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八化”建设绘新景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八化”建设绘新景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到2020年,要率先在县域内实现城乡均衡发展。地处滇、桂、黔3省(区)接合部,素有“滇黔锁钥”和“鸡鸣三省”之称的罗平县在统筹城乡发展中,将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放在首位,紧紧围绕教育均衡发展和推进教育现代化这一主题,通过实施办学条件标准化、常规管理绩效化等“八化”建设,使城乡之间、学校之间的教育“落差”得到明显的改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格局基本形成,全县教育事业在均衡、协调发展中迸发出新的活力。

办学条件标准化

坐落在虎山脚下的老厂乡中心完小的新校区,教学楼、综合楼、学生宿舍、学生食堂……一栋栋现代化的校园建筑拔地而起,如果不是身临其境,很难想象在山旮旯里还藏着这样一所美丽如画的学校。

“老厂乡虽然偏远,但我们感到一点都不落后。”说起学校的变化,校长刘天瑞感慨万千。老厂乡中心完小旧貌换新颜,是罗平实施“八化”学校办学条件标准化建设、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一个缩影。

2009年,县教育局以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全面实施为契机,统一标准、统筹资源,从占地面积、校舍条件、设备设施等多个方面进行教育基础条件建设,在全县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学校建设热潮。2007年至2012年,罗平共投入资金57 648.3万元,新建和改扩建中小学校舍631幢,排除D级危房195 227平方米,维修加固29 002平方米。

5年备战,罗平新教学楼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全县农村义务教育学校面貌焕然一新,办学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

常规管理绩效化

为激发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推动教育现代化建设进程,2009年,罗平教育部门实施了一系列改革,把竞争机制引入学校的管理中,推行校长任期目标责任制,实施教职工全员聘用制,规范奖励性绩效工资分配制度,做到按劳取酬,优质优酬,打破平均主义,打破铁饭碗。

“在条件艰苦的教学校点,老师经常调换会影响学校发展,但如果长期不调换,学校就会是一潭死水。”在谈及学校教师管理时,鲁布革布依族苗族乡中心学校校长李树村这样说。鲁布革还有部分教学校点交通不畅,学校条件艰苦。对此,鲁布革中心学校在制度管理的基础上,重视“情感管理”,即从全乡教师的绩效工资中拿出一部分对边远地区学校教师发放艰苦津贴,同时对地域环境好的学校,实行教师的“逆向”流动制度,即让需要享受高级职称待遇的教师到偏远山区学校支教2年,为农村偏远薄弱学校输送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

常规管理的绩效化进一步促进了资源的重新配置和教师结构的优化,促进了城乡教师有序交流,为罗平教育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营造了全县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

德育工作实效化

走进九龙镇以德完小学生宿舍,你会惊叹:口杯牙刷一条线、牙膏香皂一条线……寝室里的物品摆放井然有序。你也许会问:一所农村小学的学生寝室内务怎会如此整齐?“习惯成自然。”该校三年级学生方必显的回答给了我们很好的答案。

管理育人、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活动育人,这是罗平县在教育教学上的新理念。近年来,罗平中小学德育工作以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主线,着重突出新时期的形势与政策、和谐社会建设和科学发展观教育;建立“家校通”短信交流平台,确保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互沟通,增强育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各学校成立心理健康咨询室(辅导室),开展心理健康咨询活动,指导学生正确认识和处理不良的心理行为问题,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2012年,县教育局被云南省教育厅表彰为“德育工作先进集体”。

质量管理全面化

“这里虽然是村级完小,但教学质量很好。到这里读书后,我的学习成绩更好了。”长底乡金沙小学六年级学生王平略带福建口音的话道出了他的快乐。

长底乡金沙小学是云南省纪委、省监察厅在罗平县援建的村级完小,是罗平第一批“八化”建设示范学校。该校自2009年以来,实行统一电子备课,广泛开展了送教下乡、课堂等级达标、优秀业务论文活动,教研教改工作取得了实效,毕业班成绩连续3年在全乡名列第一。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实施“八化”建设以来,罗平教育部门锐意改革创新,从教学思想、教学组织、教学制度、教学评价等方面着手,推进教学管理的科学化和精细化。实施有目标、有训练、有精讲、有互动的“四有课堂”教学,转变教师的教学思想,改革教师的教学方式,增加课堂的教学手段,深化学校的校本教研,逐步形成了罗平特有的教学特色。同时,县财政每年拿出300万元资金,专项奖励教育教学成绩突出的教师,有效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2012年,全县高考上线率99.7%,比上年提高1.3个百分点;中考总平均分550.4分,比上年提高57.64分;六年级统测全县总平均分189.2分,比上年提高4.6分。

教学手段信息化

“我们要去马街镇松毛明德完小读书了。”2012年的秋天,对于家住罗平县马街镇中腊戈村的伍霞和她的小伙伴们来说,甭提有多高兴了。因为他们第一次住进宽敞明亮的宿舍楼,第一次走进电脑教室与世界联通,第一次手忙脚乱地敲响了架子鼓,甚至第一次认识了五线谱和简谱……

“学校电子白板配齐后,优质教学资源丰富了,课堂容量也成倍增加。过去,老师们上课总是提着小黑板,现在上课则拿着U盘,很方便,教学效果也很好。”说起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给学校带来的变化,校长万有龙深有感触地说。

推进“八化”建设以来,罗平县教育局围绕天地一体化、应用普及化和资源共享化的教育信息化网络运用平台,从基础设施、组织管理、制度建设等方面着手,推进学校教学手段信息化建设。截至目前,全县教学设施设备配置共投入资金3 425万元,全县中小学拥有计算机教室56个,学生用计算机3 717台,农村薄弱学校配备了实验教学仪器设备、图书、计算机、音体美器材;配备全县教师用计算机896台,公用多媒体教室22间,多媒体电子白板教室531个。2013年年底,罗平将全面实现教育信息化。

“三名工程”过程化

上个学期,罗平县九龙小学的语文老师彭忠娥很忙碌,她除了做好本职工作外,还经常上山下乡活跃在全县的教研培训现场,上示范课、作讲座、作点评……因为她多了一个头衔――“三名教师”。

“办学条件是基础,队伍素质是核心,管理机制是保障。一流的教育不单是高楼大厦,也不仅只是标准化的现代设备,还必须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实现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没有一支过硬的教师队伍,教育均衡发展就是空谈。”县教育局领导对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性认识很到位。

教育均衡关键是师资的均衡,对于教育内部特别是各教育板块学校来说,整合师资力量,开展教育教学合作,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相对均衡是板块教育实施过程中的主要内容。为了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2011年,罗平县从确立目标、选拔培养、思想政治、待遇落实等方面着手,在全县实施培养名校长、名教师、名班主任的“三名工程”;在学校内实施培养名教师、首席教师、骨干教师的“三名工程”。开展县级中小学骨干教师、完小校长、少先队辅导员、学校中层领导干部培训,有计划地完成各项培训课题任务。加快教育“走出去、引进来”步伐,先后组织小学、初中、高中学校中层领导和骨干教师、“三名教师”到北师大、华东师大、云南师大附小等省内外知名学校观摩学习、跟班培训,拓展视野,用先进的理念武装他们的头脑,用创新的思维引导他们的实践,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目前,全县教师学历合格率分别为高中98.84%、初中99.36%、小学99.89%。高中教师有硕士研究生学历9人,初中教师本科率67.61%,小学教师专科率83.30%、本科率25.23%。

校园环境人文化

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综合办学水平的重要体现,也是学校个性魅力与办学特色的体现。

走进罗平“八化”建设实施学校,校园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一墙一壁,都会说话,都能育人。建成于2010年的九龙小学,花坛、绿树错落有致,相映成趣,别具匠心的文化长廊与绿地浑然一体,其间还点缀着温馨的文明标语,刻在主教学楼前的文化展示长廊上的一篇篇经典铭文和一句句名言警句让孩子们明白了做人与求知的真谛;罗雄镇第三中学校园里移步换景的文化长廊、不同主题的展板、励志修德的名言警句、各种人性化的教学设施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既励志又怡情。

在罗平“八化”建设中,校园文化建设注重弘扬主旋律,突出高品位,以彰显学校文化环境的人文性、教育。以规划布局、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校园环境等方面为内容,以立德树人、育人为本为根本任务,以素质教育培养为基础,以人文修养培育为底蕴,以建设优良校风、教风、学风为核心,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导向,实施校园环境人文化建设,做到净化、亮化、硬化、整齐化、绿化、美化、人文化、花园、学园、乐园“七化三园”。在不断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的同时,充分吸收现代办学理念和思想精华,丰富学校精神内涵,把校园文化建设成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阵地。

安全管理精细化

2011年,罗平县板桥第一中学被云南省“平安校园”检查考评组授予云南省“平安校园”称号。至此,全县共有省级平安和谐校园1所、市级平安和谐校园14所、县级平安和谐校园185所。

一直以来,罗平县学校建设工作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牢固树立隐患就是事故、责任重于泰山、细节决定成败的观念,推行无缝化、精细化管理方式,切实抓好安全工作。建立健全了安全管理责任体系、安全管理制度体系、矛盾纠纷化解体系、督查整改落实体系、责任考核追究体系等五大体系;建立了由乡(镇)人民政府、公安派出所、学校及学校安全保卫人员组成的“四位一体”的校园及周边治安联防共管工作机制;建全“自查―督查―整改―强化―保持”的学校安全隐患排查整改运行机制;落实了食品安全机构职责体系、制度建设体系、监督检查体系、食品安全体系、财务管理体系、应急预案体系、责任追究体系、人员保障体系、宣传公开体系等九大体系,学校安全教育和管理步入了经常化、制度化和规范化轨道。定期开展“平安和谐校园”创建,从组织管理、宣传教育、责任制度、综合治理等学校安全工作的各个环节着手,建设平安和谐校园,确保师生生命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