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论先秦儒家美学思想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论先秦儒家美学思想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作者简介:李鸫鸣(1988―),女,白族,云南迪庆人,美学硕士,单位:云南师范大学文学院美学专业,研究方向:中国美学思想。

摘要:以孔孟为代表的先秦儒家是儒家美学的开端,作为中国古代美学的重要流派,儒家美学与道家美学、楚骚美学、禅宗美学共同构成了中国美学史上的四大思潮,对儒家美学得深入研究有助于我们更深刻的把握中国美学思想。本文主要从人格美、艺术美、自然美三个方面论述了儒家的美学思想,从而去更深入的把握对中国美学史起着举足轻重作用的儒家美学。

关键词:仁;中和;人格美;艺术美;自然美

追溯中国古典美学的发展历程,就可以发现中国古典美学的基础奠定于先秦。从理论形态上看,中国古典美学发展的源头是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以墨翟为代表的墨家,以韩非为代表的法家和以屈原为代表的楚骚美学思想。比较而言,儒道两家是构成中国美学思想体系的基本要素,源远流长,可谓“中流砥柱”,它们与楚骚美学和禅宗美学一起共同构成了中国美学史上的四大思潮。而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思想更是对中国的美学、哲学、文化、艺术等各个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先秦儒家的代表人物主要有孔子、孟子和荀子。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继承和发扬中国古代盛会的礼乐传统,以“仁学”作为分析和解决美和艺术的根本立场,为儒家美学奠定了理论基础。儒家的美学思想在以儒学“仁学”学说为哲学基础的条件下,逐渐发展起来的,它强调的是个体心理欲求与社会伦理规范之间的相互统一。孔子美学的基本点就在于:一方面充分肯定满足个体心理欲求的必要性和合理性,另一方面又处处强调把这种心理欲求的满足导向伦理规范。所以,孔子的美学也是他的“仁学”的延伸和发展,其目的是为了“礼”的实现。孟子的美学思想是孔子美学思想的继续,在他所著的《孟子》中,对以道德品性为特征的“仁义”和以美善统一为特征的“中和”等思想做了进一步的阐发,他还进一步完善了孔子关于人格美的思想。孟子之后,儒家美学思想的发展者便是荀子,他所著《荀子》一书的美学思想比较集中的反映在《礼论》和《乐论》等篇中。荀子是从人的自然本性和社会本性两方面来考察审美和艺术活动的,与孟子不同,荀子对美学的贡献主要表现在他肯定人的审美要求的现实感性的自然基础,肯定符合礼义前提下的自然欲望的自然基础,肯定符合礼义前提下的自然欲望的满足,“所以,要求人的自然本性与社会本性相统一,是贯穿整个荀子美学的基本原则。”① 这一原则其实也是儒家美学追求“中和”境界的美学理想的继续。荀子的美学思想直接影响了《乐记》、《春秋繁露》等一些儒家的经典,并对后来的汉儒美学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总的来看,孔子、孟子和荀子这三位先秦儒家的代表人物,虽然在美学思想的一些具体问题上看法有异,但在总的倾向上还是一致的,他们的美学思想归纳起来,主要体现在人格美、艺术美和自然美这三个方面。

一、人格美

众所周知,先秦儒家思想的伦理色彩及浓,孔子从“仁”的思想出发,想努力塑造出一种完善的人格,他对人的内在精神之美做出过许多的论述,认为一个人的成长,需要以“仁”为始终的精神追求。从政治上看,“仁”就是要“复礼”,即“克己复礼为仁”,也就是恢复“周礼”,这样天下可大治,而“仁学”也就可以实现。“仁”的目的在于恢复“礼”,是“礼”的内在依据,在孔子看来,尽管“复礼”是他的最高政治目标,但“仁”比“礼”更重要,人应该由“仁”而进“礼”。“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八佾》)。“仁”体现到社会生活中,就是要求人与人之间的相亲相爱。从个人看,“仁”就是要“成人”,即成为具有道德美、人格美的文质彬彬的句子。这里,“仁”作为立身的根基,目的就在造就仁人君子。“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逊以出之,信以成之。”(《论语・卫灵公》),这是孔子以“仁”为核心对君子人格上,精神上的美的形成作的概括。“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这些都说明,他把内在的正值和仁义作为君子内在所固有的品质,“仁”变为了人内在的无限道德潜能,正因如此,孔子说:“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述而》)这也就是说,人只要发扬他的主动性,都可以成为具有人格美的君子。《论语》中的这些记载,都标明了孔子思想中以“仁”为核心的人格美追求。

就君子的人格美的审美追求而言,孔子主张“文质彬彬”。这是把美善统一的要求运用到人格修养上的体现,它强调的是文质统一。在这里,文着重指礼乐素养,质着重指仁义之道的伦理品质。他认为,人没有礼乐素养,就显得土头土脑;但光有礼乐素养,缺乏仁义之道的伦理品质,礼乐素养又会变成华而不实的虚饰。所以孔子在扬弃这两种片面性之后,提出了“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亦即强调完满的人,应该礼乐素养与仁义之道二者兼而有之。②这告诉我们,真正的仁人君子,修养必须是全面的,文质并茂,才是君子的理想境界。

孟子继承了孔子关于人格美的思想,并做了更明确的阐述。《孟子》中有这样一段话:“‘何谓善?何谓信?’曰:‘可欲之谓善,有诸己之谓信,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告子下》)孟子在这里把以“仁”为核心的理想人格发展过程分为六个等级:善、信、美、大、圣、神。孟子主张“性善”,认为善是人的本性所固有的,善真实的存在于人本身,那就是“信”的境界,集“善”和“信”于一身就是“美”,而“大、圣、神”则是更高的人生境界。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孟子所谓的人格美就是要人发扬自己的“善”性,以养成一种“配义与道”、“集义所生”和“至大至刚”的“浩然之气”,使之成为“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的道德主体!后世称那些无所畏惧、积极进取的仁人志士具有“儒家风范”,在很大程度上是指孟子所述的具有“浩然之气”的人格美。

先秦儒家的另一位代表人物荀子也对人格美有自己的见解。他与孟子主张“性善”相反,提出了“性恶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他说:“性者,本始材朴也;伪者,文理隆盛也。无性则伪之无所加,无伪则性不能自美。性伪合,然后圣人之名一,天下之功于是就也”。这就是荀子所讲的“化性而起伪”的人格美。

先秦儒家的人格美论对后世的影响是巨大的,中国历史上许多的仁人志士在很大程度上都是以儒家的人格美作为其人生理想,中国文人历来在为人处世上追求一种“儒学风范”,这些都是儒家美学对人格美理想的重要影响。

二、艺术美

先秦儒家的哲学基础与政治主张影响了他们对艺术美的看法,决定了他们对文学艺术的积极的功利态度。

(一)“兴、观、群、怨”

儒家美学特别强调艺术的社会功用,孔子就提出过著名的“兴、观、群、怨”说。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鸟兽草木之名。”(《阳货》)③所谓“兴”是指诗歌对欣赏者的精神感发作用,它的价值在于使人“引譬连类”(孔安国)、“感发意志”(朱熹)。正是由于孔子的启发,“兴”成了中国诗学中的重要概念。所谓“观”,郑玄说是“观风俗之盛衰”,朱熹说是“考见得失”,这都是在谈文艺对社会生活的认识作用,它启示艺术家必须缘事缘情而发,不能无病,为文造情。“群”指的是文艺使人情感交流、相互理解。所谓“怨”,就是说人们可以通过诗把内心郁结的怨愤宣泄出来,使内心复归平静。“兴”与“怨”侧重于个体心理体验的抒发,“观”与“群”侧重于文艺接受所达到的社会效果,但总的都是强调艺术的功能和作用,尤其是诗乐对人的教化作用。

(二)“尽善尽美”

在艺术标准的问题上,孔子十分重视艺术的美与善的统一,提出了“尽善尽美”说。《论语・八佾》云:“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由于《韶》乐的内容表现了尧舜禅让之事,符合道德要求,表达了一种仁义礼智的理想,故而孔子评其为尽善尽美;而对《武》乐,因其表现战争内容,不符合道德要求,所以孔子评其为尽美而未尽善。《论语・述而》云:“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只有内容与形式相统一也即善与美相统一的作品才合乎他的审美理想,也只有尽善尽美的作品才能给人以如此强烈而持久的审美享受!

(三)“中和”之美

孔子把美善统一的要求运用到人格修养上就是要求文质统一,“文质彬彬”;而运用到艺术审美标准上则是主张“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和“过犹不及”的中和之美,这也是他所提出的美学批评的“中庸”尺度。他主张艺术所表现的情感应该是一种有节制的、社会性的情感,只有这样的情感才符合“礼”的要求,才是审美的情感。④艺术情感表现中只有情与理的和谐统一才是最理想的,超度的情感表现不符合“中庸”原则,达不到美善统一的标准。孔子严格恪守“中和”论,使他的文艺美学具有浓重的中庸色彩。后来,《诗大序》进一步发展了孔子的思想,提出了“发乎情,止乎礼义”的温柔敦厚的诗教原则,对后世崇尚“中和”之美的正统美学思想产生了极大影响。

(四)“以意逆志”与“知人论世”

这是孟子就诗歌等艺术的欣赏方法提出的主张。《孟子・万章上》中说:“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就是说,正确理解诗歌的方法是不局限于字面的表层结构分析,不让“辞”妨碍自己正确理解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志向,而要依据诗歌的正确辞“意”,经过回溯或探究的方式来推断出诗人的情思志向。所以,孟子认为评论诗乃至其它文艺作品的最好办法是“以意逆志”,只有从作品给人的总体印象与感受出发,然后由此去揣摩作者原来的意图,这样才能避免“断章取义”,从而真正理解诗歌。由此可见,孟子看到了艺术的特殊性,看出了艺术批评与一般批评的差异。另外,孟子还提出了“知人论世”的说法,这可以看作是对“以意逆志”的补充。同样出自《万章下》:“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文艺作品是人写的,这就要求批评者(欣赏者)要对作者的时代背景(“世”)、个性特点(“人”)有所了解,这样才能更好的“逆志”。应该说孟子的主张是有很强的可行性的,这种鉴赏方法也始终为后世所用。

(五)音乐“以定和”说

重视诗教和乐教是儒家美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孟子和荀子都明确的指出,音乐能够陶冶人的情操,教化人的道德,荀子则更是认为音乐能够从情感上协调人们的社会关系,使人们能够和睦相处。《乐论》中就说:“故乐者,审一以定和者也”,很明显荀子是十分推崇音乐的教化作用的,这些思想直接影响了后来的《乐记》。

三、自然美

同道家的自然精神一样,儒家美学中的自然精神也有突出的表现,这主要体现在“比德”说和“天人合一”这两个思想上。

(一)“比德”说

道家是主张将人化入自然,以自然为道德范本;儒家则是以自然比附道德,将自然人格化。《荀子・法行》云:“夫玉者,君子比德焉”。荀子这里的“比德”二字,很精辟的点出了儒家自然美论的特征要义!从《论语》看,孔子是以“比德”的方式去欣赏自然的,他说:“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雍也》)自然的外部特点与人的内在追求存在着一定的相似性,所以自然才能成为一种道德象征,人的道德感才能投射到自然景物上去,可见“比德”说认为自然之所以美的主导方面就在审美主体内在的“德”。所以,观赏自然美不是只去认识自然的属性,而是要借着自然物的形式特点来高扬表现人的道德情感。“比德”说对后世的影响是深远的。

(二)“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作为中国美学的核心范畴,影响了中国几千年的社会和文化。在儒家传统思想中,都秉持自然与人和谐统一的“天人合一”观念,人顺应天,天人和谐。董仲舒就是在儒家天人关系的思想上明确提出了“天人合一”观念,并逐渐为中国艺术家们所推崇,从这一观念出发,中国美学强调人的审美意识顺应符合自然,强调审美过程中的物我统一、心物感应,最终使“天人合一”成为一个核心的美学范畴。

结语:

以上,我们分别从人格美、艺术美、自然美三个方面对先秦儒家的美学思想作了简单的总结,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儒家美学思想对中国古典美学的影响是深远的。它以“仁学”为基础,“中和”之美为准则,注重美和善的统一,在人格上,推崇“文质彬彬”的君子和“善养浩然之气”的大丈夫,强调人的全面发展;在艺术上,充分肯定艺术的作用和价值,强调艺术教育的重要性;在自然美领域,主张“比德”说,倾向于从伦理道德以及人格心理结构的角度去观照自然景物。正是通过这些方面,儒家美学才在中国美学史上占据了崇高的地位,并在华夏民族的文化扉页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作者单位:云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注释:

①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329页

②张涵.《美学大观》[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39页

③杨伯峻.《论语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第211页

④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05页

参考文献:

[1]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2]张涵.《美学大观》[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3]王兴华.《中国美学论稿》[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4]张毅.《儒家文艺美学――从原始儒家到现代新儒家》[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5]李文秋.《儒家审美的基石――孔子人格美学思想述要》[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2008年第2期

[6]王珂平.《“中和”为美的儒家美学思想》[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1996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