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明明白白教语文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明明白白教语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在接受美学、建构主义、实用主义等主要教育理论的共同“发酵”下,我们今天的语文课堂教学应该是科学的、理性的、清晰的,而非盲目的、感性的、模糊的。可以说,语文课堂教学既是科学,又是一门艺术。语文课堂教学的“面纱”不再神秘,其“真容”日臻明朗而清晰。

关键词:认知 发现 转变 艺术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6097(2012)11-0014-02

作者简介:张来群,江苏省中学语文特级教师,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培养对象,江苏省优秀教育工作者,江苏省德育科研先进工作者,江苏师范大学文学院兼职硕士生导师,苏州市彩香中学校办公室主任助理。研究方向:中学语文教学。

距离去年9月,江苏省教育厅组织中学语文特级教师赴台湾考察学习,已经好几个月过去了。考察回来之后,不少老师早已把自己的见闻感受诉诸笔端,见诸报刊。而笔者一直“懒”得动笔,只等把此事忘掉,再看一看究竟还能“剩下些什么”,因为德国物理学家劳厄曾说过:“教育无非是一切已学过的东西都忘掉后所剩下的东西。”

现在看来,“所剩下的东西”只有两样:一是台北市立中山女子高级中学张辉诚老师执教的高二语文复习课《孔子之为人》,教者俨然是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的一位主讲人,纵横捭阖,恣肆,高屋建瓴,深入浅出(对此,将另文详述)。二是国立科学工业园区实验高级中学的一堂初一语文课,一位年轻女教师(老师的姓名已经不大记得了)执教台湾诗人杨唤的《夏夜》。上课时,教师首先播放课文的朗读录音。然后,把全班分成4个学习小组,各组分头准备之后,逐组到黑板前汇报朗读。组内成员分工协作,朗读形式灵活多样,富于变化:时而独诵,时而齐读;声音时而跌宕起伏,时而朗读与表演融为一体;时而运用肢体语言,时而以书本作为简单道具。最后,小组间相互评议,除本组外,分别对其他三组从优点、建议、评分三方面进行评议,还没等第四组开始评议,下课的铃声已经响起。

这是一堂未上完的课。就是这堂不太完整的课,给笔者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学生“放慢脚步”,在课文里“闲庭信步”;教师不急不躁,“静等花开”。学生是课堂的真正主人,积极参与,主动体验,自主建构,整个学习过程轻松而愉悦。

其实,像这样趣味盎然的课也并非是台湾地区的“专利”,在大陆语文课堂上也屡见不鲜。如余映潮老师在教学《七颗钻石》时,分别安排了用童声读,用老人讲故事的方式读,用表演的方式读,用角色变化的方式读等,将学生带入用朗读营造出的不同课堂情境中,通过朗读来表达小姑娘的心情,再现小姑娘丰富复杂的内心世界。学生在课文朗读中通过巧妙的角色变化,达成了体物悟情的深度阅读目标,课上得有声有色。在教学《皇帝的新装》时,有的老师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进行表演。在教学《赵普》一文时,有的老师让学生排练课本剧。在本轮教学时,笔者教郦道元的《三峡》,其间组织学生讨论:“如果郦道元描绘的三峡之景能保留到今天,如果让你去三峡游玩,你会选择在哪个季节去呢,为什么”;教刘绍棠的《本命年的回想》,让学生讨论:“文中有关过年习俗的10件事中,如果让你挑选一件事参与其中,你最喜欢参与哪件事呢,为什么”;等等。不必多举例,海峡两岸的语文课堂教学有着许多共同的价值追求,这一点毋庸置疑。究其主要原因,笔者以为海峡两岸的语文课堂教学均受到了西方教育理论的滋养和影响。

从上面的案例中不难发现,最近几年,实用主义教育理论“重新来袭”,成为影响我国教育思想的重要一脉。

一、从“重认知”向“重体验”转变

长期以来,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偏重知识的传授,更多的教学是通过死记硬背、机械练习来完成,而忽视了发展思维、形成能力需要一个从认同到内化的特殊过程。德国教育家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中这样理解教育:“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教学应重视教学过程,重视学生体验,让学生在经历和实践中实现自我领悟,在反思中重构自己的经验,形成自己的行动策略和方式,从而习得新知。

二、从“重接受”向“重发现”转变

学习方式一般分为“接受学习方式”和“发现学习方式”两大类。在接受学习中,学习内容以定论、结果等形式直接呈现出来,学习者是接受者;而在发现学习中,学习内容以问题、活动等形式间接呈现出来,学习者是发现者。

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就是改变原有单一的“接受学习方式”,按照课程改革的思想观念,将课程内容、教材知识以问题的形式呈现出来,把发现、探讨、研究等认识活动凸现出来,让学生在自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的过程中,形成其独特的学习方式。

三、从“重知识灌输”向“重知识建构”转变

尽管“灌输”早已成为众矢之的,但现实中“灌输”仍然存在。在灌输模式下的师生互动交流往往是“超理智式”的,教师以成人的话语方式,在未与学生真实生活场景和行为细节进行对接的情况下,给学生分析、讲解一些抽象的、空洞的内容,学生没有办法理解其真实的含义,只能被动地接受和表面化地理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语文教学必须关注学生的主动性,调动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内在动机,让他们实现自主建构。

四、从“重急功近利”向“重全面发展”转变

杜威曾说:“教育即生长,学校即社会。”“生长”即发展,自然发展。教育应是一种自然发展的过程,必须从扎根儿童的能力、兴趣和习惯开始。同时,学生必须是在自然和社会环境中发展的,他们在学校不能纯粹地学知识,而应在求真、向善、善美的教育雨露中澄澈灵魂。

然而,我们提倡素质教育,却很难走出“以分数论成败”的怪圈,教育功利化思想的阴霾始终如影随形。我们应尽力去改变教育功利化的现实,至少不随波逐流,因为“教育正在越出历史悠久的传统教育所规定的界限。它正逐渐在时间上和空间上扩展到它的真正领域――整个人的各个方面”。

那么,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到底应该教给学生什么呢?仅仅是一些语文知识和应试技巧吗?笔者认为不是,更多的应是培养学生对语文的热爱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更多的是培养他们丰富的情感和健全的人格。虽然教知识、迎考试是现实中不可避免的状态,但是我们完全可以给学生更多“剩下些有用的东西”,激发他们爱上语文的兴趣,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帮助他们学会学习和思考……真正教给他们比知识本身更“有用”的东西。

参考文献:

[1]约翰・杜威.王承绪 译.民主主义与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

[2]余文森,吴刚平.新课程的深化与反思[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3]代蕊华.课堂设计与教学策略[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4]魏本亚.语文教育研究方法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5]沈华斌.该教给学生什么[J].人民教育,2011,(22).

[6]李忠华.追问教育到底该做些什么[J].人民教育,20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