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护理体会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护理体会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目的: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患者护理要点。方法:以106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为观察对象,对其的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106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中,治愈62例,好转18例,恶化4例,死亡22例,临床治疗、护理效果满意。结论: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抢救患者,使患者得到及时、准确的治疗和护理,防治并发症,提高治愈率,保障患者的生存质量,是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护理工作的重点。

[关键词] 蛛网膜下腔出血;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08)03(b)-132-02

蛛网膜下腔出血是指由于先天性颅内动脉瘤、动静脉畸形、高血压动脉硬化等因素引起脑底部或脑表面血管破裂,血液流入蛛网膜下腔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症状,占脑血管病总发病率的12%~20%,其临床特点是起病急、再出血率高、并发症多、病死率高[1]。本文就我院自2002年10月~2007年10月收治106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护理要点,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SAH患者男性45例,年龄12~81岁,平均年龄 46.05岁; 女性61例,年龄 15~83 岁,平均年龄49岁。其中,动脉瘤48例,动静脉畸形16例,动脉瘤合并动静脉畸形4例,烟雾病4例,高血压动脉硬化7例,脑血管炎2例,原因不明25例。临床表现:突发性头痛20例,发热15例,抽搐6例,意识障碍45例,肢体障碍24例,动眼神经麻痹3例,视力视野改变3例。

1.2治疗方法

对症状轻、意识清醒、无定位体征的患者给予内科保守治疗,如:控制血压、降低颅内压、缓解脑血管痉挛、抗纤溶治疗。病情重、患者意识已开始改变、出现急性脑积水、颅内压高者立即进行脑室外引流。对出血量多、定位体征明显的患者行开颅血肿清除术,必要时行去骨板减压术。

2结果

本组患者保守治疗46例,脑室外引流15例,开颅血肿清除45例。治愈62例(58.5%),好转18例(17.0%),恶化4例(3.7%),死亡22例(20.7%)。

3护理体会

3.1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患者起病急,病情危重,随时可能发生各种并发症而危及生命,要严密观察患者的血压、脉搏、呼吸及瞳孔的变化。发现异常立即报告医生处理。同时蛛网膜下腔出血再出血率高,3~14 d内再出血的风险最大,如患者在病情好转的情况下突然出现头痛、抽搐、昏迷,甚至去皮质僵直,脑膜刺激征明显加重,多提示有再出血的可能性,应立即通知医生进行处理。

3.2降低颅内压

颅内压增高可引起脑疝而造成患者死亡。在本组病例中,就有14例患者因脑积水引起颅内压增高,其中有6例最后死于脑疝。如果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有剧烈头痛、频繁呕吐等症状,多为颅内压增高所致, 应立即报告医生,按医嘱给予20%甘露醇快速静脉滴入, 必要时用甘露醇与速尿交替使用, 以迅速降低颅内压。

3.3控制血压

血压升高程度及时间与出血的危险性呈正相关[2]。术后对患者血压进行监测和控制是防止再出血的主要措施之一。再出血组患者首次测量收缩压 (25.57±3.89) kPa,血压最高达30.0/21.3 kPa,26例再出血患者中有19例有高血压病史,手术前口服消心痛、伲福达控制血压,第1次手术后给予硝酸甘油控制血压,但降压效果不明显。持续性高血压会加重血管源性脑水肿,增加早期再出血的危险,并增加致残率和死亡率[3]。此时迅速适度地降血压、降低颅内压是治疗的关键。

3.4预防再出血

3.4.1休息卧床休息4~6周,头部抬高15°~30°,病室应保持安静,光线要柔和,避免强光刺激。尽量减少搬动,以免患者血压再升高。

3.4.2避免精神刺激和搬动保持患者情绪稳定,避免精神刺激。对兴奋躁动者可给予短效镇静剂。减少不必要的搬动,各种治疗检查尽可能在床上进行,保持病室安静,光线柔和,温度、湿度适宜。

3.4.3保持大便通畅用力排便可间接导致颅内压增高,增加再出血的机会。预防便秘,饮食中应增加纤维素或饮用蜂蜜,饭后1 h可按摩腹部数分钟,增进胃肠蠕动。

3.5预防并发症

3.5.1脑血管痉挛如果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症状经治疗后好转,又出现进行性加重和肢体瘫痪,周围白细胞持续性增高,持续发热,意识改变,如清醒-嗜睡-昏迷,并出现偏身感觉障碍、失语、锥体束征、颅内压进一步增高,头痛、呕吐再度加重等应考虑为脑血管痉挛所致。要配合医生予用药处理,并严密监测血压变化,必要时复查头颅CT。

3.5.2上消化道出血消化道出血是蛛网膜下腔出血潜在的并发症,如果发现患者大便呈黑色,应送大便潜血试验,并报告医生处理。为昏迷患者进行鼻饲时,要观察回抽的胃液的颜色,如出现有咖啡样胃液,说明有消化道出血可能,应报告医生,配合医生进行止血处理。

3.5.3呼吸道感染昏迷患者咳嗽及吞咽反射减弱或消失,口腔、呼吸道分泌物及呕吐物易误吸进入肺部而发生肺部感染。应将患者头稍抬高并偏向一侧,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及呕吐物以防误吸。痰液粘稠时给予雾化吸入。

4讨论

蛛网膜下腔出血起病突然,进展迅速,多数患者病情危重,死亡率、致残率高,因此,临床医护人员应熟练掌握本病的发病特点、发病规律和临床观察护理要点,提高护理质量和有效率,及时抢救患者,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从而降低死亡率、致残率,保障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周良辅.现代神经外科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804-810.

[2]Robert G,Grossman Christopher M,Loftus.王任直主译.神经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336-339.

[3]Dandapani BK,Suzuki S Kelley RE,Reyes-Iglesias Y,et al.Relation between blood pressure and outcome in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J].Stroke,1995,26:21-22.

(收稿日期:2008-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