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以诗学诗 以诗悟诗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以诗学诗 以诗悟诗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教学中教师应针对所教古诗进行合理拓展,引导学生以诗悟诗,以诗学诗,既能帮助学生对所学古诗的理解,又能拓宽学生知识面,提高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小学古诗教学我认为可从下面几个方面着手进行教学。

一、紧扣题材进行教学

现行的小学语文教材中,所选诗歌题材丰富,有反映古代儿童生活的,有描写边塞生活的,有体现祖国山川美景的……教学中我们可以根据不同诗歌的题材相机拓展。如教胡令能的《小儿垂钓》,针对这首描写古代儿童生活的诗歌我们可引入袁枚的《所见》或崔道融的《牧竖》:“牧竖持蓑笠,逢人气傲然。卧牛吹短笛,耕却傍溪田。”和《溪居即事》:“篱外谁家不系船,春风吹入钓鱼湾。小童疑是有村客,急向柴门去却关”。这些古诗对古代儿童生活霎间的神态、动作描绘得极其自然、逼真,使一个个天真活泼的古代儿童形象跃然纸上。教贺知章的《咏柳》时,可引入张谓的《早梅》:“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或陆畅的《惊雪》:“怪得北风急,前庭如月晖。天人宁许巧,剪水作花飞”。虽然所描述的景物不同,但它们手法相似,诗中新奇贴切的比拟和比喻,通过赞美柳树、早梅、雪景,讴歌了大自然的无限创造力。让我们领略了祖国山川的一幅幅美景。这样拓展教学,有助于增强学生对这些诗歌表现力的理解,感受中国古典诗歌的艺术魅力。

二、对照写法进行教学

在我国丰富的古代诗歌中,虽然不同诗人的作品风格各异,但不少诗歌在表现手法上是极其相似的。有借景抒情的,有咏物言志的,有借物喻理的……通过比喻、拟人、夸张、对比、反衬等各种方式描绘现实中的不同景物、事物和人物,以表达感情,抒发事理。教学中我们教师可从这些诗歌的表现手法上着手拓展,使学生从不同诗歌的相同表现手法领会诗人所要传达的意思。如教纳兰性德的《长相思》时,在朗读诗歌,理解诗的大意后,学生对诗中借“深夜灯、阵阵风、阵阵雪、嘈杂的声音”等来烘托诗人从军离乡那种思念家乡的心情有了初步的感知。然而,小学生难有这样远离家乡、远离家人的经历和体会,这种文字传达的信息不像音像那样直观、那样形象。这时,我们教师可再引导他们了解高适的《塞上闻笛》:“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通过一遍遍地朗读,分析,学生知道诗人是以听羌笛声而“心想形状”的形式描述,战士由听曲而想到故乡的梅花,想到故乡梅花之落,思念自己的故乡。衬托出战士身在异地,夜宿他乡而难以入睡的愁郁、思乡心情。通过分析、比较,学生很快领悟到两位诗人采用了相似的白描手法,向我们传达了将士们无尽的思乡之情。

三、比照诗境进行教学

我们知道古人常以诗言志、以诗传情、以诗达境。诗人都极力在各自的作品中表达一种意境。教学中,我们让学生理解了诗的大意后,还须引导学生从诗人所表达的诗意中深入想象,领悟作者在诗中所表现的意境。这一点学生做起来比较难。这时,补充一首意境相近的古诗来帮助学生理解能起到异曲同工之妙。如叶绍翁的《夜书所见》,诗中写出了萧萧的秋风吹动梧桐叶,送来阵阵寒意,客游在外的诗人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作者表达羁旅乡思之情,却不写如何独栖孤馆、思念家乡,而着重于夜间小景。学生理解诗歌大意后,教师可及时补充戴叔伦的《题稚川山水》:“松下茅亭五月凉,汀沙云树晚苍苍。行人无限秋风思,隔水青山似故乡。”这首诗平淡的语言娓娓道来,如清水芙蓉,不带半点修饰。学生不难明白诗中所叙情景。两首诗一对照,叶绍翁的《夜书所见》中小孩斗蟋蟀之景勾起他的思乡情怀:江上吹来秋风,使出门在外的诗人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家中几个小孩可能还在兴致勃勃地斗蟋蟀呢!戴叔伦的《题稚川山水》中江南山水的共同特点,勾起了客处旅途中诗人浓厚的思乡之情:白沙覆盖的汀洲和远处的繁茂树林融入了暮色,呈现出一片苍苍茫茫。路上的行人兴起了无限的思乡之情,此处的青山绿水也仿佛是自己的故乡了。把两首诗描绘的情景连起来想象,诗人那奇巧的构思,及客居在外、归家不得、思家念亲的淳朴真挚的情景便跃然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