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析历史新教材与课堂教学的延展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析历史新教材与课堂教学的延展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基于课程改革更换历史新教材对历史课堂的影响,本文从新教材选材内容,新教材教学方法,以及农村历史教学和新教材关系等方面对历史新教材与新的教学方法进行了探索,总结了本人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对历史新教材的看法及教学体会。

[关键词]课程改革 历史新教材

[中图分类号]G623.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0)06-0143-01

自实行课程改革更换历史新教材以来,新的历史教材对历史课堂有了很大的影响。在课程改革背景下,我以新教材与新的教学方法的探索为主题,总结了对历史新教材的一点看法及教学过程中的一点儿体会。

第一,我认为新的历史教材向学生提供了现实有趣、富有挑战性的学习素材;引用了许多真实的数据、图片和学生喜爱的卡通形象;提供了众多有趣而又富有内涵的问题。

教材在提供了丰富的学习素材基础上,还依据学生已有的知识框架和活动经验及心理素质的发展特点上,提供了大量的操作、思考与交流的机会,设立了“做一做”“想一想”“议一议”等栏目,以便学生通过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形成新的知识平台;教科书还力图采用“问题情境――建立问题解答――知识应用与拓展”的模式展开,所有新知识的学习都以相关问题情境的研究作为开始,这是学生了解与学习知识的有效切入点。比如,八年级历史上册《北伐》一课就以对黄埔军校的研究引入对北伐时期国共合作的探索,为进一步的历史知识学习创设了历史情景。

然而,新形式必然会带来新的困惑与思索:一个就是在课堂教学上,我们教师该如何把握这些繁复的内容,为学生的学习创造有力的环境。在实际课堂操作过程中我体会到在教材的取舍上,应该重视知识点和学习能力的落实。结合三维目标的实现看,知识与能力目标是教育教学需要实现的首位目标,并且“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要“传道”教师首先需要提高自身的素质,那么自己就要熟悉教材,理清教学思路设计出符合新教材的课堂教学步骤。唯有如此,才能有效地组织教学,达到指导学生学习的目的。

第二,在内容形式上新教材比课改前的教材内容要少,而《课程标准解读》要求学生应该具备的能力反而是有增无减的。这一对矛盾实质上就使我们必须改变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是教学目标得以实现的必要手段,我认为课程改革不仅是课堂教学形式的改变,更应是三维目标的实现,即课堂教学既要注重学生参与教学活动,更要注重知识的落实、能力的培养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实现。课改之前,我国的基础教育更关注于学生对知识的储备,缺乏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师仅是做好了知识的转储,而忽视了学生自身能力的锻炼和培养。随着时代的发展,改革“应试教育”下的单纯知识传授型的课堂教学是必然的。那么作为一线的教育工作者在课堂教学上该如何把握和体现这些变化呢?经过了课改前后的变化我体会到在课程改革之前,教学过程过分偏重教师的讲授,学生只要被动接受就可以了;而课程改革之后就要求教学过程要师生互动,调动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探究、合作能力,教学过程要活跃、平等。然而我们在力求课堂活跃、平等的同时,也犯了一些毛病,我们在听公开课或者自己上课时,会发现有些课堂上气氛活跃,学生也积极分组合作学习,然而学生在课后反馈中反映出的学习效果并不如人愿,那么症结何在呢?有的学者认为我们是“穿新鞋走老路”――教育形式变化了而教育评价没有变化,因而影响了课堂教学效果的真实体现。我本人并不很赞同这种看法,因为我们的课堂如果真能体现教学目标的实现过程,那么教育评价无论其形式如何都不足以成为课堂教学效果差的主要原因。我认为教学效果差的原因在于对课程改革的实质理解不到位,只关注了课堂四十五分钟内教学形式的改变,忽视了在课程改革之后我们的教学过程已不仅仅局限于课堂四十五分钟内的教学,而应该是课前教学、课堂四十五分钟教学、课后教学三者的有机结合,缺一不可。

我们要达到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和创新的能力,首先必须在课前组织学生预习和学会收集课堂中有效的教学资源,有了这些铺垫后,我们才能在课堂上进行讨论和研究,否则课堂教学上的合作学习就只能流于形式,而不可能成为拓展学生思维的有效手段。从这个意义上看,探究学习方式的训练拓展了学生知识面,丰富了教学内容。即我们教师在教学中发现课改后的教材本身罗列的知识点少而练习或考试时知识点多这一对看似矛盾的问题,其实并不矛盾,它是课改后要求学生课前和课后必须自己主动学习的体现,要求学生在自学中扩展知识,探究并补充学习隐性的课本知识。

受农村教学客观条件的限制,在课前必须收集相关学习资料这一环节上,我们无法保证全体学生的探究环境――孩子家庭受经济条件的限制,缺少计算机则无法自主在课前查阅课堂教学中设计的知识点并予以相应的扩展。这就意味着课前教学在我们农村几乎无法完成,这就表示知识探究能力和合作学习的能力我们无法在课前完成,那么在课堂教学上,就必然必须侧重于知识的落实,合作学习方式也应为课堂知识教学服务。惟此,我们才能在课后教学上完成知识扩展,完成探究能力的培养,也就是说,我认为现阶段我们农村现有的教学资源环境下,一堂真正的好课,首先应该是教师在四十五分钟的课堂内加强学生的知识储备量,然后在此基础上对学生进行探究、合作学习的培养,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做好知识准备。在课后教学这一环节上,我们教师也必须予以指导,使学生掌握正确扩展知识的方式,使学生知识和能力得到正增长,达到巩固和提高的目的。

总而言之,我认为在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之下,为了保证教育教学三维目标的实现,我们教师必须首先切实加强自身的知识储备和能力培养。然后结合教材设计好课前、课中、课后的教学方法。只有如此,才能轻松应对新课程改革对教学过程的要求,做到游刃有余,为学生的更好发展做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