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四川民族地区旅游:需可持续发展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四川民族地区旅游:需可持续发展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生态农业发展是否成功,农牧民增收是重要的衡量指标。

民族地区是四川省高品位旅游资源富集的核心区域,也是四川省世界级、国家级旅游资源分布最多的区域。旅游产业带动经济发展的能力日趋明显,当前已成为四川省民族地区的支柱产业,也成为建设西部旅游经济发展高地的重要支撑。

数据说话:

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发展势头强劲

2012年,四川民族地区(阿坝、甘孜、凉山三州)实现旅游收入311.49亿元,占全省旅游总收入的9.5%,同比增长32.6%,比2010年翻了一番;其中,接待入境游客超过5千万人次,达到5309.8万人次,增长29.4%。

阿坝州共实现旅游业增加值55亿元,旅游总收入在四川省21个市州中排位第三,位列成都、乐山之后,占当地GDP的比重为27%,占当地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为78.5%;甘孜州实现旅游总收入35.87亿元,增长19.6%,实现旅游业增加值17.9%,占当地GDP的比重为10.2%,占当地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为28.1%;凉山州与四川省多个市、地、州以及云南昭通、东川、昆明楚雄、丽江、迪庆等地区相毗邻,是省内与不同的行政区域连接交接最多的地区,凭借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优势旅游资源,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94.26亿元,增长17.2%,共接待国内外旅游者2685.1万人次,增长22.0%;旅游外汇收入89万美元,增长139.6%。

而在少数民族聚居较多的峨边、马边、北川,旅游产业发展也很可观。2012年峨边旅游接待人数达98.64万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31.4%,实现旅游总收入4.46亿元、增长38%。北川大爱羌城国家5A级景区,全年接待游客22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25100万元。

民族地区旅游景区已成为四川景区发展的重要支柱。2012年,九寨沟景区接待游客364.29万人次,同比增长28.9%;实现门票收入6.54亿元,同比增长21.4%。黄龙景区接待游客231.53万人次,同比增长25.3%;实现门票收入3.95亿元,同比增长21.3%。2个5A级景区实现的门票收入占全省A级以上景区的31.1%。

发展短板:

民族地区旅游业仍未完全开发

由于客观条件和历史发展等原因,四川省民族地区特别是藏区旅游业尚处于起步阶段,旅游资源优势和潜力尚未得到充分发挥,旅游发展中仍然存在“一流资源,二流开发,三流交通,四流知名度,五流经营”的问题。

游客消费低于四川省平均水平。如表所示,过夜游客消费中,只有阿坝州接待水平略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一日游消费中,凉山州的接待水平略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从三州总体来看,接待游客水平低于全省平均水平,接待游客结构也较为不合理。

旅游产业层次和素质不高,处于发展初级阶段。四川省民族地区旅游发展不平衡,除九寨沟等地发展较为成熟外,大部分地方仍处于初级阶段或待开发阶段,旅游产品结构单一,多以自然生态资源的观光旅游产品为主,休闲度假旅游产品较少,整体品牌形象不够鲜明。另一方面,旅游人才匮乏,管理人员、从业人员及居民文化程度不高,旅游发展意识、服务意识、环境保护意识、职业技能、综合素质等亟待加强。

藏区旅游产业较敏感,易受到自然灾害、特殊事件等外部因素影响。四川藏区地处青藏高原过渡地带,海拔较高,生态环境原始敏感,环境承载力总体较低,区域内地震、泥石流、滑坡等自然灾害多发。突发性自然灾害以及旅游安全等多种因素使藏区旅游业发展面临巨大挑战。而藏区又是多民族聚居区域,政治、宗教、文化等因素交织,具有较强的敏感性,旅游开发也极易受到特殊事件等不确定的外部冲击,造成旅游市场的大幅波动。

旅游基础设施较为落后。四川省民族地区远离主要客源市场,立体交通网络尚未建成,旅游点多线长,游短行长,未有效形成旅游环线;住宿、餐饮、能源、通讯、医疗等基础服务设施较落后,严重限制了接待能力。三州地区的星级宾馆有53家,其中2家5星级、12家4星、25家3星、11家2星和3家1星,其中阿坝州星级宾馆21家,占三州星级宾馆总数的39.6%。

对民族文化资源的保护力度不够。现代文明对传统文化的冲击使得一些民俗文化项目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一些民族文化资源如民居建筑、服饰、饮食、歌舞等方面,逐渐失去了其原汁原味的异族风情韵味。

旅游兴业:

民族地区旅游产业需可持续发展

四川省民族地区非常重视旅游产业的发展,甘孜、阿坝、凉山三州都把旅游业确立为本地区的主导产业,树立了“旅游兴州”的观念,这就需要在保护民俗文化和开发旅游资源的过程中,实现民族地区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改善旅游产业发展的政治环境。国家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和扩大内需战略,加快藏区跨越发展和集中推进连片扶贫开发,党的十明确提出的“建设美丽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四川省委“两化”互动、统筹城乡总体战略的加快推进都为目前藏区旅游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和提供了更加宽松的政策环境。

保护旅游产业发展生态环境。旅游业的发展必须建立在保护和加强生态旅游环境建设的基础上。首先要加紧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其次加强自然风景区的保护和执法,杜绝湖泊水体污染,建立珍稀濒临动物特别保护区。改变人们“靠山吃山”的贫困落后思想;公路、旅店等旅游设施要与景区协调;再次,在民族地区大力开展荒坡植树造林活动,营造大面积的森林草地,恢复各景区周围的秀美面貌。

强化旅游业发展要素保障环境。多渠道募集资金,改变因财政困难对旅游产业的投入不足;完善交通配套。加强旅游人才培养与人才队伍建设, 完善旅游人才评价体系。

(作者单位:四川省旅游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