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外资并购中国商业银行的效应分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外资并购中国商业银行的效应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近年来,参股并购逐渐成为外资银行占领中国市场的重要手段。本文结合当前外资并购中国商业银行的现状,对外资参股并购后中国商业银行的正、负效应进行了分析,并对今后国内商业银行的引资参股之路提出了具体建议。

世界经济金融的发展史实际上就是一部并购史,在近百年的发展过程中,先后涌现出了五次大规模的企业并购浪潮。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经济不断开放,呈现出经济的全球化和金融的自由化两大特点。同时,由于各国不断放松金融管制,自90年代以来,世界金融业不断掀起并购浪潮。

一、外资并购中国商业银行的现状分析

当前,中国银行业正处在体制转轨、扩大对外开放、增强市场竞争力的关键时期,随着中国加入WTO,外资银行进入中国金融市场的速度不断加快,与中资银行的竞争与合作已经全方位展开。1999年12月和2001年12月,国际金融公司、香港上海汇丰银行分别注资参股上海银行,合计占其总股份的18%,使上海银行成为中国加入WTO后第一家由多家海外金融机构参股投资的国内商业银行。2002年12月,上海浦东发展银行与花旗集团正式签署一系列战略合作协议,花旗银行首期出资6700万美元取得上海浦东发展银行5%的股权,成为上海浦东发展银行的第四大股东,同时承诺在个人金融、风险管理、财务管理、IT系统改造、人力资源管理等领域对浦发银行提供技术支持和协助。2004年,外资银行并购浪潮有增无减,且突出呈现出股权比例高、交易金额大的特点(见下表)。

二、外资并购中国商业银行的效应分析

2003年1月,国际清算银行、欧洲央行、欧盟委员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经合组织和10国集团共同发表了关于银行并购的模式、动因和效应的研究报告――《Report on consolidation in the finan?鄄cial sector》,报告认为银行并购后使得金融资源能够在全球范围内合理调配,从而实现整个银行业效率的改进。外资并购除了具有积极效应,也带来一些负面影响。

(一)外资并购中国商业银行的正效应分析

首先,外资参股能补充资本金,提高中资银行的资本充足率。资本金不足一直是中国商业银行尤其是中小商业银行广为诟病的一个问题,也是宏观金融秩序保持稳定的隐患。对国内商业银行来说,不管是股份制商业银行还是国有商业银行,都希望能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提高资本充足率,为进一步发展营造条件。而并购则有可能成为这些商业银行摆脱资本充足率不足问题的一个有效途径,欧美市场的并购实践已经充分证明了这种可能性。2004年民生银行和交通银行先后吸引外资参股并购,其主要目标就是补充资本金、提高资本充足率、为扩张业务奠定资金基础,因此在选择并购投资人时,其看中的就是对方的出价和资金实力。

其次,并购有利于中国商业银行建立多元化的股权结构和真正高效灵活且有弹性的经营机制。公司治理的核心是解决委托――效率问题,并购作为一种外部约束机制,一方面能够提高现有经理层的管理效率;另一方面能够引进先进管理经验和效率更高的团队,从而提高公司治理水平。虽然经历了多年的金融改革,但国内银行普遍存在的体制落后、管理水平低下等问题一直没得到根本的解决,公司治理结构也有待于进一步完善。通过外资并购入股,无形中对中资商业银行施加压力和影响,这种压力与其自身的动力相结合,会形成促使中资商业银行经营机制发生变革的“催化剂”,从而加速其股权结构的优化,提升其经营管理水平。上海银行1999年底吸收国际金融公司入股的首要目标就是希望通过引进外资,改善股权结构,更新经营理念。

再次,外资银行先进的经营理念和技术手段将为中资银行注入活力,优化中国银行业的市场结构,实现正的溢出效应。进入中国的外资银行大多历史悠久、实力雄厚,并在长期市场竞争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随着它们的进入,其成熟的经营方式、先进的管理水平和以顾客为中心的经营理念必将给中资银行带来新的思考,从而使其尽快转变角色,适应整个市场的变化。在激烈的竞争压力下,整个银行业的服务意识和水平也将得到显著提高,沉寂多年的中国金融市场必将产生“鲶鱼效应”,并重新焕发活力。此外,商业银行通过并购往往能够实现技术互补,大大降低自身对软硬件的投资。

最后,着眼于未来进入国际金融市场的长远眼光,吸引外资参股并购是中国银行业突破国别市场壁垒,拓展银行经营边界的重要手段。与国际市场接轨、参与国际竞争,是世界银行发展的大趋势,中国的银行业不可能置身事外,但限于规模和水平的制约,目前参与国际竞争的中国银行仅局限在少数资本雄厚,具有政府背景的大银行,而广大中小银行对进入国际金融市场往往有心无力。而且,当一国的商业银行试图进入另一国金融市场时,往往会受到目标国金融市场和法规的严格限制,这些限制通常在短期内难以解决,有些甚至是无法解决的,机会成本非常高。借助并购能够顺利地绕过目标市场的壁垒,既有效地规避了市场国的金融法规,又较快地融入了当地的金融市场。

(二)外资并购中国商业银行的负效应分析

事实上,银行间的并购可以看成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外资并购中资银行可以成为中国银行业改革的“助推器”,另一方面也有可能演变成危机重重的“炸药筒”。外资并购对中国银行业潜在的负效应同样不容忽视。

首先,外资并购会对整个银行体系的安全稳健带来负面影响。并购重组后银行业务的分散化和专业化程度更高,虽然单个银行机构自身风险下降,但是金融机构间的相关性却增强了,一旦出现破产便会给整个银行业带来更严重的风险。而且,外资并购中资银行在增强中资银行与国际金融市场联系的同时,也增加了中资银行受到国际金融危机传染的可能性。

其次,外资并购对银行监管提出了新的挑战。由于合并后的银行广泛涉足多个金融领域,在当前分业监管的体制下,就会形成同一银行被多个机构监管的局面,由此产生多个金融监管机构间的协调问题。我国《外资金融机构监管条例》规定,外资超过25%的银行为合资银行,适用于该条例;外资不足25%的应按中资银行管理。从目前外资银行参股中资银行的比例看,外资均避免突破25%的持股上限,从而其复杂的跨国交易很难受到当局的监管,容易产生道德风险。

最后,外资并购会带来成本和整合上的压力。Robert Lensink和Niels Hermes(2004)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在较低经济发展水平下,外资银行的并购参股同国内商业银行提高的费用支出相关。原因主要包括:一是外资凭借其在资金和技术上的优势在谈判中要价过高,在合作过程中打压中资银行;二是在溢出效应的作用下,由于中资银行需要投资于先进的银行技术手段,从而导致成本增加。但影响并购成功与否的关键还在于并购后的两家或多家银行的整合问题。其在管理模式、财务系统、企业文化等诸方面都会有所不同,在改造过程中有可能形成冲突,反而带来效率上的损失。

三、结论和建议

外资参股并购对国内商业银行补充资本金、优化股权结构、引进先进的技术和经营理念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但从国外的实证研究成果看,并不是所有的银行在并购后都能实现正效应。因此,不管是监管当局还是中资银行,都应该以一种理性的心态看待外资参股并购,做足“内功”,在规范市场环境的同时实现引资的最终目的。

(一)明确自身目标,理性实行并购

中资银行在选择并购投资人时,应该明确自身目标。虽然当前几乎所有的中资银行都存在资本金不足的问题,但银行的发展并不是仅仅依靠补充资本金就能实现的。况且,除了吸收外资入股外,发行股票、债券等也是快速融资的手段。因此,中资银行在选择并购投资人时,应该树立长远发展的目标,把并购重组看成自身长期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能仅仅盯着价格。实现经营和管理上的进步和争取未来的合作机会才是中资银行在选择外资投资人时最应引起重视的。

(二)借鉴国际经验,少走弯路

在金融业并购重组愈演愈烈的今天,不管是市场经济发达的欧美发达国家,还是正处于转轨经济体制的发展中国家,并购重组都已经成为扩大规模、化解危机、提高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如曾在亚洲金融危机中遭受沉重打击和巨大损失的韩国、泰国和马来西亚等国家都对银行体系进行了大规模的重组和改革,积极引进外资,以外资并购带动国内金融业的发展,逐步走出了危机的阴影。中东欧转型经济国家近年来外资参与的比例也不断攀升,统计数据表明,中东欧转型国家外资银行资产在其商业银行总资产的比重都比较高,截至2002年底,绝大多数国家都在70%以上。这些国家在外资参股并购本国银行业方面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和教训,对我国当前的银行业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我们应该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借鉴吸收,争取在引资的路上少走弯路。

(三)加强金融监管,完善法律体系

2003年12月,中国银监会规定合计外资投资所占比例如低于25%,被入股机构的性质和业务范围不发生改变,反映出了监管当局的谨慎态度。但是,作为外资并购规范体系核心的《反垄断法》,我国至今仍是空白。面对外资并购中资银行所带来的监管困难和挑战,我们一方面要完善现有法律体系;另一方面也要针对新形势、新问题尽快出台相关配套法律,以防止外资金融机构在我国的垄断经营,避免国有资产流失。

(作者单位:北京工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