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探“柳”文化底蕴的成因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探“柳”文化底蕴的成因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柳易成活,在春日有明显的生长变化,被赋予见证春日的文化底蕴;柳谐音“留”,柳枝轻拂似送行又似挽留,被赋予“惜别怀远”的文化底蕴;柳形、柳性似人,被赋予“以柳喻人”的文化底蕴。

【关键词】 柳 见证春日 惜别怀远 以柳喻人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72(2013)02-023-01

柳是中国古代文人的钟爱之物,古典诗词中,常可见柳多情美丽的身影。有不少文章谈到了柳的文化底蕴,笔者试图对柳文化底蕴形成的原因作比较全面的分析和阐述。

一、见证春日

春回大地,温柔的春姑娘将春信托柳带给人间。对物候变化敏感的诗人们,惊喜地发现大自然中最先变化的是柳树。元稹名句“春生柳眼中”是最好的说明。仲春时节,“碧玉妆成一数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春风”“似剪刀”剪出了“柳”的细叶,剪出了春日,而 “柳” 成了 “春日见证人”。天气越来越暖, “五柳坊中烟绿,白花洲上云红”,地面上柳绿如烟,天空中云红炫目,春光明媚。光阴易逝,暮春时节“飞絮著人春共老”,诗人们油然而生惜春之情。

古代文人描写春日时为何如此钟情柳呢?“无心插柳柳成荫”,柳极易成活,黄河两岸、长江南北,到处是它的倩影,春日里它的绿又是那样的招摇,它当然逃不过亲近自然的文人们的慧眼和妙笔了。

与文人们喜柳、惜柳相呼应的是民间“插柳游春”的风俗,如我国古代有人在清明节、寒食节于家门前插柳,还有人在春季将车子、轿子上插满柳条,坐上它们到郊外去踏青游春,饱览春光。直到现在在我们家乡(江苏泰州)还有人在春季修坟和上坟时插上柳条来告诉逝者春日已经来到。也有人将此风俗纳入笔端,载入诗词。我们毛家有位先祖有诗云“插柳游春时,祭祖手植日”。

由上不难看出,“柳”与春的关系多么密切。早春新柳,仲春烟柳,暮春柳絮被文人们化为情思融入作品。一片柳叶,一株柳树,一处柳林,都见证着春日的兴衰。

二、惜别怀远

我国传统文化中,有些事物常被赋予特殊的抽象意义。如牡丹代表富贵,兰花象征君子。“柳”在描写离愁别绪的作品中,出现的频率相当高,也早已形成了它特殊的文化底蕴――惜别怀远。

最早以柳表现离情的恐怕就是《诗经・采薇》中那两句“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了。

汉代有“灞陵伤别”之说,灞陵柳树成荫,函潼一带的游子常由此远行,因“柳”能寄托深情,赠行者就于灞陵“折柳相送”。渐渐“折柳相送”形成一传统风俗,成为典故。

看看唐词《忆秦娥》,“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柳色绿了,一年又一年,而伊人依然远隔一方,葱绿的柳色使秦娥想起灞陵折柳送别的情景,如今只有那冰冷的残月陪伴着这位多情的女子,词人成功地塑造了一位思念远人的女子形象。

据说,连文成公主远嫁的松赞干布,从长安依依不舍离去时,也带走了长安的柳树,她还把他们栽种在拉萨的土地上,以表达惜别怀远之意。

以“柳”来喻惜别怀远之意,笔者结合古代文化知识总结有以下几个原因:

我国古代有种谐音双关的修辞,以某字来暗指与它读音相同或相近的字。柳”谐音“留”,送行之人希望能够留下远行之人,特别是能够留下他们的心。

另外,柳树多被栽种在沿河两岸,柳枝柔长,随风轻拂水面,好象在送别游子,自然触动人们的离情。周邦彦《兰陵王・柳》中有“柳拂水飘绵送行色”,多而成行的柳,姿态婀娜,飘拂在水面上,像在为词人送行。当时的周邦彦目睹朝政日益腐朽而无可奈何,只能痛苦地跟国都告别,或许那拂水飘绵送行之柳也增加了他的怅惘之情吧。

还有,游子归来之舟泊在岸边,柔长的柳枝轻抚看小舟,似在迎接游子。游子又得远行了,那柳枝又要系住小舟,似竭力挽留游子。在多情的送行之人和远行之人眼里,柳枝也就成了多情之物,自然,文人墨客就喜将“惜别怀远”之情倾注于柳了。比如唐代诗人雍裕之有首《江边柳》:“若为丝不断,留取系郎船。”诗歌绘出了一幅美丽的江边春柳图,柳数成行,翠绿蓊郁。诗中女主人公希望柳丝连绵不断,以便把情人的船儿系住,永不分离。这离愁之重,别恨之深,自是不言而喻。

三、以柳喻人

我国古代诗词中有一些以柳来隐喻佳人的作品,有着独特的韵味。细细想来,这柳与佳人确有相似之处,细细长长的眉毛似柳叶,娉娉婷婷的细腰似柳枝,那令人牵挂也牵挂别人的柔肠似柳丝。无怪乎那些多情的诗人会以柳隐喻佳人了。在这类咏柳诗中,令人拍案叫绝的当推李商隐的《赠柳》, “章台从掩映,郢路更参差。 见说风流极,来当婀娜时。桥回行欲断,堤远意相随。 忍放花如雪,青楼扑酒旗。 ”纯用白描,不着一个“柳”字,而给我们送来了温婉美丽多情的女子。咏柳实咏人,诗人对柳的爱怜也就是对人的依恋。

有的佳人以柳自喻,却充满辛酸。敦煌曲子词里有首《望江南》,“莫攀我,攀我太心偏。我是曲江临池柳,者人折了那人攀。恩爱一时间。”这些话道尽了的辛酸。作者不明言“”二字,而是以“曲江临池柳”设喻。这是因为柳枝任人攀折的特点恰恰符合那种任人欺侮玩弄的生活特征。

在古代文人笔下,以柳写人并不都是隐喻女子,也有人寻找柳和人另外的相似点,赋予柳特别的内涵。白居易《勤政楼西老柳》,“半朽临风树,多情立马人。开元一枝柳,长庆二年春”,这首诗以“半朽”画柳,以“多情”写人,临风立马,意境苍茫。柳树半朽,诗人也半朽;诗人多情,柳树也多情。

另外,或许因为柳有左右摇摆的特点,所以有人借柳写人的优柔寡断,似是而非的立场和媚骨等。这类诗文较少,这里不再举例。

综上可知,“柳”的文化底蕴丰富,其成因也非常值得玩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