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实证经济学方法论探微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实证经济学方法论探微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弗里德曼(1953)的"实证经济学方法论"一文已有近60年,不少实证研究仍然是以事实解释事实,缺乏对经济学理论的足够重视。本文对实证经济学方法论进行了简要梳理,并对证伪主义进行了直观的阐述。

[关键词]实证经济学;证伪主义

一、经济解释的概念

张五常(2010)认为,经济解释是说以经济学的角度,用上科学的方法,来解释现象或人的行为,经济学关注的是“为什么”。经济学是一门经验科学,以解释现象为出发点。所谓解释是指对许多个别的、特殊的事件所作的一般的、概括的总结性论述,我们可以通过这些一般性的定理、规则来认识个别事物。真实世界无比复杂,简单的理论是经济学家认识世界、解释世事的方式。理论是节约信息的工具,因而我们不能用事实来解释事实――事实解释事实一方面会使得现象的“规律”变得数之不尽,失去一般的解释力,同时,人的逻辑推理能力也会失去用武之地;另一方面,有规律的现象在不同情况下其规律会发生改变,这进一步会使我们认识世界与解释事实变得复杂无比。R.卡尔纳普(2007)分析了现实生活中许多看上去的“事实解释事实”其实是简化了的“理论解释事实”的情形,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降低交流成本。

二、经济学的任务

经济学家用最优化原理来构建经济分析的框架,所谓最优化是指人们总是在他们能够选择的范围内选择他们自己最偏好的。那些影响个人作出选择的变量叫做约束,它们有些是可观测的,另外一些可能不可观测,但都是可以被预知。而偏好通常是难以观测到的,如果不假设偏好是稳定的,则我们难以推断人选择行为的改变究竟是因为约束条件变了,还是因为人不可观测的偏好变了。这就会使理论陷入不可能被事实的境地,失去其解释能力。因此,在社会科学范畴中的经济学寻找基于可观察到的约束条件的变化而引起人类行为变化的可证伪的解释,使用关于行为和技术的一般假设,将不可观测的变量即偏好)简化为常量。需要注意的是,经济学家并没有否认偏好的重要性,也没有把它一直当做常量来看待。之所以假设偏好是稳定的,是因为它允许我们考察约束变化时所引起的相应的变化。经济学挑战性的任务是不断地寻找基于约束条件变化的解释。Silberberg(2005)认为理论的结构包括以下三个部分的内容。第一,一组断言或假说,利用A={A1,…,An}来表示,它们与现实世界客观事物相联系,用来进行进行客观事物运动的概念化描述(也许是数学描述)。这些假说一般以命题的形式出现,如“消费者极大化效用”。以抽象思维为起点的假说,“非真实”是必需的,因为事实不能自作解释。第二,如果关于理论基本构成的行为断言在经验科学中是有用的,那么这些断言或假说必须与实际客体有关。因此理论的第二个部分是一种设定或检测条件,它们用C={C1,…,Cn}表示,用上述设定来检验行为断言与假说。在这里需要注意区分假说与设定的区别。如果理论要付诸应用,那么这种设定或检测条件必须是可观察的。如果没有告知理论所对应的客体,那就不可能知道理论对事物变化解释是好还是不好。假说或断言A是关于抽象物体的一般描述,它们是不可观测的。第三,理论的第三部分由事件E={E1,…,En}组成,这些事件由理论所预测。理论告诉我们一个行为断言A意味着如果检验条件C是有效的(现实的),那么一定的事件E将发生。注意,这里的“一定”就是张五常所讲的推测结果E的出现结果是有限的,有现象限制因而肯定,从而达到可以被否定的含意,叫做经济学理论中的“均衡”;反之,如果E的出现是永无止境的,则被称为“非均衡”。设定和检验条件C以及时间E都应该是可观测的,否则我们说不清理论是否可以应用。因而,理论的逻辑结构是:假说A意味着如果C是真的,则E也是真的。用符号可以记为:A(CE)。理论一定要“可能被事实”,不可能被事实的理论是没有解释力的。张五常(2010)认为实证科学的主旨,是要创立一些可能被事实的句子或言论来作推测1。科学不是求对,也不是求错,科学所求的是“可能被事实”。可能被事实而没有被事实,理论就算是被证实(confirmed)了。

三、经济学常用原理

我们怎么检验理论呢?首先,以抽象思维为起点的假说,“不真实”是必需的,我们没有办法直接检验它,我们只能通过基于那些假说的现实的、可观测的事件,在设定的检测条件下,逻辑上给出预期,并且当这些预期为假的时候,假说才被拒绝。如果推测的事件发生了,我们就有了验证某个假说的依据,理论从而就存活(survive)下来了。但是,我们不能单凭验证条件C与推测结果E成立就断定假说A成立,这是不合逻辑的。因为总有新的其他的理论产生,能解释已有的一系列现象。因而理论应该是富有逻辑的,却是不能被证明是完全正确的。我们只能不断地找到新的事实来肯定理论。一个理论所经历检测的时间越长,它就越可信,但是我们永远也不能证明某一理论就是正确的。在经验主义的科学中,科学的理论是那些在逻辑与事实上可能被证伪但尚未被事实证伪的理论。不可能被事实的“理论”,不能称之为理论,主要包括以下五种情形。一是套套逻辑,是指一些言论,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可能是错的,最常见的是同义反复。有一个电视剧讲三兄弟考秀才,考之前去抽签问一个老和尚他们三人能考上几个,老和尚默而不语,只伸出一个指头。后来有一个考上了,三人又提着礼品来感谢老和尚夸他料事如神。其实,不管三人考上几个,老和尚的猜测永远都会是正确的。二是模糊不清的理论。因为模糊不清,所以永远也不可能清楚地被证明是错了。这也就是为什么许多人仍然相信星座分析的原因之一,总感觉很有道理――其实问题在于它对每一个星座都会有一长段模棱两可的分析,每个星座的分析并非完全互斥的,如果真的较真的话你会发现每个星座都有适合你的地方。三是言论互相矛盾的理论。严格地讲,按照林毅夫(2005)所讲的理论所必须具备的两个一致性之一,即理论内部的逻辑必须是自洽的,言论互相矛盾的不能称之为理论。四是用以验证理论的推论或推测结果并非事实。同第二种情形一样,我们永远也不能清楚地证伪它。五是被推测会发生的现象没有限制。这最后一种即张五常讲的经济学理论中“非均衡”的情形。

经济学家经常用到的另一原理是均衡原理,他们并不知道现实世界是不是真的是均衡的,均衡只是经济学家理解现实世界的一种方式。这样作的好处是,可以集中于寻找引起变化的外生变量;同时,均衡意味着可重复。我们常用比较静态分析方法来分析当约束条件变化时,个体的选择会发生什么变化。比较静态学对一个理论的测定包含着两个相对直观的过程。首先,考虑这个理论中所有逻辑可能的方面。也即举出行为的假设暗含的理论上的某种行为变量,这是数理模型要重点关注的。然后,理论的结构会被应用到实际数据中,从而理论会被经验性地测定,这是计量经济学的工作重心所在。检验理论往往是建立在当某检验条件或设定改变时变量改变的基础上。比较静态分析不是针对时间而言,而是针对变量改变方向而言。对理论的测定需要把变化分为两种:决策或选择变量x,参数或者说是模型外在的变量а。根据理论构造函数x=f(a),从经验的角度看,我们很少能够直接测定上式的关系――它需要充分的偏好与约束方面的经验。但是,我们可以对边际数量进行观察从而得出可证伪的假说。

参考文献

[1]Eugene Silberberg and Wing Suen,“The Structure of Economics:A Mathematical Analysis”,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

[2]Friedman.《The Methodology of Positive Economics》.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53).1970:3-43

[3]赵敦华.《赵敦华讲波普尔》.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4]林毅夫.《论经济学方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5]R.卡尔纳普著,张华夏,李平译.《科学哲学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6]张五常,2010,《科学说需求》,中信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