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古汉语中“死”的不同说法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古汉语中“死”的不同说法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死”在古汉语中的运用是很常见的,不同地位的人的“死”在古汉语中的说法也是不同的;从“死”的方式来说,也有不同的说法;“死”在色彩方面也是存在很多差异的。这些就为研究古汉语中的“死”的不同说法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古汉语 “死” 不同说法

死亡是每个人始终都会面对的,早在古时候人们就已经开始使用大量的词汇来表达“死”的概念,他们或根据人的身份、地位,或根据自己的感彩,给不同人的“死”冠以不同的称呼。不同地位的人的“死”在古汉语中的说法是不同的,感彩方面存在很多的差异,这就为研究古汉语中的“死”的不同说法提供了依据。

因此,古汉语中关于“死”的说法体现在指称对象的差别、行为方式的不同、色彩意义方面的差别三方面。

一、指称对象的差别

古汉语中用来称呼美人的死,有“香消玉损”、“薄命”、“红颜薄命”等。《封神演义》第三十回就有一句:“香消玉殒佳人绝,粉骨残躯血染衣!”[1]80其中就用“香消玉殒”来称呼美人的死。

男子的死在古汉语中的称法在《封神演义》有:“你道朕不能善终,你自夸寿终正寝,非侮君而何!”[1}52“寿终正寝”就是指成年男子特别是老年男子的正常死亡。

此外,称呼父母亡的死也是有区别的,在古汉语中,称呼父亲之死为“失怙”,如《诗经・小雅・寥我》有:“无父何怙,无母何恃。”[3]就是用“怙”来指称已死去的父亲。而称呼母亲之死的词有“失恃”、“先妣”,如张九龄的《追赠祭文》有:“谨以醢脯庶羞之奠,敢昭告于先考先妣之灵。”就是用“先妣”指对已逝母亲的尊称。

天子之死的称法有“没”、“驾崩”或“山陵崩”,“殂落”等。西汉・贾谊《过秦论》有:“孝公既没,惠文、武、昭襄蒙故业。”

佛道徒之死,有“羽化”、“登仙”、“升天”、“涅”、“圆寂”、“坐化”等。北宋著名的文学家苏轼所写的《前赤壁赋》有:“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用“羽化”和“登仙”来指佛道徒的死。

古汉语中在称呼未成年人的死有很多说法,如“夭”、“夭折”、“短折”、“夭亡”、“夭逝”、“天逝”、“早夭”、“短折”等。

二、行为方式的差异

“死”的不同说法在行为方式方面也是有不同的表现的,这尤其在古汉语中更明显,主要有“触槐”、“自刎”、“自缢”“引决”、“自财”等,下面对它们的不同分别展开简要说明。

“触槐”这个词是说春秋时期,锄不忍心顺从晋灵公让其刺杀赵盾的命令,最后撞槐树自杀,由此可见锄死的方式是“撞槐树自杀”;“自刎”是割脖子而死,西楚霸王项羽就是在被围垓下时自刎而死的;“自缢”说的是上吊而死的意思,汉乐府诗《孔雀东南飞》有:“其家逼之,乃投水而死,仲卿闻之,亦自缢于庭树。”“引决”是自杀,《汉书・司马迁传》中:“此人皆身至王侯将相,声闻邻国;及罪至罔加,不能引决自裁,在尘埃之中。”“自裁”也是自杀的意思。

三、色彩意义方面的差异

理性义是词义中的主要部分,词还有附属的色彩义,也可称作附属义。它附着在词的理性义之上,表达人或语境所赋予的特定感受。而词的色彩方面的差别主要表现在感彩和语体色彩方面。

(一)感彩不同

在古汉语中,词的感彩方面的差别会影响到一个词的具体运用场景,所以词按照感彩的不同可以分为褒义词、贬义词,还有中性词三类。

褒义词,表明说话人对有关事物的赞许、褒扬的感情,这样的词称为“褒义词”。如骆宾王《与博昌父老书》:“秦佚三号,讵忘情于怛化?啜其矣,尚何云哉?”“怛化”指老耽的死,就是褒义词。“成仁”、“殉国”等都是称那些为国难和正义而舍生者,是光荣地死,明显都是褒义词。

贬义词表明说话人对有关事物的厌恶、贬斥的感情,这样的词称为“贬义词”。如“见阎王”、“断气”、“数尽”、“吹灯拔蜡”、“灭门”、“暴毙”、“毙命”、“诛九族”等这些词都是对自己憎恨的人的死的称法,含有贬义色彩。

中性词,但有些表示“死”的意义的词既没有褒义色彩,又没有贬义色彩,它们是中性词。如袁枚《祭妹文》有:“时还家,而汝以辰时气绝。四肢犹温,一目未暝,盖犹忍死待予也。”“气绝”即中性词。

(二)语体色彩不同

语体色彩又叫做文体色彩,古汉语中对“死”的不同说法的不同的词,有的适用于日常的口语,有的适用于专门的用语。前者称为口语色彩,后者称为书面色彩。

骆宾王在《与博昌父老书》中写道:“交臂存亡,略无半在。张学士溘从朝露,辟闾公倏掩夜台。故吏门人,多游蒿里;耆年宿德,但见松丘。呜呼!泉壤殊途,幽明永隔。”“交臂存亡,略无半在”、“溘从朝露”、“掩夜台”、“游蒿里”、“见松丘”都代指死,都具有书面色彩。

高僧坐着死亡称之为“坐化”,高僧无烦恼地死去称之为“涅”,天子的死移之为“崩殂”,此外还有死的婉辞“不讳”,为众人所仰望的人死称之为“哲人其萎”,文人死之悼词称“修文地下”,死人不能再和活人见面称“仙凡路隔”,军人战死沙场称“马革裹尸”,等等,这些词都是古汉语中常用的书面语,还有一些如“人往风微”、“羽化”、“圆寂”、“仙逝”、“安息”、“升天”等词是专门的用语,带有很明显的书面色彩。

古汉语为我们的学习提供了丰富的文化资源。不论在对象、方式还是在色彩方面,它都为我们现今研究“死”的不同用法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它扩展了我们的视野,丰富了我们的日常生活,更为我们了解古代人的生活状况提供了帮助。充分利用这些丰富的资源,不仅能培养我们对学习古汉语的兴趣,而且对我们的文化素养有极大的提升作用。

参考文献:

[1]纪连海.纪连海伴你读名著之封神演义[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9.

[2]曹雪芹.红楼梦[M].吉林:时代文艺出版社,2000.

[3]孔丘.诗经[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6:261.

[4]王实甫.西厢记(插图本)[M].吉林:吉林文史出版社.2004:224-225.

[5]徐奇堂.尚书[M].广州:广州出版社,2004.

[6]刘向.战国策[M].北京:中华书局,2000:251.

[7]梁・真谛译.高振农校译.大乘起信论校释[M].北京:中华书局,2000:57.

[8]荀子.荀子[M].北京:万卷出版公司,1996:39.

[9]班固.汉书[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6.

[10]司马迁.史记[M].北京:万卷出版公司,1996.

[11]冀昀.论语・孟子・大学・中庸[M].北京:线装书局,2007: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