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高中语文文本要注重多角度解读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高中语文文本要注重多角度解读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每一篇课文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有产生的背景,有文化的内蕴,有民俗的差异,讲析课文就得挖掘文后的意思,就得多角度解读文本。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一个文本,不同时代、不同人生阅历的人能够读出不同的意义来。可是,目前高中语文教学中文本解读的现状堪忧,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1)以教参为本。教参,只是教学参考,资料汇编,或提供教材编订者的一家认识,不是文本的最终解释,唯一答案。但有的教师现在却离了教参便无法进行文本解读。教参字字珠玑,对教参不作深入的探究、分析,照搬照套,现买现卖。其实,生活即教育,那么生活即教参,社会即教参,有字书是教参,无字书也是教参,我们这个世界的方方面面都可称之为教参。因此,教参的参考价值应该是永恒的、鲜活的。

(2)简单化、标签式。所谓的简单化、标签式,就是对文本的理解缺少鲜活、生动的人生体验,消解了审美主体的再创造的过程,总是用一种相对单一的观念给定论,用相对简单的善恶、对错、优劣来区分。如对《项链》中玛蒂尔德这个人物的解析,许多老师简单地认为她是一个爱慕虚荣的女子,不值得同情。虚荣心又岂是玛蒂尔德所独有,不是人类的共性吗?十年中的玛蒂尔德能够勇于面对生活的转变,能够坦然面对自己的过失,她的达观,她的诚实,她的善良与质朴,不是又很可爱吗?

那么,如何对文本进行多角度解读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扩展文化视野

著名教育家朱永新老师曾说:“教师读书不仅是学生读书的前提,而且是整个教育的前提。”腹有诗书气自华,最是书香能致远。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生接受知识的渠道已呈多元化趋势,老师渐渐失去了知识权威的地位。因此想让学生信服或尽职地引导学生学习,老师就要有丰厚的文化底蕴,就要多读古今中外优秀的书籍来充盈自己的心灵。在具体的文本解读中,要融入自己的经验、情感、生活理念,不要指望解读有标准答案,不要指望有固定的模式,不要指望通过“捷径”来求得文本解读的“正确”,要做到“入乎其内,入乎其外”。正如南宋陈善在《扪虱新话》中说:“读书须知出入法。如当求所以入,终当求所以出……不能入得书,则不得古人用心处;不能出得书,则又死于言下。唯知出知入,得尽读书之法也。”

二、找准突破口

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对文本必须有较高的驾驭能力,要读进去,又要走出来。这样他才能找准解读文本的突破口,才能引领学生有效地多角度地解读文本。一个好的突破口,不仅会激发学生对文本的兴趣,而且能让学生“身”入文本,形成“人文”对话,实现文本的有效多元解读。首先,以文章标题为突破口。许多文章的标题或与文章内容或与文章主旨有关,抓住了标题,也就意味着抓住了文章的纲。在教授《我不是个好儿子》一文时,可先就题目设问:我为什么不是个好儿子?从你的角度评价,作者到底是不是个好儿子?在教《套中人》时,可先就题目设问,谁是套中人?为什么把他称为套中人?他为什么把自己装在套子里?以这些问题导入正文的学习,不仅能迅速有效地把握课文内容,而且更可以让学生带着兴趣来解读文本。其次,以关键人物或关键片段为突破口。比如,以文章细节为突破口。 《宝玉挨打》中,在讲到如何理解贾政打宝玉时,学生始终浮在表面,不能深入理解。我让学生抓住贾政的三次流泪的细节,并剖析其背后的原因。经过这一点拨,气氛活跃,学生不仅把贾政的内心世界剖析得很深, 而且也挖掘出宝玉挨打背后所包含的深刻的社会内容。另外,还可以以评写、续写、补写各种写作形式为突破口。既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又可以激活学生的思维,驱遣学生大胆想象,从而在作者、文本、学生之间搭建起沟通的桥梁,使学生对作品的理解深刻全面而又个性鲜明,可以“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为杜十娘写一个颁奖词,痛惜鲜花的凋零;为项链续写结局,感受构思的精巧。《最后的常春藤叶》中,老贝尔曼是如何将常春藤叶画到墙上的情节,作者并没有正面描写出来,这就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所以在本课的作业设计中,笔者尝试过以写作形式让学生把空白情节写出来,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感悟人物的精神。

三、明确解读边界

理解提倡个性化,可以多元,但是必须有界。但究竟界是什么?干国祥《确定多元之界的四个维度》中认为:读者在阅读中获得意义涉及六种要素,一是阅读者,二是文本,三是思维假定,四是其他阅读者意见,五是互文性文本,六是作者无意识。而俞发亮则在《多元有界,界在哪里》中认为:解读应该以文本为基础、为前提,不能脱离文本的“语体”“语境”和文本的关键语句,解读不能超越道德的底线和文学艺术的审美。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总之,对文本的解读应是多元的、个性化的,这样“人”“文”才会撞击出绚丽的火花,这样同一花朵,才会有异样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