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创造智慧的课堂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创造智慧的课堂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新课程实施以来,数学课程应着眼于“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已成为了我们教师的共识。关注课堂,创造智慧课堂,让每一个课堂都缤纷,让每一堂课都精彩,让每一位学生都受益,是教学的原动力。作为教师,不妨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首先经历自主操作,点燃思维火花

在教学中尽可能通过动手操作的实践活动,让学生亲历猜测、验证、归纳、概括等数学活动,从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在操作中体会,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创造。

例如:“认识平行四边形”这一课,教材要求学生认识平行四边形,了解它特征。课堂上,先让同学们进行观察,大胆猜测平行四边形的特点:有的猜测是正确的,如:平行四边形对角可能相等,对边可能平行而且相等。也有不正确的猜想:平行四边形是轴对称图形。教师并不急于肯定或否定,而是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想方设法来验证自己的想法。课前,也预设了一些可能出现的方法,例如:通过量角器和直尺,测量进行比较;把角和边拓下来进行比较;还可以沿对角线剪下来,然后旋转后重合,验证对角相等,对边相等……。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还是出现了一些意料之外的想法和做法。例如:先把平行四边形按右边的方法折一下,然后再沿虚线对折后,发现对角相等。这种方法是老师史料未及的,具有一定的灵活性。还有一个同学验证对边相等时的回答也很精彩:卷起来比一比,短的一组对边能重合,说明对边相等。但用这种方法比较长的一组对边时,操作起来很困难,试了几次没有成功,所以比较长的一组对边我是把图形剪开后,再把这组对边重合,然后比出来的。

以上案例可以看出:如果坚持让学生动手操作,学生的思维将不断趋于活跃,更为难能可贵的是:在遇到困难时,能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地改变思路,调整方案,使学生在智力和能力上有了进一步提高。

其次,鼓励质疑问难,激发学习潜能

鼓励学生有意识地对所学大胆质疑,这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经常性的质疑问难能点燃学生的智慧火花,它能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求。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鼓励学生大胆质疑问难。

在“直线、射线和线段”这堂课上,老师请学生找找生活中的直线、射线和线段。由此引发了一段学生和学生之间的质疑和争议。

一位学生提出:“拉直的头发是线段。”

立刻遭到强烈的反对:“头发是可以不断长长的,所以不是线段。”

“为什么一定就不是线段了?掉落的头发它还长吗?不是线段吗?”第一位同学的观点有了支持者。

于是,达成共识:“掉落的头发是线段。”

接着又有了对继续生长的头发的争议:“头上还在继续生长的头发是直线,因为它在不断延长。”

“不对,头发的一头在长,另一头不长的,所以是射线。”分析地挺有道理。

“那么,端点在那里呢?”又是一个有趣的问题。

于是有了两种迥然不同的观点:“在发根,你看发尾的一头总是不断延长。”“我觉得端点应该在发尾,其实真正在不断延长的是头发的发根,因为头发是在发根的部分不断长长的。”这一观点立刻得到大家的响应。……

其实就头发而言,它总有不长的一天,所以它最终还是线段。而直线和射线,它们只是抽象的概念,只能存在于人们关于无限的想象中。最终,老师的点拨为头发的问题画上一个句号。

通过对这一问题的辨析,不仅增强了大脑皮层对这直线、射线、线段这些概念的刺激,更重要的是使学生逐步养成用批判的态度来对待每个问题的习惯,突破思维定势的负迁移影响,从而使学生思维的批判性得到发展。

第三,融入生活元素,体现学习的价值

学习数学一个很重要的目的,就是了解数学的价值,为学生将来参与社会生活提供宝贵的经验,有利于学生的终身发展和全面发展。

在“周长与面积”这堂课上,安排了两个环节:环节一:要求学生用12根火柴棒设计、拼搭“孔雀苑”的平面图;环节二:用火柴,设计、拼搭一个6平方米的花坛的平面图。鼓励学生站在设计师的角度来考虑问题,最终发现周长长短和面积大小没有必然的联系。虽然学生可能没有过类似的经历,但是却具有现实意义。课堂上学生的发言很踊跃,考虑问题视角也很独特。

把学科知识和生活经验结合在一起,过了一把“设计师”的瘾。体会到做为一名设计师,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考虑问题,例如:审美标准、资源的节约、空间的利用、设计对象的特点和需要……在此过程中教学目标也顺利达成。

理想的课堂洋溢着智慧和民主,所培养的学生也是聪慧的,具有思辨能力的。但是,伴随而来的会出现一些常见问题:这样就特别需要教师具有“化腐朽为神奇”之能力,点在需要时、化在关键处。让课堂绽放更多的精彩。

【作者单位:上海市同济大学实验学校 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