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大豆栽培技术的科技化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大豆栽培技术的科技化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一、国际背景分析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文化素质的不断提升,思想理念的不断转变,大都越来越贴近人们的生活,成为关乎国计民生的重要战略物资。大豆不仅是我国食用油和蛋白食品原料,而且是畜牧业重要的饲料来源。据统计,豆油约占国内食用植物油消费的40%;豆粕约占国内饲用蛋白原料的60%。同时,大豆产业与种植业、加工业、养殖业、饲料工业和食品工业等密切相关。

黑龙江省土地资源丰富,土壤肥沃,气候比较适宜,大豆种植面积大,是我国重要的大豆生产区和商品豆基地,亦是国家高油大豆优势产业带。

但随着入世以来,我国的大豆产业已经不安全。目前跨国粮商已掌控了70%以上的中国大豆市场和大豆油脂业,操控了中国大豆及豆油豆粕市场的定价权。黑龙江作为中国最大的大豆生产省份,受进口大豆的冲击影响更为严重,大豆种植面积日益萎缩,省内压榨加工业举步维艰,黑龙江大豆产业陷入重重困境。

二、与世界相比我省大豆生产的优劣势

(一)劣势

1、总体情况

据资料统计,2001年,世界大豆面积7505万公顷,中国930万公顷,占12.39%;世界大豆总产17211万吨,中国1540万吨,占8.95%。世界平均公顷产量2290公斤,中国1720公斤,较世界平均单产低570公斤/公顷。我国大豆的发展历程为徘徊式的曲折发展历程,1996年我国由大豆纯出口国变为纯进口国。

2、我省大豆生产与国外的主要差距

(1)单产低、总产少、需求量大

(2)品质不高、含油量低

(3)规模小、技术不规范

主要体现在:种植规模小、机械不配套、技术不规范、生产力水平参差不齐、缺少完整的社会服务体系等五个方面。

(4)生产成本高,产出低、效益低

(5)投入少,资金严重不足,限制大豆科技的发展

(二)优势

我省的大豆生产虽然有着诸多的劣势,但其优势也很显著。包括:有丰富的资源和雄厚的基础、已有一批大面积高产典型、已有一批规范化的高产栽培技术、已有一批高产优质品种、有全国最高的机械化水平和规范化种植基础、有雄厚的研究基础和科技队伍、有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等等方面。合理利用好这些优势,尤其是拥有雄厚的科技研发队伍进行深入研究一定会振兴我省的大豆产业。

三、大豆栽培技术的科技化是突破黑龙江省大豆产业困境的重要途径

在中国大豆已不安全,黑龙江大豆产业已陷入危机,并且劣势十分明显的背景下,黑龙江省大豆产业到底该何去何从?

黑龙江大豆产业的发展,必须保证黑龙江大豆的产量和一定的压榨能力;黑龙江省大豆产业发展必须坚持非转基因大豆方向,坚持以市场为主、政府调控为辅,走油用大豆、食用大豆共同发展的道路。

保证黑龙江大豆的产量便是第一步,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步,具有战略意义的一步。我省的大豆种植面积有限,只有南部黑土区(哈尔滨、绥化、巴彦)、西北部波状起伏平原区(克山、拜泉、讷河)、东部三江平原区(佳木斯、富锦、宝清)、东南部半山区(林口、穆林、鸡东)四个区域适宜高油大豆的生产。要想保证黑龙江大豆的产量就必须在有限的土地面积上增大科技力量,采用科技化的大豆栽培技术,提高大豆的亩产量,从而达到大豆总产量的大面积提升。

目前,我省主要的栽培技术主要有:垄三栽培;大豆工程化技术;窄行密植;控制重迎茬减产技术;高产、高油栽培技术等五种。科学的大豆栽培技术再配以模式化栽培,将是大豆增产的主要途径之一。按照不同的土壤类型和前茬,因地制宜配套不同的栽培模式,实行良种良法良田配套,农艺农机有机结合。如:岗平白浆土地,配套实施以矮杆品种、深松施肥、气吸播种、窄行密植、群体匀质为主要技术要点的“深窄密”栽培模式;岗坡土地,配套实施以主茎结荚、大垄宽台、精量点播、合理密植、苗带除草、行间覆膜为主要技术要点的机械化大垄行间覆膜模式;低平地,配套实施以主茎结荚、大垄宽台、垄底深松、分层施肥、垄上机播为主要技术要点的“大垄密”模式等等,充分发挥了技术增产的潜力。

随着各项技术的集成应用,在以往大豆栽培配套技术的基础上,今后我们要加大科技研究力度,不断研究更新、更适宜的栽培技术组合模式。我们相信,只要坚持科技投入,有雄厚的科研团队作为后盾,在不增加成本、不增加污染的情况下,实现大豆增产将会指日可待。大豆栽培技术的科技化将是突破黑龙江省大豆产业困境的重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