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西吉县田坪乡人工造林树种与坡向的关系调查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西吉县田坪乡人工造林树种与坡向的关系调查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对西吉县田坪乡人造林树种坡向关系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应根据土壤水分与坡向、坡度、土壤深度、不同植被种类的关系,确定造林树种。在阴坡可选择营造乔木林,或乔灌混交林;在阳坡选择营造灌木林,以供参考。

关键词 人工造林;树种;坡向;关系;宁夏西吉;田坪乡

中图分类号 S725.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09-0171-01

西吉县田坪乡是一个十年九旱,降雨量极少,植物生长极慢的地区,在此种情况下,经过调查研究,在不同坡向选择不同树种进行人工造林是一种好方法,可用于抗旱造林。

1 区域概况与调查方法

1.1 流域概况

调查区域主要是西吉县田坪乡大岔小流区域。地貌特征为黄土丘陵沟壑区,南高北低,阴坡缓,阳坡陡。气候属典型的中温带半干旱区属草原生物气候。年降水量不足400 mm,多集中在7―9月。该地区光照时间长,空气干燥,蒸发量大,年平均气温6 ℃左右,无霜期120 d左右,每年常发生旱灾、干热风、霜冻等自然灾害。土地主要是缃黄土和浅黑垆土。流域内树木主要是人工营造的拧条、山毛桃、山杏、杞柳、沙棘、刺槐等。

1.2 调查方法

1.2.1 标准地的选择。为了进行对比研究,根据选择标准地的原则,选择了6块标准地,分布在阳坡和阴坡,基本包括了现有森林的配置模式,每块标准地内含有乔木100株或灌木50丛。在选定的标准地内,对植物种、覆盖度、林木生长状况、根系分布、地上地下生物量等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和测定。

1.2.2 土壤水分测定。用土钻取土,烘干重法进行测定,土样取于树种行内2株树木之间,取土深度200 cm,分0~20、20~40、40~60、60~80、80~120、120~160、160~200 cm等7层,每层设2个重复,每10 d取样测定1次,每月测定3次。土壤含水量计算公式如下:

土壤含水量(%)=[(湿土加盒重-干土加盒重)/干土重]×100

1.2.3 土壤物理性质测定。用环刀取样法,取样深度1 m,分3层,每层设2个重复。然后算出土壤容重、总孔隙度、毛管孔隙度、非毛管孔隙度、毛管持水量。计算公式如下:

土壤容重(g/cm3)=环刀内土干重/环刀体积

总孔隙度(%)=(1-容重/比重)×100

毛管孔隙度(%)=毛管持水量×容重

非毛管孔隙度(%)=总孔隙度-毛管孔隙度

毛管持水量(%)=(湿土重-烘干土重)/烘干土重×100

1.2.4 生物量调查。对标准株枝干取样烘干、称重,求出标准株地上生物量,然后乘以林分密度,算出林地上生物量。

2 结果与分析

从表1可以看出,阴坡最干旱季节发生在7月,阳坡的土壤水分随季节变化不太明显。7月虽已进入了雨季,降水量较大,但由于植物生长进入旺季,气温最高,地面蒸发与植物蒸腾都很强,致使土壤消耗水分最大,因此土壤干旱。应当注意不能在7月进行雨季造林。当年春季栽植的幼苗,容易在7月受旱。如有条件可在7月给新造幼林浇水1次。从表1可以看出,乔木林含水量明显高于灌木林,因而乔木林具有较好的蓄水、保水、调节土壤水分的作用,乔木林生长量也明显增大[1-3]。从表1可以看出,阴坡土壤含水量明显高于阳坡,阳坡长期干燥,树木稀少,生长量也小;阴坡土壤保水作用强,树木生长的旺盛,生长量也大。坡向直接影响到光、热的再分配,影响土壤的形成速度,进而决定它是影响土壤水分状况的一个主要因子。

阳坡日照时数大于阴坡,太阳直接辐射多,土壤温度和土壤上方空气温度比阴坡高,而土壤上方空气湿度比阴坡小,尤其是冬春季节表现更为明显,这些因子的综合作用致使阳坡土壤水分蒸发增加,植物蒸腾加剧,阳坡消耗水分比阴坡多,故阳坡显得比阴坡干旱。

3 结论与讨论

总之,人工造林时,在不同坡向应选择相适应的树种[4-5]。在阴坡可选择营造乔木林,或乔灌混交林,如刺槐纯林或刺槐×毛桃、杞柳×毛桃混交林。在阳坡选择营造灌木林,如柠条纯林或毛桃×柠条混交林。只要掌握了土壤水分与坡向、坡度、土壤深度、不同植被种类的关系,才能合理的选择搭配不同树种造林,才能营造出高效优质的森林。人工造林树种与坡向关系,属于人工造林适地适树原则,就是使造林树种的生态学特性与造林地的立地条件相适应,以充分发挥生产潜力,达到该立地在当前技术经济条件下可能达到的高产水平。适地适树的目的就是造林要达到的目的,比如对用材林来说,就是造林达到成活、成林、成材,还要有一定稳定性[6]。

在一个造林地区内,同一种立地条件可能有几个适用的树种,根据当地经营方针、林种比例、立地条件,选定速生树种和缓生树种、乔木和灌木相结合的模式造林,既能造出优质的森林,又能满足国民经济的需求。

4 参考文献

[1] 北京林业大学.造林学[M].北京:农业出版社,1961.

[2] 南京农业大学.田间试验和统计方法[M].2版.北京:农业出版社,1988.

[3] 苏付保,冯立新,陈荣,等.不同坡向对西南桦造林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11(18):10858-10859.

[4] 谭伟,冯仲科,张雁,等.基于组件GIS的造林小班地形分析的研究――以造林小班坡向为例[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6(2):91-95.

[5] 童国华.坡向与造林密度对刨花润楠幼林生长的影响[J].福建林业科技,2010(4):70-72.

[6] 姜育龙,柳卫斌.南方红豆杉山地造林的坡向和苗木类型选择[J].林业实用技术,2009(1):1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