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RF内固定加后外侧植骨治疗腰椎滑脱症并椎间盘突出24例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RF内固定加后外侧植骨治疗腰椎滑脱症并椎间盘突出24例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资料与方法

1999年4月~2008年9月我院采用后路全椎板切除减压,椎间盘髓核摘除,rf内固定加后外侧植骨治疗腰椎滑脱症合并腰间盘突出症24例,男18例,女6例,年龄28~61岁,平均45岁。

临床表现:本组24例均有腰骶部疼痛,不能久站,其中间歇性跛行10例,单侧坐骨神经痛8例,双侧坐骨神经痛5例,直腿抬高试验阳性4例。病程0.5~8年4个月,平均4年8个月。

X线检查:常规摄腰椎正侧位,左右斜位及腰椎动力位片。按New-Man分型,退行性滑脱8例,峡部崩裂15例,创伤1例;滑脱椎体L4 8例、L5 16例;按Megerding法分类,Ⅰ度滑脱10例,Ⅱ度滑脱12例,Ⅲ度滑脱2例。24例全部摄腰椎动力位片,不稳定20例,CT扫描显示腰椎间盘突出型21例,膨出型3例。

手术方法:连续硬膜外麻醉,C-臂X线定位,后正中入路,显露滑脱椎体及上下各1个椎体范围,两侧剥离至横突基底,保留横突间筋膜。按Roy-Camille方法定位,于C-臂X线监视下,椎弓根开孔,测深,拧入椎弓根螺钉,推拉力螺钉置入前方皮质,下方椎体螺钉达椎体前1/4,切除棘突,椎板,切除周围增生肥厚韧带,充分减压侧隐窝,小关节突切除10例,切降病变突出的椎间盘,去除神经根受压因素,松解神经根周围粘连达正常范围。安装内固定器械并提升复位。将小关节外侧,横突基底凿粗糙,准备骨床,用取下的棘突、椎板制成骨材,加用自体髂骨,植于骨床上,用骨刀切除小关节的软骨,修整该部位使植骨块能够紧贴小关节、关节峡部和横突基底部。术后卧床休息3个月,卧床期间鼓励患者双下肢直腿抬高运动,以防术后神经根粘连。带腰围保护下地活动2~3个月。

结 果

本组24例全部随访,5个月~4年6个月,平均2年6个月;植骨愈合10~15周,平均12周。术后定期拍片复查,植骨愈合前禁止过度弯腰及负重。术后内固定无松动及断裂,复位无丢失。按邹德威方法[1]评价临床疗效,本组优19例,良3例,可2例。

讨 论

腰椎滑脱的手术治疗的目的是解除疼痛,松解神经根压迫,增加腰椎稳定性,防止椎体进一步滑脱。而对于是否需要完全复位存在争议,本组2例滑脱大于50%,原位固定融合,其余22例均进行了提升复位,13例完全复位,9例复位过程中出现下肢酸胀、疼痛症状,遂停止复位,C-臂X线检查椎体滑脱残余半度左右,并在此位置上固定融合。这说明滑脱可使椎管解剖结构发生改变,神经根被拉长,强行复位反而破坏此种已适应了的解剖关系,产生新的症状。因此,术中将可逆性滑移纠正即可,使滑脱得到尽可能的复位,并在此基础上植骨融合。

腰椎滑脱病人的局部病理改变主要有:腰椎间盘突出,腰椎管狭窄,周围韧带增生肥厚,椎体间不稳定,峡部断裂或细长,椎体向前下翻转,创伤性关节炎。而腰椎滑脱病人的疼痛原因除峡部崩裂、腰椎退变致腰椎机械性不稳定,腰骶部软组织及关节劳损外,尚应考虑椎间盘突出,变性,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以及椎间孔狭窄压迫神经根等因素造成腰痛。手术治疗主要针对其病理变化,目的是椎管减压,解除疼痛,稳定融合椎体[2]。虽然脊柱复位内固定能够恢复脊柱的正常解剖结构,重建生物力学内环境,而且即使RF椎弓根累钉系统具有良好的坚固性,但是,其获得的脊柱稳定也是暂时的,只有良好的滑脱椎体融合,才能使手术获得成功,维持脊柱长期稳定,达到理想的远期效果[3]。RF器械的使用目的是使椎体复位和维持复位,以利于植骨融合。任何内固定的复位都是暂时的,植骨融合才是根本,如果仅依赖内固定维持复位,必然导致内固定系统疲劳断裂。

创造良好的植骨床,应用后外侧植骨及坚强的内固定,是融合成功的可靠保证。本组24例病人无1例假关节形成,后外侧植骨可以获得较高融合率,其优越性在于:可以同时行减压手术;植骨部位距腰椎屈伸活动轴较近,周围血运丰富,利于植骨愈合;术后卧床时间相对较短;小关节在融合范围内;植骨床包括关节突外侧面,关节突峡部和横突;在植骨融合后,也利于椎体间纤维瘢痕增生或增生骨痂连接,使椎体间更加稳定,因而消除再发生腰痛的可能性。

参考文献

1 邹德威,海涌,马华松,等.重度腰椎滑脱的治疗[J].中华骨科杂志,1998,18(5):259.

2 侯筱魁.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J].中华外科杂志,1990,28:682.

3 何忠.脊突间H形及横突间双植骨治疗腰椎滑脱28例体会[J].脊柱外科杂志,2004,2: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