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成人教育医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分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成人教育医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目的 了解成人教育医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928名成人教育医学生,利用SCL-90、EPQ和自制的一般情况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成人教育医学生有中度以上心理问题的检出率为5.39%,其中强迫、精神病性显著高于全国常模(P0.3,P

【关键词】 心理健康;横断面研究;成人教育;医学生;症状自评量表;艾克森人格问卷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f Adult Educatinoal Student's Mental Health in Medical University. Xu Qiang, Chen Li, Liu Zhenhua, et al. Department of Medical Psychology, Harbin Medical University, Harbin 150081, P.R.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mental health ofeducational student's in medical university and to explore its related factors. Methods The sample was randomly chosen by using cluster-based sampling method, 928students in medical university were tested by Symptom Checklist(SCL-90), Eysenk Personality Questionnaire(EPQ), and the general condition questionnaire. Results The detection rate ofeducation students with midrange mental problems was 5.39%, they had significantly higher scores(P0.3, P

【Key words】 Mental health; Cross-sectional study; Adult education; Medical student; SCL-90; EPQ

近年来,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不断涌现,使得国内许多专家、学者对我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情况进行了大量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国内研究表明,大学生的心理问题的发生率在15%~30%左右[1]。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很不理想,应该引起有关方面的高度重视[2]。成人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事业的有益的补充,在一定时间段里解决了我国高等教育供不应求的紧张局面。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当前大学生面临的各方面压力和由此引起的心理障碍正在日趋增多,成人教育医学生也不例外。成人教育医学生是一个构成复杂的群体,其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心理健康与普通大学生有不同的特征及规律。本研究旨在深入了解成人教育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以有效地、有针对性地做好成人医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采取切合实际的措施和手段来促进成人医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取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黑龙江省某医学院校成人教育大学生928人,平均年龄为24.11±3.82岁,其中男性220人,女性708人。脱产学生452人,夜大学生476人;专科411人,专升本517人。独生子女380人,非独生子女548人。临床医学专业484人,护理学专业276人,口腔医学专业81人,医学检验专业72人,医学影像学专业15人,所有生源来自黑龙江省各地市。由统一经过培训的调查员在1周时间内分别进行了问卷调查,发放问卷950份,收回有效问卷928份(97.7%)。

1.2 方法

1.2.1 测试工具。选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3],龚耀先等修订的艾森克人格问卷(EPQ)[4]和自编的一般情况调查问卷。

1.2.2 测试方法。以班级为单位进行测试,测试结果用SPSS 10.0进行处理,采用t检验、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进行统计学处理。

2 结 果

2.1 成人教育医学生SCL-90测试结果 本次调查发现,当各项因子的T分≥3时,即有中度以上心理问题者共有50人,占总调查人数的5.39%,其中男生17人,女生33人。引起心理问题的因子依次是强迫(44.0%)、抑郁(34.0%)、敌对(34.0%)、人际关系敏感(26.0%)、躯体化(16.0%)、焦虑(16.0%)、偏执(14.0%)和精神病性(14.0%)。

2.2 成人教育医学生SCL-90因子分与全国常模比较 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抑郁、偏执显著低于全国常模;强迫、精神病性显著高于全国常模。见表1。

2.3 不同性别成人教育医学生SCL-90因子分比较 表2表明,不同性别学生中强迫、恐怖存在显著性差异,男生的强迫因子得分显著高于女生,恐怖因子得分显著低于女生,其它因子未见显著性差异。

2.4 不同学习形式成人教育医学生SCL-90各因子比较 表3可见,不同学习形式的学生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偏执、精神病性均存在显著性差异。脱产学习的成人医学生的各项因子得分均高于夜余学习的学生。

2.5 独生与非独生子女SCL-90各因子比较 表4表明,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间只有躯体化一项因子存在显著性差异。

2.6 成人教育医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人格特征的相关分析 除躯体化与内外向不相关外,SCL-90各因子均与EPQ各因子相关,且相关有统计学意义。精神质、神经质与SCL-90的各因子均有显著的正相关;内外向与除躯体化外的SCL-90的各因子均有显著的负相关;掩饰程度与SCL-90的各因子均有显著的负相关。见表5。

2.7 成人教育医学生心理健康因影响素的线性逐步回归分析 以SCL-90总分为因变量,以EPQ的4个维度为自变量,进行线性逐步回归分析。在EPQ 4个维度中,E分、N分、L分进入回归方程,对SCL-90总分有预测意义。

3 讨 论

调查结果表明,成人教育医学生中有中等程度以上心理问题的比率为5.39%,这一比率较张运生对1496名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5]和王建中等对北京市大学生的心理卫生状况调查的研究结果[6]偏低。这可能因为是他们所研究的对象是普通教育的本科学生有关,也可能和近几年来国家大力提倡素质教育、重视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有关。影响成人教育医学生的心理健康的因素中,从高到低依次是强迫、抑郁、敌对、人际关系敏感、躯体化、焦虑、偏执和精神病性,这与以往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7]。

在成人教育医学生SCL-90各因子与常模比较的结果中,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抑郁、偏执显著低于全国常模,这些影响心理健康方面的因子中成人教育医学生要优于全国常模,但强迫、精神病性显著高于全国常模,表明在强迫和精神病性这两方面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要落后于全国平均的心理健康水平。此结果与以往研究结果不完全一致[8],这可能与成人教育医学生他们具有一定的医学知识背景、不同于普通教育本科生学习态度和交往方式、学生本身的素质及学校教育的内容、方式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有关。

进一步对不同性别、学习形式、是否为独生子女的成人教育学生进行的调查中发现,不同性别学生中强迫、恐怖存在显著性差异,男生的强迫因子分明显高于女生,恐怖因子分明显低于女生。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与男女生心理特征不同有关。女性一般多愁善感,温顺胆小,男性容易冲动、争强好胜。调查结果提示对男生和女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应有所区别、各有侧重。不同学习形式的成人医学生,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偏执、精神病性均存在显著性差异,脱产学习的学生以上各项因子的得分显著高于夜余学习的学生。脱产学生由于学习内容多,学制短,环境改变等因素,其心理问题较夜余学习学生严重。对于在职脱产学生来说,从工作走进校园,会出现角色不适应,进入新的学习生活环境,重新扮演学生角色,难以适应。其次,他们年龄普遍偏大,理解能力强而记忆力差,对不间断地考试难以适应。由于这些问题的存在,使脱产学生承受着较大的学习压力,进而引发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等不良的心理反应。是否为独生子的SCL-90各因子的比较,只有躯体化一项因子存在显著性差异,这与国内研究结果基本一致[1],是否为独生子女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不大。

大量的研究发现人格特征是影响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9-11]。本研究结果显示,通过成人教育医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人格特征的相关分析发现,精神质、神经质与SCL-90的各因子均有显著的正相关;内外向与除躯体化外的SCL-90的各因子均有显著的负相关;掩饰情况与SCL-90的各因子均有显著的负相关。但由于相关系数r

以上分析表明,成人教育医学生虽然整体心理健康水平较好,但其心理问题的发生有其自身特点,对其心理健康问题进行干预,必须从实际出发,结合其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

4 参考文献

[1]樊富珉,王建中.北京大学生心理素质及心理健康研究.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1,4:26-33

[2]李晓波,董丽萍,詹丽萍,等.北华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健康心理学杂志,2004,12(2):150-152

[3]汪向东,王希林,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增刊):31-35

[4]龚耀先.修订艾森克个性问卷手册.长沙:湖南医学院,1986:1-41

[5]张运生.1496名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中国公共卫生,2004,20(12):1523-1524

[6]王建中,樊富珉.北京市大学生心理卫生状况调研.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2,16(5):331-333

[7]汪小琴,陈卫亮.成人高校大学生与普通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比较研究.健康心理学杂志,2002,10(4):281-283

[8]葛玲.成人教育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中国健康教育,2003,19(4):280-281

[9]李义安,王学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人格特征与父母养育方式的相关研究.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4,12(5):329-331

[10]杨雪花,何家声,戴梅竞.大学生心理卫生问题的影响因素分析.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1,15(3):213

[11]赵勇.河南省高校636名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与应付方式.中国学校卫生,2004,25(1):37-38

(收稿时间:2007-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