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农村初中作文学困生的成因及策略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农村初中作文学困生的成因及策略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文章意在探索一条适合农村初中作文学困生的训练方法与策略,在教学实践中探索,在教学理论上研究,探究分析了作文学困生的形成原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策略:人文关怀,平等尊重学困生;分层训练,树立写作信心;关注生活,开阔视野,丰富情感;加强积累,厚积薄发;实施批改讲评改革,教给作文方法。

关键词:作文;生活;积累;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20-258-01

何为作文学困生?即在班级中写作水平处于低层次的一部分学生,他们的作文水平不能达到课程标准规定的基本要求,他们智力并不低下。他们笔下的文章往往思路不清,错乱无序;语句不通,病句较多;语中无情,干瘪空洞;意思不明,不知所云;大多空话套话谎话连篇,不着边际又不合规范;老师不想读也不想批,阅读起来索然无味,批改起来味同嚼蜡。

一、在学生中调研,在实践中探讨,分析农村初中作文学困生形成原因

1、学校原因 学生作文能力的发展,需要一个阶段或较长时期的积累训练,不可能一蹴而就,然而一些学校由于急功近利的思想作怪,不愿在作文上投入很大的精力,不让学生花很多的时间。

2、教师原因 教学语文基础知识比作文教学更容易出成绩,教师辅导作文学困生“出力不显功”;教师的作文教学水平不高,对作文教学的研究不够。

3、家庭原因 农村家庭文化水准低,许多家庭没有良好的阅读氛围,作文学困生往往语汇不丰富,语言思维受限,语言表达能力不强。

4、社会原因 读书无用的思想,社会浮躁的风气,让能静下心来读书的人越来越少了,人们只知追逐经济利益,却不知文化的积淀,思想的纯净,道德的升华。

5、心理原因 作文学困生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不善于积累,不善于思考,没有良好的学习策略和学习方法。

二、总结提炼了作文学困生的训练策略方法

1、人文关怀,平等对待作文学困生 作文学困生的形成,是多方面原因造成,不能简单地归咎于学生,可能是教师教学不得法,可能是语文基础不牢,可能是心理原因。教师应该创设条件,鼓励他们在班级活动课上谈自己、谈同学、谈老师,进而谈国事家事校园事。这样学困生就愿意在文章中放飞自己的思绪,写出来的文章就成了以情动人的好文章了,他们的写作积极性和信心就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2、分层训练,树立学困生的写作信心 班级学生中,作文水平参差不齐,教学中不能用一把尺子、一个模子要求,经过一二次作文训练,摸清学生的作文底细,哪些是作文学优生,哪些是作文学困生,分层教学训练,对学困生因人而异,可降低要求,采取不同的策略,有步骤地训练下去。

3、关注生活,开阔学困生的视野,丰富他们的情感 我们结合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走向社会,走进生活,我校曾开展《洪泽湖畔,我的家》《走进洋河酒厂》等语文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走访调查,到大自然中去徜徉美景,到大企业中去感受现代化,学生们在生活中历练,在实践中思考,经历了精彩鲜活的生活,就是石头也要说话的,何况是活生生的人。

4、熟读常记,厚积才能薄发 作文学困生就“困”在语言的贫乏,积累的薄弱。积累是写作的基础,积累越厚实,语汇越丰富,语感就越强,写作就越有基础,文章就能根深叶茂开奇葩。

5、批改讲评,教给学困生作文方法 一次作文的完成并不意味着作文教学的终结,为了让学生更积极更自觉地完成作文,保持写作激情,教师还应该及时组织学生体验写作的乐趣,以形成良好的写作内驱力。

三、教师必须重视学困生们作文的批改讲评

1、加强面批,多做个别指导 面批,虽然耗时费力,但这种批改方法对学困生来说效果很好。面批不仅可以为学困生展示批改的全过程,而且可以了解学困生的文病原因,为教师因人因“病”制宜,对症下药,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也让学困生懂得“好作文是修改出来的”道理。

2、加强沟通,与学生心与心交流 透过作文可以窥见学生的心灵,我们在批改作文时与学生进行心灵的沟通,唤起学困生的情感共鸣,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使他们通过长期的激励性评语感染,领悟写作技巧,磨练意志品质,逐步提高写作能力。改评的过程即育人的过程。

3、评分灵活,调动学困生的写作积极性。教者在给学困生的作文评分时灵活把握,适当打高分,而不能压低分数,试想老师的分数又不是金钱,不要吝啬,让学困生也有得高分的机会,一次次的激励,大大调动了他们的写作积极性。

参考文献

[1] 袁浩,陈树民江苏教育报刊社《江苏教育》《引导学生热爱生活,乐于表达》,2003.11

[2]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中学语文新课程教学法》,2004.5

[3] 居继东 江苏教育报刊社《成才导报》《为学困生构建成功的阶梯》,2004.5

[4] 陆杰 《江苏教育研究》《让语文教学中的人文色彩更浓》, 20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