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对训练学理论之“运动负荷”的阐释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对训练学理论之“运动负荷”的阐释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1、运动负荷与负荷量的因素构成

基于对运动负荷和负荷量的新认识,其构成因素也发生了相应的改变。“运动负荷”是运动应激的强度,是功率。那么,它的构成因素应是训练理论中“负荷强度”的构成因素:负荷量是机体对外输出功,其构成应表现机体克服外界阻力和内部阻力做的功。其大小由运动负荷和负荷时间决定。通常,可用总重量、总距离、总次数、总时间来表示(见附图)。

2、运动负荷和负荷量的关系

负荷量是由运动负荷和负荷作用时间两因素构成的,运动负荷反映了运动练习对机体的刺激强度,负荷量反映了运动负荷在时间延伸中表现出的练习数量。两者既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相互依存体现了两者的有机联系和不可分割性;相互制约体现了人体对运动负荷反映的机能特殊性。

运动负荷和负荷量的关系是质和量的关系,运动负荷寓于负荷量中并通过负荷量表现出来。运动员竞技能力的提高过程是机体承担运动负荷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运动员只有对某一负荷有超过原来的更大的承受量,才能进一步接受更高的刺激强度,表现为承担更高的运动负荷。而只有提高运动员承担更高运动负荷的能力,运动成绩才能进一步提高。因此,承担更高的运动负荷是竞技能力进一步提高的手段;而承担更大的运动负荷量则是运动负荷进一步提高的手段。两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没有负荷量在运动训练过程中不断的提高和积累,便不会产生运动负荷能力的提高和运动成绩的提高过程。因此,训练中“大负荷量”不仅是提高运动员承受运动负荷能力的手段,同时也是提高运动员竞技能力的需要。

现有训练理论因对运动负荷和负荷量层次关系界定不清,把“运动负荷”看成是一个综合指标,而把负荷强度和负荷量看成其构成因素,造成了把负荷强度和负荷量割裂开来的失误。先是在不强调运动负荷的情况下,片面提出“大运动量训练”(50~70年代);随着训练实践的不断深入,“在大量基础上进行大强度训练”。即“强度是灵魂”(80年代末~)的结论。其实,运动负荷和负荷量原本就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在负荷时间一定的情况下,大负荷量训练实质便是大运动负荷的训练,反之亦然。随着运动员参赛竞争强度的不断提高,运动员投入训练的时间在逐渐增加,在时间因素难以继续挖掘的情况下,只有不断加大运动负荷才能有效提高负荷量,进而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袁伟民多次强调科学训练的精髓是“三从一大”,学术界对“三从”无疑义,而对“一大”则异议颇多。其实,只要我们把运动负荷和负估量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便很容易理解“一大”的科学内涵。大运动量训练在今天的涵义就是大负荷量训练。以女排为例,世界级球队从训练时间上讲,“一年要练够300天,每天平均6小时”。这表明,女排训练在时间上已无潜力可挖,在此情况下要提高运动负荷量,只有靠加大运动负荷的方法来实现。这也是“一大”前面提出“三从”的深层原因。从难、从严、从实战出发是运动竞赛对训练提出的客观要求,也是保证“一大”顺利完成的必要手段。因此,“大负荷量”在今天的涵义是指大运动负荷前提下完成的练习量大。中国游泳队和“马家军”取得成功的奥秘均在于此。

在我们积极肯定运动负荷和负荷量是统一整体的同时,必须正视运动员机体适应负荷量刺激的特殊性。这就涉及负荷量和负荷量后的机体恢复问题。一般讲,大运动负荷对机体的刺激强度大,负荷量如果也很大则机体恢复需要的时间长;反之,小运动负荷对机体的刺激强度小,相同负荷量后机体恢复需要的时间相对较短。在运动训练中,单纯用一种负荷量练习在当今已不多见,而是多种运动负荷的运动练习在训练的不同阶段乃至每堂课中有机地穿插安排,形成了多种负荷量结构。因此,训练的负荷量结构是复合多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