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江苏省南通市中考作文试题解析与佳作选评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江苏省南通市中考作文试题解析与佳作选评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中考真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一个人的心灵成长和心智成熟,是一个漫长的、渐进的过程。其间,亲人的呵护、师长的教诲、同伴的启迪、书香的熏陶、生活中的风风雨雨,或者曾经的迷茫、沮丧与顿悟等,无不在我们的人生道路上留下或深或浅的印痕,让我们从懵懂慢慢走向成熟……

请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和切身体验,以“就这样慢慢长大”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除诗歌外,文体不限。(2)不少于600字。(3)作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及人名。(4)书写正确、规范、美观。

试题解析

这是一道全命题作文,这种命题形式凭借“限制适当”“便于评分”的优势,在我市中考作文中连续多年采用;经过多年的命题检验,命题者认识逐渐趋向一致:中考作文命题“不在审题上为难考生”;“关注生活”“体验成长”等主题一直是中考作文的考查热点。我们有理由相信,这种命题风格,依然会成为2013年中考作文的命题主流趋势。要写好本作文,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参考:

1.审清题意,锁定靶心。作文题为“就这样慢慢长大”,标题中的“就这样”三字,要求我们选材料必须目标明确、主旨突出。题中“慢慢”一词,提示我们构思文章时,要注意过程的完整,要表现情节的曲折,要凸显自我体验的过程,要突出“长大”的意义,要感悟所蕴含的哲理……提示语告诉我们:长大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其中有喜怒哀乐、酸甜苦辣,这是在考查我们的生活积累,考查我们对自我成长的精细观察、及时反思,更是考查我们的内心体验、生命感悟、人文修养以及道德涵养。这正符合《语文课程标准》中的“写作要有真情实感,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受、体验和思考……有自己的感受和认识……”的标准要求。因此,我们可以打开思路:可以写自己遭遇失败、万念俱灰,在家长的及时点拨下重拾信心,逐步成熟;可以写自己在阅读与思考的交替过程中增长见识,日趋成长;可以写自己在紧张的学习压力中调整心态,走向成功;可以写自己在父母的言传身教下知书达礼,长大成人……

2.聚焦细节,定格精彩。生活中的经历进入文章中,要产生感人的效果,需要考生聚焦细节,放大细节。要从自己熟悉的人和事中,要从“自己的生活经历与切身体验”中,寻找到曾经打动过自己的东西,将或喜或悲、或爱或憎的感情集中到“长大”中的细节上。首先,得根据细节描绘的需要,找出相关事情的发生、发展源头,对相关背景作些交代,自然地掀起高潮;然后,对动人细节要作工笔细描:通过具体真实的、生动形象的描写,刻画出鲜明的形象,感人的细节,传达出动人的情感。有时还可以运用侧面描写进行渲染,如写自己遭遇失败,不妨将自己经受失败的过程写出来,然后着力渲染自己还在病痛之中的母亲握住自己的手,用无声的语言鼓励自己“慢慢长大”的细节,定能够收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3.适度包装,新身夺人。写作要求第一点提出:“除诗歌外,文体不限”,结合本作文题要求“要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和切身体验”,在文体的选择上,宜采用以叙事方式为主展开写作,我们可以分解成长过程中几个不同时段的具体事例来表现主题,采用片断组合式连缀成篇;还可采用与读者聊天的方式,可采用论坛讨论式,也可用书信体,或是日记体;可以是讲故事的生活回忆,也可以是内心反省式的人生感悟,可以从一个侧面来刻画,也可以从多个角度来展现……不仅如此,还要灵活使用多种表达方式,尽可能在叙述、描写之中加入议论,这样才会让自己的形象更具立体感,给读者以个性化的深刻印象。总之,只要根据主题和表达的需要,适度地进行包装处理,才能让文章“新身夺人”,让阅卷老师“一见种情”。

【满分佳作

就这样慢慢长大

南通一考生

春天,野外。风柔柔地吹,柳条悠悠地闪。明媚的春阳照在身上,暖在心里。烂漫的春花,啁啾的小鸟,透着春的秀美,也透着春的活力。枝头上的小鸟欢快地开着演唱会……女儿高兴得又蹦又跳,指这指那,“爸爸,爸爸,你快看,柳条发芽了,小草也从土里钻出来了,还有小鸟,小鸟也飞回来了……”爸爸指着天空说:“孩子,你知道这些是什么吗?”女儿沉默了。爸爸指着小鸟说道:“是生命!这些都是鲜活的生命!你瞧,它们多快乐啊,孩子,记住,生命的价值就是这种快乐。”女儿眨着大眼睛。

夏天,野外。艳阳高照,把大地烤得滚烫滚烫。一阵南风吹过,小麦泛起了金色的浪花,知了在树上“知了——知了——”的叫着。女儿兴奋地对爸爸说道:“爸爸,我听到知了在唱歌,你看树叶好绿好绿……”爸爸缓缓说道:“孩子你知道这些是什么吗?”“是生命。”女儿坚定地说。“是啊,是生命,你瞧,天气这么热,大树仍挺拔地屹立在那儿,知了不断地练习着歌唱,它们多坚强,孩子,生命的意义在于坚强啊!”女儿挠了挠头。

秋天,野外。树叶都变黄了,一片一片地飘落在地上,小鸟也飞走了,只留下满地落叶。女儿失望地说道:“鸟儿飞走了,树叶也凋落了。”爸爸意味深长地说道:“孩子,你听过这样一句诗吗?‘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树叶落了,但它们并不就是躺在地上。它们把自己献给了树根,来年的春天,大树会更绿,花儿会更红。记住,生命是需要这种伟大的奉献精神的。”女儿眼里闪着泪光。

冬天,野外。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在这片白茫茫的雪地上,飞鸟尽,走兽藏,女儿无力地说道:“爸爸,你看,什么都没有了。”父亲看了看女儿说道:“孩子,你看这天,刚才还是旭日东升,转眼间就快成了繁星满天,然而明天的清晨又会升起一轮通红的太阳,人们常说的春光易逝就是这个理。记住,生命的意义在于永恒。”女儿使劲地点头。

现在,考场内。爸爸,女儿我想对你说:“你是我生命中的良师益友,是你让我明白了生命的意义,是你浇灌了我那贫乏的思想,是你让我健康地成长……”寒来暑往,年复一年,我就是这样在你的引领下慢慢长大。

【亮点评析】

1.语言生动,描写传神。文章语言生动形象,写出了春的生机,夏的繁茂,秋的萧条,冬的宁静,如写春天“风柔柔地吹,柳条悠悠地闪……烂漫的春花,啁啾的小鸟,透着春的秀美,也透着春的活力。枝头上的小鸟欢快地开着演唱会……”好一幅鸟语花香图;对人物的描写亦是紧扣心理:如对四季景色,女孩的表现分别表现为“高兴得又蹦又跳”“兴奋”“失望”“无力”,细腻地表现了一个小女孩的情感世界。

2.扣题写作,体现过程。为了体现层次性,考生特意选择了有时间顺序的四季片断:春天,爸爸指出生命在于快乐时,女儿“眨着大眼睛”,这是天真烂漫;夏天,爸爸指出生命在于坚强时,女儿“挠了挠头”,这是若有所思;秋天,爸爸指出生命需要奉献时,女儿“眼里闪着泪光”,这是感动流泪;冬天,爸爸指出生命在于永恒时,女儿“使劲地点头”,这是产生共鸣。女儿的种种表现,循序渐进地体现了“慢慢长大”的过程。

3.黄金结构,把控全文。考生采用了最为优秀的黄金结构,即主体部分利用标志性的首括句:“春天,野外”,“夏天,野外”,“秋天,野外”,“冬天,野外”,“现在,考场内”组成排比段,让文章在内容上,显得有气势,充实饱满,增强说服力;在形式上,思路清晰,纲举目张,层次井然,有利于读者把握文章的内容。

4.形象典型,历历在目。“父亲”是文章的一大亮点,父亲在文中就是一位博学、睿智的导师,在父亲的引导下,考生从一年四季中解读世界、感悟成长:春天,感受生命的快乐;夏天,感悟生命的坚强;秋天,认识生命需要奉献;冬天,领会生命的永恒。在考生的生花妙笔下,一位慈爱、开明的父亲形象跃然纸上,呼之欲出。

就这样慢慢长大

南通一考生

繁花落尽,只留下子规哀啼;岁月匆匆,却留下半腹经纶。

曾几何时,总有一些莫名的问题萦绕着我那颗童稚的心。王勃的滕王阁与李白的凤凰台究竟谁更富丽堂皇,谁更具艺术之美?范仲淹的岳阳楼与杜甫的武侯祠,究竟谁更厚重地凝聚历史的伤感?志南和尚的杨柳风、杏花雨是否能打动白乐天西子湖的早莺絮柳……一切的一切对于那时的我来说是那样的新鲜。少年的我试着去读一些唐诗宋词,便在自己的脑海里留下这一连串的疑问。随着年龄的增加,爸爸书橱里的书被我读过的日渐增多,累积的知识之间相互碰撞,也让我慢慢地明白了一点:原来特别让自己苦恼的那些所谓问题只不过是自寻烦恼,它们之间何尝有过什么可比性?

曾百思不解“鸦有反哺之义,羊有跪乳之恩。”“胡马依北风,越鸟朝南枝。”“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的意思,因为懵懂的我根本不能读懂动物的情感世界。渐渐地,生活和阅历的累积让我体会到了爱究竟是什么,其中阅读积累尤其功不可没。从朱自清先生的《背影》中,我明白了深沉的父爱,原来父亲所有的行为都是因为那真挚的爱。

曾费解为何能写下气势磅礴的《沁园春·雪》。为什么说“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又为什么埋怨“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遨游在茫茫书海里,渐渐地,看清了戎马倥偬、豪情万丈的他。“越千年,观世事纷纭沧海横流;展宏图,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有所思,唱江山如画志在千里”,那博大的胸怀,过人的胆识,高瞻远瞩的目光让我折服,令我倾倒!

曾不知……

每每在历史间徜徉的我,静下心来想一想历史,倒也别有一番趣味。人生就像一列快车,往返于不同车站的站台之间,即使路线没什么变化,可每天车窗外的景色却是新的,在人生的旅途上,欣赏自然,欣赏历史,欣赏文学,不都是一种成长吗?

光阴荏苒,岁月如歌,我就这样在阅读与思考中慢慢长大。

【点评】

1.积累深厚,才情飘逸。考生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将“慢慢长大”的背景定位于“书香的熏陶”中,考生首先将历史文化名人王勃、李白、范仲淹、杜甫、志南和尚、白居易等组合到一起,全面展示了自己广泛的阅读面和知识积累。接着考生又展示了一组体现动物情感的名句,让人惊艳不已,最后解读一代伟人,可谓气度不凡,令人折服。

2.底蕴丰厚,思想深刻。文章语言老到,思想深刻,如文章开篇:“繁花落尽,只留下子规哀啼;岁月匆匆,却留下半腹经纶”,给人以出“首”不凡的第一印象,主体部分写出了自己阅读与思考的结合,质疑与解读的交锋,思想成熟,境界高远。最后的画龙点睛,短促有力。无论是词语的运用,还是语气的传达,是情感的推演,还是言词的意蕴,都让人叹为观止,拍案叫好。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