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教育科举 第2期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教育科举 第2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1.八股文是什么样的?

八股文又称时文、时艺、制义等,是一种源于明初进而影响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科举考试的主要方法和规定的应用文体。试题主要来源于《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刘三吾的《孟子节文》)“四书”中,所论也必须以朱熹的《四书集注》为依据,故又称之为四书文。其体例来源于北宋中期王安石拟定的经义文,明朝成化(明宪宗朱见深年号,1465-1487)以后演化为固定的程式。每篇由破题、承题、起讲、领题(入手)、提比(起股)、中比(中股)、后比(后股)、束比(束股)八个部分所组成。破题共有两句,即点破题目的要旨;承题共有三四句,是承接题义而申明之;起讲概讲全体,为全文议论的开始;入手为起讲后入手之处;以下的提比、中比、后比、束比四段,方展开议论,而中比则为全篇的重心所在;这四段又都由两股相比偶的文字所组成,合计八股,故称八股文或八比文。各部分之间又必须有固定的联接词,如“今夫”“尝思”“苟其然”等,每一部分的字数也都有严格的限制。八股文重章法,它合并散文与辞赋为体,创成一种新文体。但以此来考试,其形式与内容都严重地桎梏了人的思想,把人们的思想完全固定在程朱理学的范围内,使得思想文化方面一片死气沉沉。清代著名的思想家顾炎武曾指出:“八股之害,等于焚书。”

2.什么是察举制?

察举制在汉文帝时已建立,到汉武帝时期,武帝接受董仲舒“使诸侯、郡守、二千石各择其吏民之贤者,岁贡各二人”(《汉书・董仲舒传》)的建议,“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察举制从此成为选官常制。

“察举”,又称“荐举”,是封建社会一种由下而上推选人才的制度,由中央和地方的高级官员按照一定的名目(标准),“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者”,将未有官职的士人以及下级官员推荐给中央政府,自下而上推选上来的人才还需要通过一系列的考试,朝廷依据他们的考试情况酌情授予一定官职或提升其职位。两汉的察举科目分为常科和特科,常科中主要是孝廉,其次是茂才。孝廉一科要求人具有孝顺、廉正、刚毅等高尚的品行,是士大夫仕进的主要途径。茂才比孝谦高一级,由皇帝派员巡行地方时直接进行察举。特科则大致可归纳为:贤良方正、孝悌力田、勇武之士、博士弟子和文学掌故、以明经进身者、以明法进身者、以学童进身者等等。

西汉时,由各地方察举上来的岁贡之士入京后,皇帝还会亲自策试判定其优劣。到东汉,察举考试与后世科举之法无异,“诸生试家法,文吏试笺奏”(《东汉会要・选举》),得中者授以官职。

3.汉代的“征辟”是怎样的制度?

征辟是征召与辟除的合称。征召是指皇帝以特别征聘的方式选拔某些才高名重的人士给予躐(liF)等而升,这是最为尊贵之举。辟除也叫“辟举”“辟召”,是高级官吏任用官员的一种制度,可以分作公府辟除与州郡辟除两大类。西汉以丞相的辟除之权为最大,东汉以后这种辟除入仕很盛行,这是与西汉末年以来豪强地主势力逐渐增强的社会现实相适应的。

4.国子监的“祭酒”是做什么的?

祭酒一词,初指古代祭祀或宴会时,年高望重者举酒祭神一事。到后来,逐渐引申为学官的主持人。国子监是古代的最高学府,国子监祭酒就是古代主持国子监或太学的学官(教育行政长官),大致相当于今天的教育部长。

战国时,荀子在齐国临淄稷下学官“三为祭酒”,被尊为卿。汉代在太学中设置五经博士,首长称仆射(yF)。到东汉光武帝,改立五经十四博士,由太常(掌选博士之官)从中选出一名有威望的博士担当总管教务的首长,称为“祭酒”,祭酒因此成为学官名。西晋改祭酒为国子祭酒,主管国子学或太学。隋以后改称国子监祭酒,是国子监的主管。唐代的韩愈、明代的崔铣都曾任过国子监祭酒。清朝,国子监祭酒主要掌管大学之法与教学考试,其上为监事大臣,辖下有监丞等辅佐官职。到清光绪年间,国子监废除,改设学部,国子监祭酒也就变更为学部尚书了。

5.古代的“博士”与现在的有何不同?

“博士”一词在我国是比硕士高一级的学位,很多人都以为它是舶来品,其实并非如此。博士一词不仅是中国本土产物,而且历史悠久。

博士,最早称“五经博士”,是学官名,源于战国。徐慎《五经异义》记载:“战国时,齐置博士之官。”秦及汉初,博士的职务主要是掌管图书,通古今以备顾问。由此看来,在学问高深这一点上,古今的博士倒没有什么区别。如秦博士伏生学问高深,尤精《尚书》,年逾九十,尚能口授《尚书》二十八篇。汉武帝时设五经博士,教授弟子,从此博士成为专门传授儒家经学的学官。汉初,《诗》《书》《易》《礼》《春秋》每经只有一家,每经置一博士,各以家法教授,故称五经博士。研究五经的学者人数逐渐增至十四家,到东汉光武帝,改设五经十四博士。

算起来,“博士”的称谓,在我国古代有几种涵义。作为官名是一种说法,唐代,设置有国子、太学、四门等博士。隋唐之前,博士采取征拜和荐举的办法,著名的汉儒董仲舒便因学识渊博被举为博士。

古代还把专门精通某一种职业的人称之为“博士”,如“医学博士”、“算学博士”等。精于礼仪的人称太常博士、通晓音律的人为太乐博士等。后来产生了“茶博士”的称呼,套用博士这一职衔称呼茶楼、茶馆内沏茶跑堂的堂倌。中国古典小说如《水浒传》、“三言二拍”中就有很多关于“茶博士”的描写。

直到近代,博士才和学位挂钩,而其官职之意却已经消失殆尽。

6.我国古代有大学吗?

太学就是古代的大学。据《大戴礼记・保傅》记载,我国在西周时期就已经有了太学的设置。《汉书・贾山传》记载,西汉初期,贾山曾上书汉文帝,提出“定明堂,造太学,修先王之道”的主张。汉武帝元朔元年(前124),经公孙弘建议,设立了博士弟子官五十人,复其身,并通过考试劝以官禄,这样便产生了博士弟子课试的制度。由于这些人的学习之地称之为太学,故他们又叫太学生。博士弟子入仕所经由之考试称之为射策(一种抽签考试),分为甲乙两科,凡受业弟子“一岁辄课”,能通一艺以上即可以授官。特别优秀者则被破格录用,不合要求者“辄罢之”。后来太学的规模不断扩大,汉昭帝时期仅有一百人,汉宣帝时期,也才有二百人,汉元帝时期则增至一千多人,到汉成帝末年则增加到三千人。东汉的太学设置于建武五年(29),当时建有长十丈、广三丈的内外讲堂。汉顺帝时期又进一步扩建,当时的太学有二百四十房、一千八百五十室。汉质帝时期,太学生最多时达三万多名。魏晋以后,由于长期战乱,学校时兴时废。而当时的士大夫也大都消极避世,潜心于黄老之学,学校已经名存实亡。晋咸宁年间,又兴太学,每每是国子学与太学并立。南朝时期,国子生(或国子礼生)经射策达明经标准的授官,又成为明经,而以梁代最为典型。唐朝以后的历代封建皇朝,大都在中央设置太学,作为传授儒家经典的高等学府。

7.翰林院庶吉士是什么样的角色?

在明清翰林院中又有所谓的庶吉士,这本来是明朝安置初入仕途者历练事体、增长经验的职官,后来专设于翰林院中,在三甲进士之外挑选文章、书法较好者担任,在翰林院中学习帖、诗、楷等功课,学习期间没有俸禄,三年之后再进行考试,考试合格者授给编修、检讨等翰林官,或放到外地做州、县官。明太祖时开始设置,依照所属部门的不同,又可以分为六科庶吉士、中书庶吉士等。明成祖永乐初年,一并隶属于翰林院,统称为翰林院庶吉士。清朝在翰林院设置庶常馆,进士殿试后再经过朝考,成绩优秀者入选为庶吉士。庶吉士肄业三年期满,散馆授官。所以明清时期,庶吉士实际上就是封建皇朝的预备官吏。

(选自《中国人应知的国学常识》,中华书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