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淡娇异蝽的生物学特性及防治技术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淡娇异蝽的生物学特性及防治技术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淡娇异蝽以若虫、成虫吸食板栗芽、叶汁液,被害芽不能正常萌发,严重时危害致枝杆枯死,造成板栗减产、栗林衰败。在江山1a发生1代,以卵越冬,2月下旬到3月下旬孵化。5月中旬至6月上旬羽化为成虫,10月下旬至11月初开始交尾、产卵,11月底产卵结束。栗林抚育去卵、20%杀灭菊酯乳油1份加轻钙粉50份、或生绿牌苏.阿维1份加轻钙粉50份喷粉防治若虫、成虫。用10%吡虫林乳油2000倍液喷初孵若虫效果均好。

【关键词】板栗;淡妖异蝽;生物学特性;防治

淡娇异蝽(Urostylis yangi Maa) 属半翅目(Heteroptera) 异蝽科(Urostylidae),分布在河南、安徽、浙江、福建、江西、四川、云南等省;浙江省在建德、仙居、金华、武义、兰溪等地广泛分布。该虫若虫、成虫吸食板栗嫩芽、树叶的汁液,使栗芽萎缩不能正常萌发,严重危害时板栗枝杆枯死,造成板栗大幅度减产,甚至使栗林损毁。江山市于2003年发现该虫对板栗造成大面积危害、造成栗产量锐减。为掌握该虫的生物学特性,我们于2003--2005年通过室外调查、室内饲养,对该虫的生物学特性及防治技术进行了初步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形态特征

成虫:雌虫长体长10.2―12.5mm,宽3.5―5.2mm,体椭圆形;雄虫体长9,3―11.5mm,宽3.5―5.0mm,宽梭形。体扁平,初羽化成虫为草绿色,交尾产卵前由草绿渐变为黄绿色,产卵后为栗黄色。头小,复眼黑色突出、单眼淡红色。触角5节,与体等长或稍长,第二节最长,第三节较短,橙黄色,第一节颜色较深,第3-5节的端部为黑色。10月以后转为红色,其外侧有一条黑色线条。喙的端部黑色,未过前足。前胸背板、小盾片和前翅的革片有稀疏的赭色刻点;10月以后,前翅的革片与膜片相接处有一条斜形宽黑带。前角、侧角不突出,两侧角附近各有一个较明显的黑点,膜质部分薄、半透明。足浅黄色,上有淡黄色细毛,跗节三节,第二跗节较小,10月以后,跗节、胫节、腿节的部份转为红色。体腹面草绿色。雄虫体较雌虫体瘦小,前翅明显长于腹部,生殖节凸出;雌虫前翅与腹部等长,生殖器凹陷。

若虫:若虫4龄。初孵若虫,淡黄色,长0.3mm,宽0.2mm,,腹部膨大,不善爬行。2龄若虫体白色,腹部扁平,体长2.7mm,宽2.1mm, 2龄若虫后期爬行能力增强。3龄若虫褐红色,体长3.5mm,宽2.7mm,胸部有3个明显的黑色肾形纹,两面侧边缘各有7个黑色斑纹,末端有2个并排的长方形黑褐色斑。3龄若虫后期分散在栗树幼嫩的枝叶上取食。3龄若虫能放出臭气。4龄若虫体草绿色,体长6.0―10.0mm,宽3.5―4.6mm,腹部明显膨大,体背有明显的翅芽,触角淡橙色,端节部黑色。

卵: 卵长径0.7―0.8mm,短径0.4―0.5mm。瓜子形,淡绿色或玉绿色。

2 生物学特性

2.1 生活史 淡娇异蝽一年一代,以卵越冬。2月下旬开始孵化,3月上中旬为孵化高峰,3月下旬孵化结束。5月中旬至6月上旬羽化为成虫,10月下旬至11月初开始交尾、产卵,11月中旬为产卵高峰,11月底产卵结束。雌虫产卵后2-3内死亡,雄虫交尾后3-5内死亡。

2.2 习性 春季气温回暖,板栗芽开始萌动,淡娇异蝽卵粒绿色渐褪,2月底有若虫孵化,3月孵化增多,孵化期30-40天。初孵若虫整齐排列在卵块的两侧静伏或吸食卵块胶质物,约经10余天脱皮,再静伏1-2天,2龄若虫分散爬行,寻找嫩芽取食。2龄若虫取食10―15天脱皮,3龄若虫再分散爬迁到新梢的枝叶间,若虫有群集性,在枝叶间分布不均匀,若虫在幼叶上取食。3龄若虫约经8---10天脱皮,并分泌有臭液。4龄若虫善爬行,昼夜群集于枝梢的叶丛间食害。栖息时,多静伏于枝梢叶背面,两触角前伸,常合拢在一起。3、4龄若虫吸取芽、新梢、幼叶的汁液较猛,能致使新梢停止生长,嫩叶卷曲或枯萎。受害严重的板栗不仅新梢和花芽不能形成,而且枝梢干枯或全株死亡。

成虫一般停息在叶片的背面取食,善爬行,常转移,有群集性,。此虫补充营养期长达7个月以上,几乎整个板栗生长季都被危害。至10月下旬,成虫从树冠上迁移至枝干上静伏,进行交尾,雌成虫开始孕卵,腹部渐饱满,。据室内观察,该虫交尾时间长达72小时以上,交尾后在48小时内产卵,卵产于板栗树老树皮裂缝中或枝条的下面,卵单层平成双行排列的卵块,排列整齐,两侧明显可见卵端部的三个白色球杆状附属物。卵块呈长条状,长8―46mm,宽1―2mm,卵条常集中成块状分布,最多处有卵块50多条。每个卵块有卵10-50粒。最多86粒。卵块上覆被有一层厚约1mm的淡红色胶质物。

产卵后继续进行补充营养,经2-3天补充营养后进行第二次交尾,第二次交尾时间长达48小时以上,并第二次产卵。卵产于枝条的下面,每次产卵块一条,每雌产1-2个卵条,常集中产在一起,最多处有卵50多条。据室内观察,该虫产卵在白天、夜晚均可进行。产卵喜在背风处,所以栗林的下部栗树上产卵较多,山岗的栗树产卵较少,而在开列较大的树皮内部常有集中产卵现象。该虫产卵速度很慢,产一条卵块需要一天时间。

3 防治方法

1、冬季栗林修剪时,剪除有卵枝条或刮除树干上的越冬卵块,并带出林外烧。

2、成虫产卵前用20%杀灭菊酯乳油1份+轻钙粉50份、或用生绿牌苏.阿维1份+轻钙粉50份进行喷粉防治。

3、春季越冬卵孵化盛期,用10%吡虫林乳油2000倍液喷有若虫的枝干,或用吡虫林乳油在栗树枝桠分杈打孔注射。

参考文献:

[1]萧刚柔.《中国森林昆虫》中国林业出版社 1991年7月

[2]徐天森.《林木病虫害防治手册》中国林业出版社 1986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