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假期综合征”来袭,师者何为?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所谓假期综合征,是指学生假期返校后的一段时间内,表现不在“状态”:“身在曹营心在汉”;沉浸在节假日的欢乐中而不能自拔;企盼早点放学,好“重操假期旧业”;上课精力不集中,萎靡不振,甚至出现焦虑、忧郁、失眠等心理疾病。
假期综合征会给学生的身心及学习带来诸多不良影响,那么,学生“假期综合征”来袭,教师在假前、假期、开学时,该怎样做呢?
假前:打好“预防针”
桦川县二中李春英: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放假前,制订假期活动计划,是预防假期综合征的有效办法之一。我与学生协商制订两项寒假活动内容:第一项是每天必须运动一个小时以上(跳绳,踢毽子,跳高,跳远,长跑,短跑任选其一);第二项就是练字、读课外书、看“电视剧”版四大名著。
抚远县寒葱沟中学刘伟国:布置特色假期“作业”,让孩子的假期不再枯燥、无味、无趣,而是积攒上进的正能量。在这个假期,我布置了“我眼中的家乡”摄影作业。学生利用相机或手机拍下家乡的美丽瞬间,并在QQ相册中展示。除此之外,我还布置过“父母生活我陪同”“七天打工生活”“我的班级我做主――班徽设计”等实践活动。
江苏省丹阳市第六中学吴小明:布置一些“短板”作业,会让学生的假期过得更有意义。针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建议,比如鼓励肥胖或体质差的学生早起跑步,建议娇生惯养的学生帮父母做家务,要求英语不好的学生早起读英语,建议语文不好的学生读中外名著等。开家长会时邀请学生一起参加,这样有利于家长和学生统一认识,更好地形成教育的合力。
预防胜于“治疗”
(泰来县四里五中心学校张成)
百度“假期综合征”一词,会出现很多条目,如何“治疗”居多,鲜有“预防”的内容。救火重要,还是防火重要?不言而喻。预防胜于“治疗”!
预防学生的假期综合征,教师和家长的未雨绸缪是至关重要的。在假期前,我们要从学生可能会出现的问题人手,并采取多种有效方式,切断他们患上假期综合征的“病源”,使学生在开学后能像假期前一样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和学习状态,使学生从假期的“惯性”中自然地进入学校生活和学习氛围中来。
首先,教师要有所作为。假期来临之前,建议教师以“假期,我该怎样过”为主题开班会。用“规定动作”+“自选动作”的方式创新学生的假期作业。规定动作是学生应该完成的一些阅读、锻炼等内容;自选动作是教师列出活动“菜单”,让学生有所选择,学生也可以依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而进行自主活动,让学生的假期有计划、有兴趣、有个性并且非富多彩。
其次,要做好家长的工作。放假前,教师应该举行一次家长培训,既让家长知晓孩子的假期“作业”,知道假期综合征的危害,还要让家长掌握对学生的假期教育方法,懂得在开学前一周对学生进行“调试”。
假期:贴好“创可贴”
江苏省丹阳市第六中学吴小明:假期联系的对象要有所侧重,对那些心理素质低的,或者适应环境能力差的,经常挨批评的,学习成绩差的学生以及过于追求完美的优秀生,要多加联系。这些学生是“假期综合征”的“高危人群”。联系的时间要前疏后密,因为越是临近开学,学生的心理越是会发生波动,越容易产生恐惧和焦躁,越需要关爱与抚慰。我们要让学生时时刻刻感受到老师的存在,我们要用情感的丝线牢牢拴住学生离心的风筝,使学生对新的学期充满期待,希望尽快回到班级。
最佳时间,最有效
(泰来县蒙古族中学刘筱茹)
有关专家指出,学生“收心”的最佳时间是开学前7至10天。然而,我们的“收心”工作常常在开学后进行,不但浪费了宝贵的时间,还会严重影响教育效果。我们应该在开学前采取多种家校沟通方式,提前做好“收心”工作,未雨绸缪。
有针对性地家访。开学前,我对班级个别易患“假期综合征”的学生做了家访工作。谈话时,我从关心和爱护学生的角度出发,了解孩子的作业完成情况和假期生活,并向家长和学生提出有针对性的合理化建议。指导家长要以乐观的态度、欣赏和鼓励的方式、方法教育孩子。让他们从心理上对新学期充满期待和信心。帮助孩子调节生物钟,督促他们按时作息、饮食和娱乐,保证有旺盛的精力投入到新学期的学习和生活中去。
利用家校平台,传递“收心”方法。我有计划地在学生返校前7-10天,利用家校平台或手机,指导家长循序渐进地做好孩子的“收心”工作。例如,让孩子养成早睡早起习惯,帮孩子调整好心态和生物钟,逐渐适应校园作息;合理安排孩子的学习、生活和娱乐时间,做到劳逸结合;给孩子适当的开学紧迫感,询问作业完成情况,每天保证一到两个小时的时间看书、写作业;鼓励孩子上QQ群与老师和同学聊天等。
我们只有提前做好学生的“收心”工作,学生们才能在开学后自然地适应学校的学习和生活,实现家校教育的无缝焊接,才能让学生的心“软着陆”,从而身安心寂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大观园”里过长假、
(安徽省无为县襄安中学朱立平)
假期到了,我的家就是孩子们临时的“大观园”,几个亲戚和邻居的孩子聚到我家,有小学的,也有初中的。我建议他们先选两个负责人,然后民主管理,制订“大观园”活动方案。我作为临时监护人、业务顾问兼后勤保障人员,协助他们。
“大观园”里过长假有一些好处:
1.孩子们在一起有活动和学习的氛围,做事热情高。
2.让孩子们自己制订方案、监督实施,更容易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可以锻炼孩子的动手动脑、互助合作能力,培养他们的责任感,也可以增进孩子们之间的友谊。
3.可以让孩子过好安全的假期,为家长减少后顾之忧。
4.在大观园里,孩子们可以琴棋书画,可以做作业,也可以交流思想。他们可以分,也可以合;可以在“园”内活动,也可以组织到户外去活动。
当然,“大观园”式的假期虽然是孩子自己管理自己,但家长一定要协助策划,千万不要失控。既要给孩子自由的空间,也不能让孩子成为“断了线的风筝”。
QQ群里“唠家常”
(泰来县六三中学王永靖)
我建了班级QQ群,把学生们都加了进来。我和学生们约定了4个固定的日期和时间,集体上线,然后大家共同去交流假期生活的感受、收获、计划的实施情况等。
在前两个集体上线时间,大家按照我的引导,分享讨论假期是如何放松的。有的说去哪个地方旅游,参观了哪些景点;有的说去了哪些亲戚家做客,遇到了哪些人,听到了哪些有意思的消息;有的说和父母去了农田,体会到了劳动的艰辛;有的说几个同学聚在一起做作业,一起解决了一道数学难题,非常兴奋……总之,每次大家都天南海北地神侃一番,很有意思。我觉得同学们真的放松了。
还有半个月就要开学了,我布置了第三次集体上线的话题:交流假期读书和温习功课的情况,更希望大家把学习中遇到的难题发上来,一起解决。第三次上线时,大家都踊跃地说自己看了什么书,知道了哪个人物;有几位同学把他们不会做的数学题发上来了,我们一起研究解决,居然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几位日常不愿发言的学生和上课不认真听讲的同学也非常积极地参与讨论。这一次我们的上线时间比前两次延长了一个半小时。从这之后,几乎每天都有学生把自己不会做的题发到群里,我和学生们共同探究,直到得到答案。
在最后一个集体上线时间,我们讨论的是:总结假期的收获和开学后的打算。同学们都积极谈自己的收获,谈自己新学期的打算。我们还一起重点讨论了临近开学该如何调整作息时间,以便尽快适应学校生活。我又布置了新任务:开学第一天我们要开班会,主题就是“谈假期感受和新学期打算”。于是,大家网上惜别,期待开学。
开学:实施“软着陆”
抚远县寒葱沟中学刘伟国:在开学的第一周,为保持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时,知识点要以简单有趣为主,让孩子多动手实践,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从而使之逐步适应学校生活。
铁力市一中何秀珍:由于我事先有通知,开学之后进行小知识竞赛,所以他们在开学前都认真地复习,无形中巩固了以前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在新学期的开头就养成了一个好习惯。一个小小的竞赛,就将大家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啦!
召开作业“博览会”
(泰来县第一中学刘小波)
开学时,依据假前布置的“规定动作+自选动作”的作业,先采用调查问卷形式,了解学生的寒假作业情况,然后,针对其内容,在班级组织作业“博览会”,评出优秀奖,在班级专栏(墙壁文化)中展出,以此展现学生假期成果,让学生更好地“收心”。
作品类展示。把班级的课桌合并成几个区域,不同区域展出学生不同类型的假期“作品”。如剪纸作品区,自己撰写的春联、书法展区,拜年祝福语集锦区等等。
实物类展示。在班级展区内展出学生的实践类作业。手工制作展区,如自己亲手制作元宵节灯笼,自制模型等等;照片类展区,如炒菜或包饺子的照片,创编、导演、表演一场小型家庭联欢会的照片等等。
交流类展示。利用1节课时间,让学生口头展示自己的假期活动,或再现对话场景。如,同学之间电话拜年的情景再现,既可以用汉语表达,也可以用英语交流;介绍自己的读书活动,说心得,向同学推介书目等等。
体验类展示。利用1节课时间,展示学生的体验式作业。如和家长一起做好年前置办年货的预算,和父母一起走进店铺、超市,查看、挑选、讨价还价等;学会炒一样菜或学会包饺子;深入农户调查农民今年的收入、农闲时间的生活以及春节支出等等。通过体验,让学生走入社会、融入社会。
个性类展示。计划展示以学生创新为主的“自选”动作。每学期都有一些学生进行比较有特色的假期作业,如打扫楼道卫生,慰问鳏寡孤独者和老教师;叙述假期里发生的新奇、有趣的事;书画作品、文学创作等等。给学生更大的活动空间,让他们依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开展一些有意义的假期活动。
“博览会”是个桥梁,不仅能给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更重要的是能让学生重拾自信,以更加饱满的状态投入到新的学习生活之中,有效缓解新学期开学的不适感;“博览会”是个缓冲带,让学生从松散中平稳着陆,再拔锚起航;“博览会”是个“治疗仪”,让学生的“假期综合征”得到有效的“治疗”。
我的“心灵修复术”
(江苏省江阴市华西实验学校朱静江)
心灵修复术之一:让第一个晨读成为“故事会”和“反思镜”。
学生返校后,第一个晨读十分重要。让第一个晨读成为学生讲述假期经历的“故事会”,既可以释放学生对假期的恋恋不舍之情,又能引起其他学生的关注和思考,甚至在个别学生讲述完内容之后还跟上一些个人的或积极或消极的看法和观点,而这本身就是一种很好的体悟与反思,有利于学生回归课堂。
心灵修复术之二:让第一个大课间活动成为深化学生集体生活的载体。
“生命在于运动”。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在返校后的第一个大课间活动中进行某些趣味性的集体活动,如跳长绳、共唱一首歌、拔河等等。借助这些活动强化学生对学校的记忆和对集体生活的热爱,从而改善学生的心理内环境,使学生心灵回归。
心灵修复术之三:放学前“10分钟回忆录”启人心智。
“静能生慧”。故而,在接下来的学习生活中,我准备给学生创设这样一个情景:每天放学前10分钟专门用来让学生对自己的一天进行回顾与反思,要求每人准备一个本子,每次记录的内容涉及日期、完成的事情、未能完成的事情和个人心得体会。这个过程没人监督,但一定要在安静中完成。以确保其慢慢积淀继而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用情“收心”
(河南省方城县赵河镇宝岗学校孙红旗)
开学了,我一早来到教室,用毛巾把桌椅、门窗擦洗一新,我要用崭新的面貌迎接我的学生。学生进来后,我会和他们寒暄几句,送上祝福。黑板上,我用彩笔绘制了美妙的图画,配上特大的艺术字:“欢迎你们!”左首是“温馨提示”,右首是“今日安排”。
我特意收集了上学期学生活动的照片,配上乐音,加上几句调侃的话语,制成MTV,在班上循环播放。我说:“同学们,每一张照片背后都蕴涵着一个故事,你们还记得吗?”他们聆听着舒缓的乐音,欣赏着照片,时而交头接耳,时而凝神沉思,他们沉侵在对往事的回忆中……这时,他们感受到了跟假期不一样的精彩,感受到了家一样的温暖。
如果有一位学生没有报道,我会给他挂一个电话,发一个牵挂的短信,我要做到“一个都不放弃”。我们一起翻阅评点“新书”,一同感受“新”带来的惊奇和喜悦。他们叽叽喳喳,不亦乐乎!我看火候已到,便说:“同学们,开学了!你们有什么打算吗?”看着他们七嘴八舌地交流着,用笔描绘着,我知道他们已经开始进入状态!
整个一天里,我们一起打扫卫生,一起布置教室,一起领书发书,一起安排宿舍……我要用我的激情感染他们的对生活的激情。
人到齐了,我们集合队伍,来到操场,绕着跑道,迈开步伐,踏着整齐的节拍,我们高呼口号。那口号冲破云霄,响彻校园,足以震撼人心。我要用震撼的口号声给他们敲响警钟:“开学了,不能再松懈,要赶陕进入状态了!”倘若时间允许,我会找几个学生,打一场篮球赛,组织几支啦啦队,让他们为每一个进球呐喊助威,让喊声击退他们假期的懒散。抑或,我会领他们“贴膏药”“丢沙包”,让他们在参与中、游戏中感受校园生活的丰富多彩。
激情大课问到了,我当仁不让,首当其冲。伴着轻快的音乐,和他们一起手拉着手跳起了热烈的“校园舞”。随后便是自由活动了,有的在跳绳,有的在掷沙包,有的在摇呼啦圈,有的在踢毽子……我也参与其中,和他们一起“疯玩”。看准了跳绳上下翻飞的空隙,我冲了进去,和他们一起上蹿下跳,一个不小心绊上了,引得同学们前仰后合地笑。
开始上课了,我走上讲台,不谈纪律,不“唱高调”,直接讲课。每次开学的第一课都是我精心预选的,都是我的“拿手课”――配乐朗诵。我要挑起他们学习的劲头儿。我用情朗读,他们陶醉其中。教室静了,学生也静了,我们沉侵在字里行间……
入寝了,我来到宿舍,对他们说:“开学了,祝你们做个好梦!”第二天早晨,待他们梳洗完毕,到操场集合出操时,他们才发现,我已经在这里等他们了,我已经跑了三圈了……
开学的日子里,我们如影随形,时刻用我的热情、激情和对教育的痴情感染他们。“老师都进入状态了,我们还等什么?”用情收心,收的稳稳当当。
呼唤:没有“假期综合征”的教育
我的孩子没有“假期综合征”
(泰来县四里五中心学校张成全)
自从我的孩子上学以来,在他的脑海中没有寒暑假的概念,即使上了初中,我也从未听见他企盼假期快来,好去痛痛快快地玩。寒暑假过后,他更不会沉浸于假期的快乐、游戏之中,依然能以良好的状态投入到新学期的学习和生活中。
每天放学,我从不让他立即去做作业,因为已经累一天了,应该让他自己找点乐趣去做。或者与邻居爷爷下象棋,或者与其他孩子们一块玩耍,真可谓“玩腻”了、“玩够”了再去学习。但他学习起来特别认真,从不糊弄。该学习的时候认真学,该玩的时候拼命玩。平日里给足了他放松的机会,不至于积累到放假时一起释放出来。
双休日的时候,他倒一反常态,上午温习功课,下午阅读课外书,或者约朋友一起下象棋、打扑克、上网游戏,过得相当充实。
这些年寒暑假,我的孩子带上日记本,亲自描绘了泰山的魔幻日出、亲手记录了长城内外诸多传奇故事……这些都成为了他成长道路上的一个个小驿站。这也是在学习,向社会学习,向大自然探索。这些,一定会让他饱尝假期的哺育,丰富了头脑,定会撰写他丰满、快乐的美好人生。
孩子永远是孩子,也是大自然的产物。回归自然,尽情地玩耍是他们的天性。我们应该让孩子享受快乐的童年。
然而,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孩子的学习成绩成了父母脸上的晴雨表;分数,更使很多家长用“为了你好”为借口剥夺了孩子的天性。可是,如果孩子整天学习,就会像拧紧的发条、拉满弦的弓一样,一旦弹性耗尽,威力何在?可持续发展的后劲,也就不复存在了。
想一想,我们的孩子为什么盼放假?为什么会有“假期综合征”?我们的每一节课,每次留的作业,甚至是教师的每一次教诲,几乎都指向一个最“有用”内容――分数!而我们可怜的孩子们,几乎耗尽所有的可用的时间和精力来完成各种作业、练习,他们在为“有用”的东西忙碌着,即使是寒暑假也要奔波于各种补习班之间。
其实,人类真正的幸福,很多都是一些看似“无用”的东西带来的。达尔文小时候就是一个典型的“不务正业”:看蚂蚁、捉蝴蝶、研究臭虫、打鸟、养狗、捉老鼠。这些看似“无用”的东西,却成就了他对进化论研究的伟业。
我既是教师,又是家长。希望教师能够冲出只为“分数”的藩篱,多教孩子一些“无用”的东西;希望家长能够为孩子的“分数”松绑,给孩子一个自由的生长环境。如是,放假与不放假,都一个样,“假期综合征”就“皮之不存”了。滋养、美妙、快乐的童年生活就会储存在他们的记忆中,待成年后,定会释放H{巨大的能量。
下期话题:当学生议论你的“绰号”时,你该怎么办?
作为学生的管理者,教师尤其是班主任教师,难免会被学生取上“绰号”,且会在学生当中广为流传。学生私下里叫,我们可以装作“没听见”。可是,当你听见几个学生正在谈论你或别的教师的“绰号”时,你该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