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循序渐进,诗意盎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古诗虽然意象丰富,意境深刻,但由于年代久远,学生理解起来有困难,怎样在古诗教学中把握循序渐进这个原则呢?我校范如刚老师精心准备的《冬夜读书示子聿》一诗教学,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案例1】
师:(出示挂图)仔细看图,说说插图画了什么内容?
生:陆游在冬天的夜里教他的儿子子聿读书。
师:还画了什么?
生:翠竹、苍松。
师:你认为翠竹和苍松有什么特点?
生:坚强,有韧劲。
生:坚韧不拔。
师:读书需要怎样的韧劲呢?我们一起来学习《冬夜读书示子聿》这首诗。
【点评】插图形象生动、画面精美,易于引起学生兴趣,利用课文插图与课文内容的紧密相关性,运用探问的方式,让学生明白了课文的大致内容,也渗透了课文的思想内涵。由于遵循了学生的心理特点,学生变得跃跃欲试了。
【案例2】
师:陆游,南宋著名爱国诗人,一生勤学不息,写下了不少教育子女的诗篇。自由读古诗,找出读不懂的地方,待一会儿互相交流。
生:“无遗力”是什么意思?
生:不留余力,工夫全用在读书上。
生:“老始成”是什么意思?
生:到老才有所成就。
生:“绝知”是什么意思?
生:深切地理解。
师:绝,单独的意思是极、最。
生:“躬行”怎么理解呢?
生:亲自实践。
师:同学们都读懂了诗句中词的意思,我们一起读读这首诗。
【点评】改进“主导”,引入“主动”,教师只说了一个“绝”字的意思,便顺利完成了古诗词义的教学。对古诗具体词语的解释一定不能忽视,因为古代的词语与现代的词语意思可能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不能让学生望文生义。
【案例3】
师:谁能连起来说说前两句诗的意思?
生:古人做学问是不留余力的,青壮年时花的工夫要到年老时才能有所成就。(生读)
师:陆游想要告诉他的儿子什么观点?
生:读书要勤奋,要持之以恒。
生:读书不能急于求成,到老了自然会有所成就。
师:谁能连起来说说后两句诗的意思?
生: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终归还是不完善的,要想深切地了解,必须亲自实践才行。
师:就是说读书要与——
生:实践结合。
【点评】学生在理解字词的基础上,拾级而上,解决了诗句的意思。有效的设问把学生推到了语言的深处——古诗内涵的品味,朗读也升级成了品读。
【案例4】
师:我们换一种节奏来读诗。(投影映示:古人/学问/无遗力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绝知此事/要躬行)
师:子聿取得一点成绩就滋生骄傲情绪,于是陆游说——(生齐读诗句)
师:陆游想提醒贪玩的儿子,从小就要认真读书,长大才能超越父亲。他说——(生齐读诗句)
师:在寒冷的冬夜,在矮小的茅草屋内,就着微弱的灯光,慈祥的诗人陆游在手把手地教自己的孩子读书写字,他在用自己一生的体验教导儿子,他说——(生齐读诗句)
师:窗外是凄风苦雨,北风吹来的地方,是胡人铁蹄下的中原遗民。一位征战了一生,但却壮志未酬的老将军,把期待的目光投向了自己最疼爱的儿子——未了的心愿就该靠他来完成啊!他俯下身来,一字一句地教导着儿子——(生齐读诗句)
师:面对陆游的谆谆教诲,子聿又会对父亲说些什么呢?请同学们动笔写一写。
【点评】节奏——诗的鼓点,随着律动的改变,品读出现了另一种境界——涵泳。教者设置情境,引导学生涵泳诗句,力图让学生走进陆游的内心世界,如果说前面是读懂了诗,现在就是读懂了作者陆游。精巧的小练笔试图从另一头走进学生的内心,让学生沉浸在自己就是子聿的忘我境界。
【总评】范老师的这节古诗教学,既遵循了教材的“序”,也遵循了学生心理的“序”,通过两者的融合,突出地表现在引导学生于“读”上下工夫,引领他们循序渐进地步入了诗的情境,让诗的味道更浓,更醇。
1.原境之读——重于理解。古诗阅读教学之读,是古人和现代小学生的对话,必须重视原境的复原,通过准确理解古诗的含义,为古诗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这是关键的一步。如何引领原境之读?一是通过课文插图翠竹和松柏的寓意与课文意境的相关性,从整体上理解古诗;二是采用了“个体自读”到“同班合作”的方式,教师改进了“主导”方式,引进了主动,活跃成为了课堂显著的特征;三是通过对陆游心境的合理揣摩,引领学生入文本之情,入文本之境。
2.意境之读——品味诗趣。古诗阅读教学之读,必须重视文本的意境开掘,这节课采用设置语境引读的办法,引领儿童与古诗的作者对话,走进古诗作者的内心;诗是流动的意象,改变诗的节奏,让儿童在流动的意象中品味情感;回归文本,走进作者,在朗读中领悟文本“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终归还是不完善的,要想深切地了解,必须亲自实践才行”的深刻内涵。
3.心境之读——融入内心。古诗阅读教学之读,必须关注儿童的心境。这节课由陆游教育儿子逐渐变成陆游教育学生,激励学生从读别人的诗走向自己的情怀,真正把别人的东西融入自己的内心,精巧的练笔设置在学生的情感涌动之处,学生自然文如泉涌。
(作者单位:南京市六合区马集镇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