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秸秆废棉适栽白灵菇菌株比较试验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秸秆废棉适栽白灵菇菌株比较试验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对4个白灵菇品种在2―3月的农艺性状及产量情况等进行比较试验,初步筛选出适合当地的2个品种,分别是PnKw-6和PnKw-1,生物学效率分别为65.7%、59.3%。

关键词 秸秆;废棉;白灵菇;比较试验

中图分类号 S64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04-0073-02

白灵菇(Plenrotus nebrodensis),又名白灵侧耳、白阿魏蘑,因朵形肥大,柄粗盖厚,颜色洁白,形似灵芝而得名。隶属担子亚门层菌纲伞菌目侧耳科侧耳属。其子实体洁白如雪,肉质细腻,口感脆滑,富含多种营养成分,又有较高的药用价值,产品走俏国内外市场,是极具开发潜力的珍稀食用菌[1-2]。目前栽培白灵菇菌株较多,各种菌株间的菌丝生长速度、长势、形态特征、产量均存在着较大差异。栽培白灵菇的原料,国内的报道以采用棉籽壳和阔叶树木屑较多,但不符合现代生态农业发展的要求,因地制宜地寻找合适的替代培养料,筛选出与之相适应的优良品种,是进行该试验的初衷所在。近2年来,笔者利用秸秆废棉等废弃资源进行栽培白灵菇的试验,将秸秆废棉等废弃资源变废为宝的同时也保护了生态环境。现将2012―2013年研究人员对引进的一些白灵菇菌株进行比较试验的结果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菌株

白灵菇1号(蒋耀武)、PnKw-1(武汉新宇食菌所)、PnKw-6(武汉新宇食菌所)、白灵菇2号(邗江农科所)。

1.2 试验设计

根据供试菌株的品种设4个处理,即每个菌株为1个处理。每个菌株处理为200袋。3次重复,随机区组设计。发菌时测定菌丝生长速度、长势和抗杂率。2012年10月15日,将菌种接入各个菌株栽培袋。2013年2月上旬陆续出第一潮菇,3月中旬出第二潮菇,统计一、二潮菇产量,并测定子实体个体生长状况。

1.3 制种与栽培过程

①母种培养基配方:去皮土豆200 g、葡萄糖20 g、蛋白胨5 g、KH2PO4 2 g、MgSO4 1 g、V 10 mg、琼脂20 g、水1 000 mL,pH值自然。②原种培养基配方:秸秆58%、废棉20%、麸皮20%、蔗糖1%、石膏1%、pH值7.5~8.5、料水比为1∶1.2~1.4(秸秆和废棉需堆置发酵5~7 d,中途翻堆3次,发酵后料上长有白色放线菌丝,有清香味)。③栽培袋培养基配方:秸秆50%、废棉30%,另加轻质碳酸钙1%、过磷酸钙1%、蔗糖1%、石灰粉1%~2%。将新鲜秸秆、废棉预湿,搅拌均匀,堆置发酵6 d左右,中途翻堆2~3次,见发酵料长满白色放线菌,有清香味时发酵完毕。将麸皮、轻质碳酸钙、过磷酸钙先干拌均匀,将蔗糖溶入水中,再拌入混合干料中,与发酵料一起用搅拌机充分搅拌均匀,再用1%~2%石灰粉调节pH值为9,即可装袋。袋的规格为17 cm×40 cm×0.045 cm,低压聚乙烯筒料,每袋装干料0.5 kg,用塑料扎绳扎口两端。④常压灭菌:料温100 ℃维持14~16 h,闷6~8 h,出锅冷却至30 ℃时。⑤接种、培养和管理:在接种室内打开两端的袋口,分别接入等量不同菌株的白灵菇原种,套上4.5 cm颈圈,加盖消毒牛皮纸,置24~26 ℃洁净培养室培养,约30 d菌丝满袋,再培养30~50 d,达到菌丝生理成熟,即菌丝发育浓白,形成菌被,菌袋较坚硬,个别菌袋在袋与菌柱表面脱离处出现白色米粒状原基。在生理成熟后期光强控制在300~1 000 lx,促进菌丝扭结,从接种经70~80 d,菌丝达到完全生理成熟。转入定位搔菌,搔去一端颈圈内老菌块、老菌皮,另一端去掉颈圈,折袋口压下竖立。搔完菌,菌袋相隔2 cm间距套颈圈袋口朝上直立排放在层架上(或地面上)。用一块地膜盖在整层袋口上,往地膜上喷些水,使地膜与袋口更紧密些,室温保持15~20 ℃,培养3~5 d搔菌处长出白色绒毛状菌丝,就可以对菌袋进行10~15 d的温差刺激,待菌袋搔菌处长出白色米粒状原基就可以结束温差刺激。温差刺激期间,白天棚温保持15~18 ℃,不超过20 ℃,夜间棚内要求保持3~8 ℃,不低于0 ℃,使昼夜温差达到10 ℃以上。温差刺激结束进入出菇期:现米粒蕾,不揭膜,幼蕾为玉米粒大时,每天抖膜1次,蕾蚕豆大时,揭膜通气15 min,并疏蕾,每袋留1个健壮蕾,蕾乒乓球大时揭膜保湿80%~95%,棚温保持在10~18 ℃,以利生长[3-5]。现蕾后经10~15 d菇盖展开边缘尚未伸直前进行采收。采收一潮菇后清理料面将颈圈脱下套入到另一头,调转过来,进行搔菌,然后盖上地膜,养菌20 d左右,再给予6~20 ℃温差刺激后,其他同一潮菇管理相同,经10~15 d收二潮菇以利增产。

1.4 观察内容

1.4.1 菌丝生长状况与抗杂菌能力测定。发菌时每隔3 d,不同的菌株各抽样10袋,测定菌丝生长速度、长势,取其平均值。长势分为3个级别:“+”表示菌丝白、稀,“++”表示菌丝白、较密,“+++”表示菌丝洁白、浓密。

1.4.2 子实体生长状况测定。①各菌株的子实体产量测定,计算生物学效率,取平均值。②对每个菌株子实体随机抽样各20个,测定各个子实体鲜重、菌盖大小、菌柄长短及粗细。③品尝各菌株口感情况。④观察子实体个体形状。整齐度分为3个级别:“***”表示整齐,“**”表示较整齐,“*”表示不整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品种白灵菇菌株菌丝生长速度、长势与抗杂率比较

从表1可以看出,PnKw-6长速最快,菌丝生长量为4.12 mm/d,长势强,污染率最低。其次是PnKw-1。白灵菇1号长速最慢,菌丝生长量为3.32 mm/d,长势一般,抗杂菌能力差,污染率最高,为7.3%。

2.2 不同品种白灵菇菌株总产量、生物学效率、出菇期、整齐度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