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投资在“保险伞”下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对于保险公司和监管部门而言,寿险曾经是一个让人头痛不已的领域。今年6月利差返还型险种被叫停后,人们发现寿险招徕主顾的最后法宝消失了:对寿险保障功能的重申并不能吸引人们往保险公司的口袋里放钱。
直到10月,资本市场的大门打开了,保险资金有了通过基金间接杀入股市的政策,这意味着更多的投资组合机会,对于投保人,保险公司有了新的“糖果”:投资分红。10月底,平安保险公司推出了据说是“标志着中国保险产品从储蓄型、保障型转入投资型产品开发”的“投资连结保险”业务。尽管尚处于试点阶段――目前仅在上海地区有发售;尽管在某种程度上仅仅被看作是一个过渡型产品,但对于投保人来说,也许是领略保险公司代人理财功能的契机。
保险兼容投资
与传统人寿保险的运作不同,现有的“投资连结保险”将投保人交付的保险费分成“保障”和“投资”两个账户来管理,其中投资账户实行专家管理投资,收益所得几乎尽数分红于投保人,保险公司仅收取微量的管理费用。这事实上是将一部分保费以分红的形式返还给投保人,与利差返还在本质上很相像,只不过回报不固定,风险被分担了。
不过,由于投资账户中的资金将由专家来管理,投资风险一般来说会低一些。而且资金运作是有一定透明度的:投资账户将定期由中国保监会认可的独立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审计,保险公司每月评估投资账户,投资单位的价格也向社会公开披露,以接受社会及客户的监督。
传统人寿保险一般只具备保障或储蓄功能――平时按期投保,一旦横遭不测即有保险公司救驾;保险公司通过精算,达到“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社会效果,并从中赚取一定的经营和投资利润。然而,对于保险意识薄弱、心存侥幸的普通人来说,仅仅强调保障功能,一般很难获得足够的保单。于是保险公司千方百计地发明了各种附有投资功能的险种,被叫停的利差返还型寿险即是其中之一。它是将投保资金的一部分按照固定利率的形式返还给投保人,但由于先前保险资金只有银行存款、购买金融债券和同业拆借等狭窄的投资渠道,一旦银行利率大幅下调(正如近年来我们看到的那样),保险公司投资所得就不足以支付投保人,就很容易被利率风险逼到亏损边缘,这也是有关部门停止这一业务的主要原因。
与消极补贴投保人的利差返还型寿险相比,投资连结产品有着明显的优势。它将客户的利益与保险公司的经营运作效益紧密相连,大大降低了寿险产品对市场利率的敏感性,“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保险原则又被深化了一层,更被视为解决变动的市场利率和传统寿险商品固定的收益回报承诺之间矛盾的一个创造性突破。
品质与配置
投资连结保险产品最早出现于80年代初,一经问世便获惊人的发展,显示了十分广阔的市场空间。在英国,此类产品称为基金连锁产品。1987年,基金连锁业务量占英国整个寿险业的39%,1997年更达到50%,保险资本值达到2088亿英镑。1980年始在美国亮相的此类产品称为变额寿险或变额万能寿险,到1996年,其业务量已占美国寿险总业务量的25%。亚洲起步虽然稍晚,但从相对速度来看也很可观。以新加坡、香港为例,从1992年到1996年的4年时间内,香港投资类保险产品的平均增长率达到51%,新加坡则高达90%。
投资连结产品突飞猛进的发展,主要基于它自身的灵活性。一方面,投资连结产品使投保人可以充分利用保险公司的专业经验和投资渠道进行理财;另一方面,由于取消了保单固定利率,保险公司可以制定更加积极的投资策略,通过对资金有效地组合和运用,使资金发挥更大效率。在满足各方需要的同时,投资连结产品催生出大量的市场需求。
但是对于保险公司而言,投资连结产品提出的对技术的要求却是多方面的。首先,在投资决策、绩效评估和风险控制方面,保险公司必须向专业的基金管理人看齐。据称此次平保专门设立了投资连结产品投资专家小组,并与麦肯锡管理顾问公司和摩根士丹利、高盛、林肯国民等投资管理公司进行合作,可见此险种的推行远非轻而易举;其次,由于投资账户必须达到一定的透明度,在电脑网络方面需要较高的装备;再有,现有的保险营销队伍将会受到较大的挑战。
在国外,投资型保单的营销人须通过证券商的资格培训,以保证投保人的利益。事实上,投资型保单营销人需要的不仅仅是伶牙俐齿,更重要的是相关的投资理财知识。此次平安保险公司在 8000 余名人中进行考核,选出了700余名人(即可塑之材还不到10%),并给予专业培训。投资连结产品的配置如此之高,以至于有人称,目前进行的试点,在某种程度上起到的将只是一个练兵的作用。
青苹果?
据说平保将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把这一险种推广到全国范围,而多家人寿保险公司也在通宵达旦地赶制投资型产品。可以预见的是,不久之后,“投资连结保险”就会成为一个遍地开花的名词。然而目前的现实是,这一险种在我国还仅仅处于胚胎阶段,必须正视其允诺和可能的价值。 与国外相比,一个显著的差别是,我们的投资连结产品的投资方向并不明确:国外的投资连结产品一般都用于股票市场上,成立专门的基金进行管理,其投资组合、收益都历历在目。而我们的透明度达到的仅仅是公布投资单位价值,至于资金投向何方,就无从把握了。于是有人臆测,投资账户上的资金多半仍将用于国债投资,而不会用于资本市场,因此对其收益不宜估计过高。
显然,由于目前保险公司入市的资金基本上用在了稳操胜券的基金一级市场配售上,而且受配额限制,这一领域当被保险公司视作禁脔,不会分利于投保人,因此也不会在投资连结产品的投资账户上反映出来。
另外,也有人分析,保障账户的保险费率在制定时应该是高企的,也就是说,每个保户所缴纳的保费是相对较高的。这是因为在投资连结产品中,投资账户所占份额非常大(而这一部分投资所得几乎全部给了投保人),保险公司无法从中渔利,所以保险公司在预测投保人的事故率时一般会保守一些,这样才能保证保险公司在整个产品中有些许利润。
投资连结产品的发展是与保险资金的投资领域密切相关的,一旦保险公司能够在资本市场上挥洒自如,其投资功能也就愈发完善。无论如何,投资连结保险预示的将是一个积极的领域,随着资本市场对保险资金的逐步放开,更多的投资型险种将会进入人们的视野;而届时“投资保障两不误”的概念就会为更多的投资者所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