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现代大学自由教学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现代大学自由教学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自由人的大学组织命题

“大学”的英语一词university是由拉丁文universitas演变而来的。拉丁文universitas一词原译应为行会,后用来专指学者行会,表明现代大学是从传统大学发展演变而来,秉承着传统大学的某些风尚。将大学作为社会组织是站在社会学角度探讨大学在社会体系中的存在和发展。大学是一种人为的事物,从其发生学意义上说,它是人们根据社会需要建立并随社会需要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的社会机构,是一种具有特定职能的组织和系统。③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科技不断发展,实用科技研究被引入大学,大学不再是学术精英们“闲逸的好奇”,而必须积极应对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发展的迫切需要。④

大学之所以构成一个基本的社会组织单元,是因为它的成员有着特定的组织目标和理想,也就是理论界讨论的热点——大学理念。⑤大学理念是大学制度的精神内核。大学理念可以理解为是形而上的,比较高远;而大学制度偏重于操作层面,相对具体可行。现代大学制度的创新必须要有现代大学理念的引导,而大学理念的实现必须以制度为依托。⑥

自由人的知识路径

在二十一世纪,世界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知识成为生产力的内在基本要素,发现、传播和利用知识的人才成为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建立在知识基础上的知识经济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和统一的经济活动过程。知识的发现、传播、分配和使用直接纳入了经济和生产活动的范畴。“大学成为社会发展的中心”,也就是说,大学的三大基本职能活动都成为经济活动的一部分,而且是基础性、战略性的部分。⑦

诚如所论,大学与人、职业、产业及其构建的民生体系一起,通过积极参与而全面地介入,改变人们生存的境遇和态度。人的行为与文化批判就是在时间和情形变迁中、在接受的历史差异内,回归人的本体,回归源文化。

今天的自由人教育,一方面,每个人都有创造的欲望,也都有机会、有可能提出独特构想。如果社会上的大量知识劳动者与创业资本相结合,就完全可能使个人的创新愿望得以实现并被社会承认。另一方面,每个人都有权利自由地选择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正如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加里·贝克尔所言,个人价值的实现并非一定要成为富翁,而是自己可以明智地、理性地选择个人有尊严的生活。越来越多的学生以更为直接、更为深刻的方式,将大学精神置于更广泛领域,籍以反映和表达对生存、对社会、对历史诸因素的理性反思。

自由人的学习路径

美国经济学家马克卢普认为,在社会进入后工业时代的情况下,知识产业成为最重要的生产部门。作为传播知识、生产知识和开发知识的大学,必将成为社会和知识产业的核心部分。大学步入社会的中心,并不是一种自然的演化,理念需要制度的创新来维护,而制度创新本身也是影响知识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在因素。⑧19世纪末期,美国本土哲学——实用主义哲学开始形成。美国伯克利大学校长克拉克·科尔在其专著《大学的功用》中指出:“美国多元化大学为什么能够存在?历史可以给我们一个答案。”“它在维护、传播和研究永恒真理方面的作用简直是无与伦比的;在探索新知识方面的能力是无与伦比的;它在服务于文明社会众多领域方面所作的贡献也是无与伦比的。”

大学是社会机构与教育机构的灵活组合,实现了教育的社会化、公益化。实施目标的指向变被动适应为主动设计,教育跳出对工作岗位的被动适应,使个体通过学习有能力主动设计自己的职业生涯。学习行为就由局部经验的习得升华为综合能力的获取,把复制真实创造性地变为集成真实。在我国进入区域发展阶段,地方产业创业发展要求日益突出,随着经济转型和高新技术的牵动,它原来的产业链就会断裂、更新、重组,以进入国际化发展、全球化牵动时代,从而推动教育从基础教育转向行业高位发展,重新赋予大学以高位人才定义下的教育属性。而随着高位人才教育的市场扩张,大学教育其实被赋予了一种“行业引导”、“职业引导”、“市场引导”的教育模式,它要求教育与经济社会共同面向发展的问题,诸如人才压力、技术压力、市场压力、条件压力,还要与社会发展价值取向、法制取向、权力取向保持高度的认同感。自由人的人文路径

在这个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大学更关心个人的命运,关注周围的生活和社会环境。大学最为敏锐地反映了环境的巨变——传统景观与生活方式的消失,后现代城市以及新型城市文化的兴起,人口大规模迁移,职业化逆转了过去市场泛滥、全民经商的局面和商业扩张的暴利误区,人,成为了核心:其结果是出现了一大批以种种形式来批判自我的大学文化产品,这些产品共同反映的是人们处于剧烈变化的社会中对于个性的迫切追求,这才是大学学科和专业的来源。⑨

大学具有社会精神生产的一面,体现着观念文化,一种绝对的、脱离现实的理念却可能包含着现实价值。在喧嚣繁杂、令人眼花缭乱的俗情世界里,大学保持精神的自由和心胸的澄明,独行孤往,孜孜求索,完成了沛然自足、雄健宏大的壮美构建,建立了独具特色的审美体系,既为人文别开新境,又为现在和未来作出具有穿透力的思想贡献。有趣的是以世俗的眼光来看,教育的人文思想和行为都是不合时宜、古怪落寞的,但对于未来,大学精神却以其独创性和深刻性显示出独特的庄严与蓬勃的生机。这也许能给正处于无所依傍、焦躁不安之中的当代人以有益启迪。有人嘲讽抱有追求大学自治、学术自由的学者幼稚和不切合实际,因为这种理想根本无法在现实中寻找到可操作的制度作为依托。但这并不能让我们完全否认它存在的价值,正是这种理念的倡导者提醒我们注意大学的本质,大学不是企业、不是公司、不是行政机构,思想并不依附于权力与利益。

大学精神,意味着市场经济条件下,个体生存状态已经成为一个短暂独立的过程,而各种关系的存在却是一个不断传抄、复制、延伸和扩充的过程,包括自己本身,大学的自我批判精神涉及自我空间与社会文化思想空间的批判。

大学精神或者大学文化,无论外壳还是内涵,一切文化都延续着过去。商业氛围中的专业经验和市场体验,需要本体的文化。基础与实用,作为人的形形的行为和状态,如此丰富地表现出教育精神的“同一性”。事实证明,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与中华本源文化教育息息相关,因此,现代大学的专业建设,必须将基础学科优势和专业领域分工进一步整合,建立大学课程体系的大基础、大学科、大专业,突出教育群体的合作、共享、服务。面对经济大潮,盛时克制自己,弱时自强不息,审时度势,义利兼用,工商皆本,推动历史前进,中国大学精神一定会发扬光大。

注释

①赫钦斯:《民主社会中教育上的冲突》,陆有铨译,台北:桂冠图书公司,1994年,第68页。

②卢现祥:《西方新制度经济学》,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3年。

③孟丽菊:“关于‘现代大学’内涵的整合思考”,《教育科学》,2005年第12期。

④杜驰:“大学的理性与现代大学制度的创新”,《高教探索》,2004年第2期。

⑤刘少雪:“我国近代大学与政府关系的特点”,《高等教育研究》,2006年第3期。

⑥宋旭红:“我国现代大学制度构建的三个层次”,《辽宁教育研究》,2004年第10期。

⑦孔垂谦,文辅相:“西方现代大学学术自治的制度环境基础:一种政治社会学分析”,《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年第10期。

⑧陈磊,高桂娟:“现代大学制度研究:概念与要素”,《辽宁教育研究》,2005年第8期。

⑨陆文龙:“政府职能转变与现代大学制度的建立“,《现代大学教育》,2005年第6期。

内容摘要:liberalarts或liberaleducation是西方教育史上最重要的概念。中国的大学精神也有一种自由精神,那是一种“淳大笃实”的气象,一种雄厚健壮的境界,具有悠久的文化传统。因此,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在大学精神回归上需要进行本体批判,在学习、制度、文化上建构大众化时代的大学精神。关键词:大学现代大学制度大学理念自由人大学精神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工商皆本社会文化思想大学自治大学文化

西方大学精神强调“自由”,这种观念至少可以追溯至亚里士多德。美国芝加哥大学前校长罗伯特·赫钦斯则断言,“整个西方教育的传统就是liberalarts的传统”,他还指出,liberaleducation“就其特性来说是西方的”①,因为liberaleducation“假定一切都是可以讨论的”,这种教育是逻各斯的文明和对话的文明——亦即西方文明——的特有产物。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