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析混凝土施工质量通病及其防治措施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析混凝土施工质量通病及其防治措施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混凝土在建筑工程建设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是工程建设中使用量最大,应用最广泛的建筑材料。但是在混凝土的施工过程中,经常出现一些常见的质量通病,严重的影响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和安全性。本文通过分析混凝土施工中常见的质量通病的原因,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供大家参考。

引言

混凝土具有强度高、耐久性好,防火性能好等优点,是现在工程建设中使用量最大,应用最广泛的建筑材料。但是在混凝土施工的过程中,经常出现一些质量通病,所以就要求施工管理人员对于这些质量通病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来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

1 孔洞

现象:在拆模后,混凝土已经浇筑成型,混凝土内部出现了尺寸较大的孔隙,混凝土没有完全包裹住钢筋,使得有些钢筋出来[1]。

1.1 出现的原因

出现孔洞的原因:(1)在混凝土浇筑和振捣的过程中,混凝土中的粗骨料被卡在了钢筋密集处或者预埋件处,使得混凝土不能下落,从而导致混凝土不能密实。(2)混凝土出现离析现象,粗骨料和细骨料分离,在混凝土振捣的过程中,重量重的骨料下沉,导致砂浆没有完全裹住骨料。(3)在混凝土倒料的阶段,一次性倒入混凝土过多,同时振捣器没有完全振实,出现了孔洞。(4)在模板的施工过程中,例如砖块、木块等杂物,卡在钢筋的上部,在混凝土的浇筑过程中,混凝土被挡住,不能完全填充模板,使得模板内的混凝土不能完全密实,出现孔洞。

1.2 孔洞的防治措施

(1)对于模板内复杂的钢筋密集区,采用颗粒比较小的混凝土浇筑,同时在混凝土浇筑的过程中,要分层浇筑,分层振捣,直至混凝土密实。(2)对于预留孔洞的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要特别注意采用从预留洞口的两侧下料,并且控制下料的速度,保证下料的混凝土密实。(3)在混凝土下料的过程中,严格控制混凝土的浇筑时间,防止混凝土离析,同时要采用正确的振捣方式,例如二次振捣[2]。(4)在模板的施工过程中,清理模板内的杂物和混凝土中的杂物。

2 蜂窝

现象:在混凝土成型后,拆除模板,混凝土结构表面出现了石子多,砂浆少,石子没有完全被砂浆包裹,类似于蜂窝形状的孔洞。

2.1 出现蜂窝的原因

(1)混凝土的配合比不正确或者混凝土配制的过程中,加入的石子、砂子、水泥和水的用量不正确,导致配置出来的混凝土石子多、砂浆少的现场。(2)在混凝土浇筑的过程中,出现了严重的混凝土漏浆。出现这样现象可能由于模板的施工不符合要求,模板的缝隙没有处理好或者在振捣混凝土的过程中,模板严重移位,导致已经浇筑的混凝土出现严重的漏浆。(3)在钢筋密集区,使用的混凝土的石子粒径较小或者混凝土的坍落度较小,砂浆的要求没有达到要求。(4)在混凝土的搅拌过程中,没有搅拌均匀,导致其和易性没有达到要求,不能使混凝土振捣密实。(5)混凝土在下料的过程中,下料的高度大于2m,使得混凝土中粗骨料集中在一起,没有被砂浆完全包裹,出现混凝土离析现象。以上这些原因都容易导致混凝土结构出现蜂窝现象[3]。

2.2 蜂窝的防治措施

(1)制定合适的混凝土配合比,在混凝土配制过程中,严格按照混凝土配合比配料,做到计量准确,同时要严格控制混凝土搅拌时间,使得混凝土拌合料搅拌均匀。(2)检查模板的缝隙,采用合适的措施严密模板缝隙。在混凝土浇筑的过程中,仔细观察混凝土是否有漏浆现象,如果出现漏浆,及时采用相应的措施,防止其漏浆。(3)在混凝土的浇筑过程中,每层浇筑的高度不要超过2m,浇筑楼板混凝土时自由下料的高度不宜超过1m,要分层浇筑。下料的过程中,可以采用串筒、溜槽、振动槽进行混凝土的浇筑。(4)对已经下料的混凝土,进行分层振捣,直到混凝土不再显著下沉,表面不再出现气泡,混凝土表面出浆呈水平状态为止,同时避免出现漏振的现象。

3 露筋

现象:混凝土已经浇筑成型,出现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没有被混凝土完全包裹,而在外面。

3.1 出现露筋的原因

(1)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混凝土的保护层的控制不符合要求,垫块没有放,或者没有固定好,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钢筋贴近模板,导致混凝土没有完全包裹钢筋,使得其外漏。(2)在钢筋密集区,水泥砂浆被骨料挡住,没有下落到钢筋底部,不能包裹住钢筋,在混凝土浇筑成型后,就出现了露筋的现象。(3)模板的施工不符合要求,在混凝土浇筑的过程中,砂浆通过模板的缝隙漏掉,导致钢筋的周围缺浆,从而出现露筋。(4)混凝土的保护层过薄不能满足要求,或者钢筋笼被移位,造成钢筋错位,从而造成露筋现象。(5)采用木模板在混凝土浇筑的时候,没有用水充分湿润,导致混凝土浇筑成型的过程中,木模板过度吸水,混凝土强度不能满足要求,造成混凝土脱落,从而出现露筋现象[4]。

3.2 露筋的防治措施

(1)在混凝土浇筑之前,必须固定好垫块的位置,确保每隔1m处固定一个砂浆垫块。(2)在钢筋密集处,控制好石子的粒径,使得石子能够通过钢筋密集区,下落到钢筋密集处底部。(3)控制混凝土的下落高度,当下落高度超过2m时,需要设置溜槽或者串桶帮助混凝土下料。(4)在混凝土浇筑的过程中,严禁重击、踩踏钢筋,防止钢筋移位和散架。(5)在混凝土浇筑之前,要用水充分湿润模板。如果模板有缝隙,需采取措施进行堵严。(6)严格控制拆模的时间,防止拆模过早,导致混凝土强度不够,保护层剥落。

4 麻面

在混凝土已经浇筑成型,拆模后,混凝土表面出现许多类似麻点、凹坑等,表面非常粗糙。

4.1 出现麻面的原因

(1)模板的表面本身就非常粗糙,或者模板内表面的杂物没有清理干净,拆模的时候,混凝土表面被粘住,形成非常粗糙表面,就形成了麻面现象。(2)在混凝土浇筑之前,没有用水把模板充分湿润。在混凝土浇筑后,混凝土表面中的水分被模板吸走,造成混凝土表面严重失水,出现麻面现象。(3)模板的施工不符合要求,模板出现了缝隙,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出现了漏浆现象,从而导致混凝土在成型后,出现了麻面的现象。(4)使用的模板,刷油不均匀或者出现了部分漏刷,导致混凝土在拆模的时候,混凝土表面被粘住,出现麻面。(5)混凝土在下料后,没有对混凝土进行充分的振捣和充实,导致混凝土中的气泡没有完全排除,有些气泡就在模板的表面留下,形成了麻点现象[5]。

4.2 麻点的防治措施

(1)把模板表面的杂物清理干净,除去坚硬的杂物。(2)在混凝土浇筑之前,要用水把模板充分湿润。(3)在对模板进行刷油时,要均匀,不要出现漏刷现象。(4)在模板的施工过程中,防止出现缝隙,如出现缝隙,应用油毡条、塑料条、纤维板或水泥砂浆等堵严,防止漏浆。(5)当混凝土下料后,对混凝土要分层进行振捣,使得混凝土振捣密实、均匀,不再有气泡产生为止。

5 缺棱掉角

现象:在混凝土浇筑成型拆模后,混凝土结构的直角处出现局部混凝土脱落,有缺失。

5.1 出现缺棱掉角的原因

(1)在混凝土施工之前,没有用水把模板充分湿润,或者混凝土浇筑后,对混凝土养护工作没有做好,造成模板吸收了混凝土的直角处的水分,导致混凝土直角处缺水,造成混凝土强度降低,棱角处的混凝土出现剥落现象。(2)在混凝土拆模的过程中,混凝土的直角处受到强烈撞击,造成混凝土结构直角处混凝土剥落,出现缺棱掉角现象。(3)在混凝土冬季施工中,混凝土的直角处受冻,造成混凝土拆模后出现缺棱掉角现象。

5.2 缺棱掉角的防治措施

在混凝土浇筑之前,要充分湿润模板,并且在混凝土浇筑后,应认真浇水养护。(2)混凝土拆模过程中,防止混凝土受到重物撞击。(3)在混凝土冬季施工中,要采取一定措施防止混凝土受冻。

6 结论

要保证混凝土结构的质量,首先必须保证混凝土施工质量,在选用有资质、技术水平高的施工单位的基础上,还必须针对以上这些常见的混凝土施工质量通病,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才能保证建筑工程质量,从而保证人民生命和财产的安全。

参考文献

[1] 王庆忠.如何防治钢筋混凝土的质量通病[J].科技风.2008,15(01):93-95.

[2] 张铭川,张道广,宋晓静.钢筋混凝土质量通病防治措施[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7(17):42-44.

[3] 马祥春,陈国志.浅谈钢筋混凝土质量通病防治措施[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12(21):61-64.

[4] 李春香.钢筋混凝土质量通病的防治措施[J].科学之友(B版).2008,18(07):77-78.

[5] 李东升.浅谈钢筋混凝土质量通病防治措施[J].科技风.2009,6(16):4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