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教学改革与探索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数据库原理及应用》教学改革与探索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文章结合我校《数据库原理应用》这门课程的实际情况,提出: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引导式教学、开卷考试这三种教学改革举措。实践表明,改革后的教学方法可以引导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并从单一的记忆型、模仿型学习向思考性、创新型学习转变,学生的自主获取知识能力与创新思维能力得到了提高,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数据库;教学方式;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摇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3-0039-02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是一门具有较强的实践性、综合性、应用性、创造性和明显时展性的课程[1]。该课程是我校计算机专业、信息管理专业、电子商务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以往该课程的教学顺序是以理论教学为先,实践应用教学放后,且常以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作为教学的首要目的,考核方式过于僵化,教学内容大多照本宣科。这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低下,只会考前死记硬背,教条式地学习课本上的知识,缺乏学习的主动和自主思考过程。因此,如何科学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学习主动性、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成为我校数据库教学改革的核心任务之一。

一、过去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过去的教学顺序,沿用从理论到实践的组织顺序进行,即首先介绍数据库的数据模型、关系代数等理论知识,然后介绍数据库应用实践部分的结构化查询语言、数据库设计等应用实践知识。这种教学顺序会导致学生在最初理论知识的学习阶段就感觉兴趣低下、理解困难。一种常见的现象是:当学生学习到数据库设计时,早已将前面学习的数据模型、数据库设计理论给忘光了。同时,这种教学顺序容易使学生对知识点的认识停留在知道层面,没有进行深层次地挖掘。

2.大学之前的教育模式大多是填鸭式教育,老师渴望把自己拥有的知识倾囊相授给学生,生怕给得不够多。因此学生获取知识的劳动成本很低,这造成了学生对老师的过度依赖,不知道如何自主学习。学生在这门课程中的普遍现象是:对老师和课堂的依赖程度很高,课后常常不知如何去学习,课程复习几乎都在教室通过阅读课本完成。

3.数据库这门课程以往为了期末考试组织和阅卷方便,一直采用传统的闭卷考试作为考查学生学习效果的考核方法,但这种考核方法主要考查学生是否知道书本知识,考查内容过于僵化,覆盖面窄,试题以概念题、理论计算题为主,难度偏高的程序题和综合应用题偏少,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知识理解程度不能得到有效考查。同时大学里面太多的闭卷考试让学生发现:哪怕平时不努力,只要考前好好复习,死记硬背就能通过考试,甚至能取得一个相对满意的成绩。长此恶性循环,学生学习积极性将越来越差。

二、教学改革举措

1.“感性认识理性认识简单应用”的教学步骤。针对传统从理论到实践的教学组织顺序弊端,结合马扎诺的记忆系统理论与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理论,本文提出:“感性认识理性认识简单应用”的教学步骤[2,3]。这种教学步骤符合布卢姆的学习目标分类,其对应关系如表1所示。

其次,如图1所示,本教学步骤符合马扎诺的记忆系统理论,容易让学生对数据库相关知识形成永久记忆。

综合上述两个理论,我们在教学设计上始终坚持这个步骤,其不仅用在一个知识点的微观教学环节,也用于整门课程的宏观教学环节。在微观上,对某个知识点的教学,具体教学步骤如图2所示:首先教师提出一个问题,让学生思考如何解决(感性认识);待学生充分思考后,教师再提出解决问题的理论方法并用于解决该问题(理性认识);最后教师提出一个全新问题,让学生思考如何利用该理论方法解决(简单应用)。

在宏观上,对整门课程的教学顺序也按照这种教学步骤进行调整。首先让学生对数据库产生感性认识,明白什么是数据库,它有什么用;教学内容包括:学数据库的意义,表及表的关系,数据查询方法。接着完成对数据库的理性认识,使学生明白为什么数据库是这样的;教学内容包括:数据库设计理论,数据库优化,关系代数。最后通过数据库综合设计完成对数据库的简单应用。

2.引导式教学。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靠自己。”作为一名大学教师,不仅仅要给学生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针对大学生对老师的过度依赖及其不知道如何学习的现状,在数据库这门课程上必须引导学生获得正确的学习方法。《数据库原理及应用》引导式教学实施过程中的四个关键为:(1)在学生对知识点进行了感性认识后,必须由他们自己完成对知识点的感悟。实践表明,对知识点的感悟大多需要较长的时间,所以一般都在课后完成。(2)为了保证学生对知识点的感悟效果,应设计合理的问题,让学生在探究该问题的过程中完成对知识点的感悟。(3)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考查学生对知识点的感悟效果,也必须通过学生的实践结果来考量。(4)对学生的疑问,要有选择性地拒绝回答,确保学生独立完成对知识的感悟,减少学生对老师的依赖。

3.改进考试手段与命题方法。结合课程实践性强的特点,课程考核采用开卷形式。这是因为在学生日后的学习或者工作中,他们遇到的最大问题不是记不住基本原理、基本概念,而是缺少一种独立思考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开卷考试,不仅可以让学生从应付考试的死记硬背中解脱,更能让考试考查的方向回归到考查学生独立思考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上。

最近几年,高校广大教师对这门课程的考试改革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实践探索,并提出许多非常好的考核方式,但大都沿用闭卷的考核方式[4][5][6]。我们的考核方式参考了黄德才老师的考核模式,将考试成绩分解为:平时成绩(15%)+上机实验成绩(40%)+期末考试成绩(45%)[4][5]。决定平时成绩的环节包括:作业、课堂表现、纪律等。上机实验成绩由五次上机实验考核(见表2)决定,在上机实验考核过程,允许学生查阅本机及自带的纸质资料,不允许上网。对于期末的开卷考试,在试卷命题时要避开能从课本、课外资料上直接找到答案的题目,减少填空、选择等客观题,以主观题为主。在设计考查基本概念的题目时应注意学生的回答要能体现他对基本概念的理解。例如,在考查学生是否了解唯一约束时,题目可以这么设计:“数据库拥有唯一约束后,为什么还需要保留主键?”

以上是仅从笔者自身实践教学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提出的对《数据库原理及应用》教学的参考意见,实践表明,在新的教学措施下,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得到了提升,并从过去单一的记忆型学习转向思考型学习。对老师课堂没讲的知识内容,学生开始自己去查资料、思考和创新,他们甚至会提出一些老师无法当场解答的疑问。可见数据库技术是不断发展的,知识也是不断更新的,教师在平常的教学过程中要考虑到当前的技术环境与发展趋势,适时地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不断地加入新的原理、技术和信息。

参考文献:

[1]闫建红.《数据库系统概论》的教学改革与探索[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5):16-17.

[2]张燕,黄荣怀.教育目标分类学2001版对我国教学改革的启示[J].中国电化教育,2005,(7):16-20.

[3]盛群力.旨在培养解决问题的高层次能力——马扎诺认知目标分类学详解[J].开放教育研究,2008,(4):10-21.

[4]黄德才,龚卫华.“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课程考试[J].计算机教育,2007,(12):117-118.

[5]黄德才,陈庆章,古辉,等.以教材建设为中心的“数据库原理及其应用”课程改革与实践[J].计算机教育,2008,(8):139-140.

[6]张福安,包振强.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7(1):14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