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对于学业不良医学生进行小组辅导的心理弹性影响实验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目的 探讨小组辅导对于学业不良医学生心理弹性的干预疗效。方法 筛选了16名学业不良的医学生,随机分成相等的两组:实验组和控制组。对实验组进行了为期5周的小组辅导,而控制组不进行任何干预。结果 大学生心理弹性量表前测后测比较,多项指标差异呈显著水平。结论 小组辅导对提高学业不良医学生的心理弹性是有成效的。
【关键词】小组辅导;学业不良;医学生;心理弹性
近年来,针对大学生心理弹性的研究越来越引起关注。个体面对内外压力困境时,激发内在潜在认知、能力或心理特质,运用内外资源进行积极修补、调适,以获取朝向正向目标的能力、历程或结果[1],就是心理弹性。有研究显示,学业不良大学生在学校环境中经受更多的压力,存在睡眠问题和沮丧情绪,比非学业不良学生更多出现人格特征方面的问题,以及有一定可能导致自杀的倾向。他们也更容易出现认知技能和问题解决能力的缺乏、容易冲动等问题[2]。为此,笔者根据某医学院校的学业不良学生心理弹性调查结果,采取小组辅导的方式,尝试对学业不良医学生进行认知、行为上的辅导与训练,通过干预来培养学业不良学生的心理弹性。
我们认为对学业不良医学生进行小组辅导有几点好处:其一,宽松、温暖、支持的小组氛围有助于释放压力,彼此相互支持;其二,小组为学业不良医学生提供一个释放自己的平台,在对他人问题的分担和探讨的过程中,大家能够更好地了解自我,获得来自别人的支持;其三,把有相同问题的学生聚到一起,相互间容易产生共情,通过探讨和行为互动,学会正确的看待自己,建立新的行为模式。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由各学院年级辅导员推荐,并且在学业不良学生自愿报名的基础上,招募了20名志愿者。由辅导老师与这20名学生进行面谈,筛选出16名成员,随机分成相等的2组,控制组和实验组。为了平衡期望效应对辅导疗效的影响,在面谈时,鼓励所有成员增强信心,对未来有美好的期望。告知控制组8人“自我调节,一个月后再进行测试”,辅导老师挑选两名成绩优良、心理弹性水平较高的大学生(志愿者),与其他8人一起组建小组,男生6人,女生4人。小组成立后,成员与辅导老师共同签署了小组协议书。
1.2 方法
以认知行为理论为指导,从心理弹性的掌控感、关系感和情绪反应三个方面进行干预,将小组辅导活动设计为9次,每周2次,每次1.5~2个小时。活动主题依次为:①有缘相聚(相识与沟通)。②通过“20个我”等活动交流成长的历程(寻找共同点,增强自信心)。③W的故事(我为什么总是不能坚持,不能合理安排自己的计划?)。④ L的故事(为什么她不接受我的感情?)。⑤P的故事(为什么在父母眼里我总与他们期望的差距很远?讨论如何获得与维持健康的支持系统)。⑥H的故事(为什么我无法融入宿舍中?)。⑦户外活动(爬山、野炊、合作、沟通)。⑧讨论与回顾:学会正确归因,如何培养独立性和毅力,如何进行情绪调节,培养积极乐观的态度并有效利用身边的资源? ⑨分享与感受(分享情感、互赠留言、告别)。
运用滕秀杰修订的大学生心理弹性量表[3]对实验组和控制组分别进行前后测,对小组辅导的效果进行评估。筛选成员后,对16名(实验组8名,控制组8名)同学进行前侧;小组辅导结束后(为时5个星期)进行后测,两组同时同地进行。
在辅导过程中我们向成员布置作业,每个成员在作业中记录自己参加小组活动的内心感受和变化,作为了解小组辅导主观变化方面的数据。
2 研究结果
2.1 量表前后测心理弹性水平差异比较
表中的数据显示,与前测的基线相比较,干预结束实验组在总量表和各个分量表上存在显著变化,成员的自我效能、变通性、人际舒适性、适应性求助、情绪的恢复性显著改变。
2.3 小组成员主观感受的变化
我们设计的“小组辅导调查问卷”结果显示,团体成员在自我效能、人际交往和情绪控制方面有了显著提高,成员对小组活动给予了较高评价。成员们反映如下:“小组让我感到温暖和接纳,让我有勇气去改变”,“小组让我能够重新认识自己,正确地面对学业,不再像过去那样焦虑”,“我感到自己更有信心了,也愿意和别人交往”,“在小组里我能够尽情表达自己的感情”,“我会尽量把在小组中学到的应用到生活上”等。
3 讨论
通过小组辅导来提高学业不良医学生的心理弹性水平是有效的。本实验表明,经过5周的小组辅导,自我效能、变通性、人际舒适性、适应性求助、情绪恢复性五个因子与辅导前相比,分值明显提高,心理弹性总量表、掌控感分量表、人际关系分量表、情绪反应量表有显著的差异。这说明小组辅导能够帮助学业不良的医学生提高心理弹性水平,更好地应对来自学业和其它生活事件方面的压力。小组成员积极参与到活动当中,认真倾听别人的心声,并适时的提供帮助,营造了温暖与接纳的氛围。小组这种包容性的环境有利于学业不良医学生释放压力,表达情感。在辅导老师的引导下,他们思考自己的学习生活并有所领悟。成员在小组中体验到的认同感、归属感调动了他们改变的想法、勇气和信念,这对于改变他们的一些不合理的观念、尝试新的行为模式大有帮助[4]。
我们在小组活动中采用“热座”技术展开问题的深入探讨,由一个成员说出自己的问题和困扰,其他成员和辅导老师帮助他发现不合理的观念和行为。由于每个人的问题都不同,这样对辅导老师的要求就很高。比如在第4次活动中,L同学说出自己在在学业和情感方面的困扰,M同学也面临类似的困扰――我高中时候谈的朋友在另外一所大学很优秀,面对她我感到很自卑。类似的情感问题,却又有个体的差异性,这就要求辅导老师具有丰富的咨询经验和高度的专业敏感性。辅导老师在进行小组活动前,必须从各院系辅导员那里充分了解小组成员的成长背景和个性特征等,在进行小组辅导时,创造尊重、温暖、接纳的小组氛围,建立良好的辅导关系。我们在辅导过程中安排了两名成绩优秀、心理弹性水平较高的志愿者来参与并调动小组氛围,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促进了小组成员的改变。
在每次小组辅导结束后,为成员布置作业并记录参加小组的内心感受,使其从中获得乐趣和价值感。在全部活动结束后,我们对成员的主观感受变化做了调查。几乎所有的成员都提到自己较小组辅导前变得自信、有力量,能够更好的感受到来自同学、家长的关怀,比以前更乐观;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即使有负面情绪也能够很快地恢复。在对学业不良医学生的干预中发现,在小组辅导中的个体,给人感觉更加乐观和自信。
总之,通过小组辅导提高学业不良医学生心理弹性水平的尝试,从其结果上来看是有效的。在今后的辅导实践中,我们将继续对学业不良医学生进行系统干预,为提高他们的心理弹性水平和学业成绩方面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朱森楠,青少年复原力的概念,2003.网址:http://www.bsjb.hcc.edu.tw/guid/ guid3.3003- 2- 27.
[2] 沈烈敏.学业不良学生的心理弹性研究初探.心理科学,2009,32(3):703- 705.
[3] 滕秀杰.大学生心理弹性的评估与干预,2008,5.
[4] 许妍,孔维民,葛晓亮.小组辅导对有强迫倾向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影响的实验研究.中国校医,2005,10(5):466- 469.
作者简介
安书仪(1991年),女,江苏徐州人,徐州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