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脑原发恶性淋巴瘤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法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中图分类号] R55[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02-091-01
本文报告2005.10―2010.10我院的7例,其临床及CT或MRI均曾误诊,后手术病理证实为脑原发性恶性淋巴瘤,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男4例,女3例;年龄19―70岁。入院时病程2天至2年。既往均无免疫性疾病史,均未曾有器官移植史,均无爱滋病的临床表现。
1.2 主要临床表现 反复视物成双1例,肢体无力2例,语言不清3例,右侧肢体不自主运动1例,反复头痛2例,尿便失禁2例,反应迟钝1例,头晕,听力下降。
1.3 影像学表现 7例均做脑CT,4例做MRI.。其中4例为多发病灶,3例单发病灶。CT平扫病灶为高密度或混杂密度,多数病灶周边见低密度水肿带。MRT示T1加权像为低信号,T2加权像相应部位为高信号。强化CT或强化MRI检查,均有强化。病变部位为:双侧大脑半球、中脑、小脑半球1例;左内囊后肢、丘脑、中脑1例;双侧脑室周边1例;右额叶1例;桥小脑脚1例;双侧半球额顶叶、侧脑室周边多病灶1例;双侧脑室旁及右颞叶1例。1例患者以反应迟钝、尿便失禁主要表现,其CT表现为左侧基底节、双侧额顶叶多发性低密度及高密度病灶,双顶叶有2个1.5cm×0.6cm低密度灶,边缘欠清,低密度区外侧有高密度阴影,MRI平扫相应部位可见斑片样长T1及T2信号,边缘欠清,中线居中,双侧脑室受压变小,脑沟变浅。强化后可见多发圆形增强病灶,最大约1.5cm×2.0cm×2.0cm。
2 结果
3例生前诊断为多发性硬化,经激素治疗后曾一度好转,后死于并发症,尸检证实为脑内原发性B细胞型淋巴瘤,病灶呈多中心生长。其中1例中年女性以头痛为首发症状,相继出现走路不稳,声音嘶哑,饮水呛咳,吞咽困难。查体:昏睡,欠合作。双咽反射消失,右上肢肌力0级,左上肢及双下肢肌力2级,双Chaddock(+),MRI检查发现桥脑、中脑、双侧基底节、左内囊后肢长T1,长T2异常信号,Gd-DTPA后病灶明显强化。侵犯左内囊后肢、双侧丘脑、桥脑及中脑。1例累及颞叶、双基底节、丘脑、小脑并侵犯蛛网模下腔;1例为双侧脑室旁及右颞叶。
1例19岁魏某男性患者CT和MRI表现为侧脑室周边不规则病变,临床症征为头痛、右侧肢体无力和颈部抵抗,初诊为脑内寄生虫病,后经侧脑室穿刺病理证实为淋巴瘤。另2例术前诊断为听神经瘤和额叶占位性病变,手术切除后病理证实为桥脑和额叶的恶性淋巴瘤,形态类似B细胞淋巴瘤。最后1例脑CT和MRI表现双侧半球多发性、靠近中心生长的密度高低不等病灶,考虑为脑多发性转移瘤,后经活检证实为淋巴瘤。后4例患者在确诊为恶性淋巴瘤后开始了相似的治疗。采用6MV至15MVX射线先全脑照射[1],再缩野照射至50―60Gy,放疗后明显缓解。患者全脑放疗后血脑屏障打开,给予全身化疗,采用CHEP方案四个周期[2],患者病情基本好转.
3 讨论
近年来脑内原发性恶性淋巴瘤有增多趋势。其发病年龄高峰在40~50岁,男性多于女性,男女比例为1.4:1~1.7:1,好发于以下3类人,即器官移植者、艾滋病患者及先天性免疫缺陷者。
近年来脑内原发性恶性淋巴瘤有4种大体病理表现,最常见的是孤立或多发分散的颅内结节,且为于中线附近,常见于颞上部,其次是颞下部。15%的病人主诉在神经系统出现前的数周内有上呼吸道和胃肠道症状,神经系统症状与多发性硬化、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脑动脉炎以及恶性胶质瘤难以鉴别。24%的病人为弥散性脑膜或脑室周围损害,脑膜损害的主要表现为头痛,脑室周围的淋巴瘤表现为个性改变。而葡萄膜玻璃体病变和硬模内脊髓占位则相对少见。
本组7例年龄最小19岁,最大70岁,7例均为未发现艾滋病或免疫缺陷,亦无器官移植史。在临床表现上无特定症状的体征,CT和MRI亦无特异性改变,其中3例由于多部位病灶误诊为多发性硬化,未行正确治疗;1例19岁患儿病灶沿侧脑室周边不规则浸润,误诊为脑内寄生虫病;另2例术前诊断为听神经瘤和额叶占位性病变;1例表现为反应迟钝,尿便失禁,CT示双侧半球多发病灶,曾中心性生长,且周围水肿,经活检证实为淋巴瘤,此4例患者经放疗和化疗后2年健在,复查脑CT和MRI未见占位病灶。从病变部位看,4例为大脑半球、小脑、脑干;1例为脑干;1例为额叶;1例位于侧脑室。作者认为,凡临床上有脑多部位病变表现,无明显缓解和复发,病程进展快,应考虑此病的可能性,及早取得病理诊断,使患者得以早期正规治疗,延长患者的生命和提高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谷铣之 殷蔚伯 余子毫肿瘤放射治疗学 [M]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8,1112―1116.
[2] 周际昌实用肿瘤内科学 [M]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4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