,邻家宝宝森森看到了也要玩。妈妈忙不迭地要求宝宝让给森森玩。看着宝宝没有反应,就一把从他手里抢过玩具递到给森森。于是,森森的哭闹转为了宝宝的哭闹。妈妈的做法让分享总是伴随着一个孩子的落寞与无奈,分享会带来快乐显然在宝宝那里不成立。

适宜做法:宝宝有权支配自己的所有物,玩具是宝宝的私人物品,不是公共设施,宝宝可以选择与他人一起玩,也可以选择自己玩。妈妈可以试着说:“宝贝,你搭火车,让森森搭轨道如何?”或者妈妈给森森提供其他的选择:“森森,阿姨给折只小兔子。等哥哥玩一会儿,你再玩。”

2.不分时机地要求宝宝分享

不适宜做法:经过长时间的等待,宝宝好不容易才玩上秋千,刚玩了不到一分钟,妮妮从别处走来用渴望的眼神望着秋千。一些友善的父母会觉得自己的孩子玩,让别人的孩子等很不好意思,就会把宝宝抱下来,甚至不顾宝宝的哭闹,硬把他抱走。殊不知,宝宝的快乐这样轻易地被陌生人抢走,是一件多么委屈的事。让是可以的,但不假思索地简单的让,会让宝宝形成“只要有他人介入,就要把自己的利益拱手让人”的处事方式,会让宝宝不会捍卫自己的正当物权,成为一个事事过分退让的老好人。完全没有自我的分享,并不是一件好事。

适宜做法:请宝贝坦然地告诉妮妮:“我等了很长时间才玩上的,我先玩一会儿就让你玩。”或者采用大家都可以玩的新方案:“妈妈帮你们看表,每人玩三分钟。”当宝宝知道等待之后自己就可以玩,他们是愿意等待的。其实,经过等待后的快乐比即时满足更美好。

3.让不善拒绝的宝宝学会分享

不适宜做法:小美是一个胆小的宝宝,她面对别人的非善意举动总是退缩。如果有人从她手里抢玩具,她也只是看着玩具被拿走,然后无奈地哭泣。当娜娜要求小美把小车让给她骑一会儿时,小美没有答应,径直把车骑走了。而妈妈却要求小美下车让娜娜骑。对于不敢拒绝他人的小美来说,勇敢地把车骑走,其实是一个巨大的进步,而妈妈的做法又会把她刚刚建立的勇气浇灭。

适宜做法:这时候妈妈可以静观其变,关注事态的发展,如果宝宝之间没有发生进一步的争执,可以就此作罢,不予介入。也可以帮助小美用委婉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意图:“宝宝,娜娜那样做是不礼貌的,如果你还想继续骑可以直接告诉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