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烟雨桃花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我到了桃花源。如果世间还有比婺源更具隐士精神的回归的地方的话,那就是这儿了。我去时天气似乎不佳,阵雨时来,来而忽歇,行动颇不方便。尽管如此,雨中的桃花源却美得令人惊叹。
因为有雨,游人不多,桃花源颇宁静,这正是我喜欢的意境。我撑着雨伞走上桃花源的小道,小道两旁各安置着一长列盆栽的桃花,在雨中招手致意。大概因为在清明时节,“已失春风一半”,这些桃花开得并不繁盛,倒是时常有花瓣被雨飘落下来,浮在泥土之上,便成落英缤纷之景,再加上芹泥雨润。我似乎在恍惚中闻到了一丝芳香的气息,于是我知道这个地方已能使我沉入梦境了。
沿着小道步入桃花林中,展现出来的则是另一幅梦境:这儿的桃花却像刚冬眠醒过来似的,在数百棵仪态优美的桃花树上,在数千串斜欹的枝条上,百紫千红地,开得正烂漫而茂盛。这幅图卷如同在立体的天地里描绘出丝帛的波纹,波纹上还镶嵌着一颗颗小珍珠,红、紫、白、粉各色皆有。在雨的浸润下,它们更显得晶莹剔透,在本来就清静的空气中发射着清亮的光,播种着各种沁人心脾的味道,此时我脚下也有慵卧着的落下的桃花瓣,它们是孤独的游子,在雨中似乎变得更寂寞。但它们绝不会被游人践踏如泥――尽管我们可能不注意――因为它是属于土地的。当风吹起,这些飘落的桃花瓣便如同江河里的扁舟,飘飘荡荡地向着桃花树的根下游去,即使顺着山路走上去,桃花也是没有离开我们的视线的,它在山上处处都有,并在雨露中吐露更多的芳华。我走山路时,偶尔碰到桃树的枝叶,于是桃花便活泼起来,向上扬起一个笑脸,进出了一些水花。
桃花源的真正扬名,还是在陶渊明写了《桃花源记》之后。因而桃花山上就有他的贤祠,以及各代文人留下的诗词笔迹。我品读着这些诗词,觉得自己又不是旅游者,而是研究者了。我还曾经在一座类似风雨桥的桥上,询问一位老翁关于常德擂茶的事呢。
按“研究”的角度来说,桃花源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这一切在这儿都有:良田在山外开阔的平原中,桑竹在山路上,美池也时时碰到。山上的瀑布激流而下,茌小块平地问聚集起来,便成为一个碧绿的小塘,塘边常有亭子供休憩。立于亭内,观水流的白束集于塘中,听到的是瀑布欢快的喧嚣、雨滴在伞上的轻击以及山间鸟儿的巧啭。这是自然本身音与画的结合,细细品之,令人感到心旷神怡。
走过山路,穿过秦人洞,会到豁然台上。豁然台的命名,当然是根据“豁然开朗”的词语来的。但这却令我想到苏轼的超然台。在这上面,以及桃源山的山顶上俯瞰,的确会有超然的感觉!山间氤氲的烟雾、雨水打湿的云雾、塘上笼罩着塘水的云烟,再加上农家的炊烟,使我恍惚觉得遗世独立、羽化登仙了。我御着云气向下观望着山间的一片翠绿,听着恍如仙乐的潺潺流水声,还曾在桃源山山顶上看着烟雾笼罩“一水中分白鹭洲”的景象,于是心态顿时豁然开朗。明白了自然本身的造化与神奇,也就不会计较个人得失了。
如果说烟雨中的桃花源真的是一场梦幻的话,那么,一生能有这样一次美好的梦幻,也就够了。我们常慨叹“桃源望断无寻处”,而今我能寻到它,大概是因为我心本已人世外仙境了吧。其实,我们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桃花源,那就是自己所追求的可望而不可及的梦想――甚至是幻想。
学术界对《桃花源记》中的桃花源在哪儿的问题,争论得比较激烈,而在我看来,这是没必要的。不管哪个地方是真正的桃源,天地永远是有大美而不言。世界提供了几乎无尽的宝藏,何不各自珍惜呢?人们可使自己的心是桃源,亦或是中东,就看心态如何了。
在烟雨沐浴下的桃源仙境内,我愿驻足远观,看着山间美丽的桃花随四季的兴替绽放、飘零,就像自然本身的大美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