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大器晚成”的“大器”是什么?(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大器晚成”的“大器”是什么?(等)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大器晚成”的“大器是什么

“大器晚成”出自《老子》:“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讲的是“道”的几种无为境界:最方正的东西没有棱角,最大、最贵重的东西总是最后完成,最好的音乐没有声音,最大的形象就是没有形象。这里的“大器”指的是古代几种重量级的器物,包括圭璋之类的玉器和钟鼎之类的金器。圭璋指的是古代两种玉制的礼器。钟鼎是中国古铜器的总称,上面多铭刻记事表功的文字。鼎在古代还被视为立国的重器,是权力的象征。琢玉是需要下番苦功的,费好些时日和人工才能雕琢而成;而铸造钟鼎更是需要精细的铸造技术、足够的熔铸和冷却时间,铸件方能“成器”。正是因为圭璋、钟鼎都需要长期雕琢、历练才能成器,所以就有了“大器晚成”。

鼓掌欢迎起源于敲击兵器

在古代欧洲,一支与罗马军队交战的蛮族军队,有这样一个习惯,就是首领讲话完毕后,士兵们会敲击手中的武器,发出声响以示支持。这一习惯后来被罗马人学会,最后演变成了“鼓掌”。我国古代并没有鼓掌欢迎人的传统,民国时,随着当时西洋剧种传入中国,鼓掌才随之舶来。

从“牙门”到“衙门”

衙门是旧时官员的办公之处,其实,“衙门”是从“牙门”演变而来的。“牙门”系古代军事用语,是军旅营门的别称。在古代,“牙”象征兵器、武力。《周礼•春官•典瑞》中说:“牙璋以起军旅。”“牙璋”是国君用于发兵的符节,上面有隆起的牙齿。而武将、武士也就被称为“爪牙”。他们的服饰上有不同的兽面獠牙的图案。说起“牙门”要先说“牙旗”。古代军队军旗两边剪裁成“牙状”,或直接把象牙装饰在竿端,称“牙旗”。将士出征前听取号令,要集中到“牙旗”之下;部队行军时,要以“牙旗”为先导;扎营后,主帅或主将要在帐前竖牙旗为军门,叫作“牙门”。从汉末开始就已经有了“牙门”这个名字。“牙门”最初为军营之门的意思,后逐渐发展为指官署之门。由于“牙”“衙”音同,因而后来大多数人就只知道“衙门”而不知道有“牙门”了。

古时惩办“家暴”有律法

我国早在西周时期,法律就已规定:如果丈夫殴打妻子,导致妻子受伤,就要处以“剃光头”的刑法。古人云:“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古人很重视对头发的保护,那是对父母孝敬的表现。而剃光头则是一种侮辱人格的刑法,这个人会受到伦理的严厉指责。唐代的《斗律》中规定:“诸殴伤妻者,减凡人二等;诸妻殴夫,徒一年;若殴伤重者,加凡斗伤三等。”也就是说,一般人斗殴,处罚一百大板,但是丈夫殴打妻子,要“减二等”,只要处罚八十大板即可;而妻子殴打丈夫,不论有没有受伤,都先要处罚一年的有期徒刑;倘若丈夫受重伤,那么对妻子的处罚要罪加三等。无论夫妻谁打谁,如果打死了人,都要偿命。用今天的眼光来看,夫妻双方的地位并不平等。

美国历史上的“小镇民主”

美国民主在历史上真实的起点,是从“小镇民主”开始的。最早出现于17世纪早期,一个个原北美殖民地上的小镇,由自由迁徙来的移民组成,每个镇只有一个警长兼任法官,幸运的话,还会有一个当地州郡任命的镇长。镇上居民也不多,遇有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情,镇长就召集大家在镇上唯一的小酒馆前空地上商议,这就是美国从“草根”起步的民主,很糙很淳朴,也没有两个世纪后才出现的“助选团队”和“商业”助振。然而,就是发展到今天,这个“城镇会议”仍然是美国民主的基石和美国民主的具体实践方式。

河北磁山遗址出土

8000年前鸡骨

鸡,是人类饲养最普遍的鸟禽类,鸡肉和鸡蛋也是人们最常见的食品。但是,家鸡究竟起源于何时何地?世界各地说法并不一致,传统说法认为,家鸡约4000年前起源于印度。近日,有关考古专家对在位于河北省武安市磁山古遗址内发现的鸡骨研究鉴定后,将世界家鸡驯养史提前到8000年前,认为或许这里才是家鸡起源地。从磁山遗址发现的鸡骨标本中十多件完整的跗骨的测量数据来看,这些鸡骨比现代鸟类中野生原鸡稍大,但小于现代家鸡;同时这些鸡骨中绝大多数为公鸡,母鸡数量很少。这是因为,磁山先民与现代人一样,将公鸡宰杀而将母鸡留下来产卵,因而公鸡骨骸较多,这也间接证明了磁山遗址出土的鸡骨标本确属家鸡。

中国古代谁给文人付稿酬?

虽然历史上持续了1300多年的科举制度,但有一批极具声望的才子却“屡试不第”,如卢照邻、孟浩然,贾岛等,这些沦为无业游民的文人谋生手段大多是靠写作。但古时没有报刊,写出再美的诗词文赋也无处发表,他们靠写什么赚稿费呢?首先是受雇于政府写文书,古时的官员多忙于纷繁复杂的事务,于是有急于上传下达的书折就雇用民间。贺知章、宋之问、骆宾王等都曾是公文的高手,所得稿费均都不菲。再就是写文赋,如司马相如为陈皇后写《长门赋》得到100两黄金的稿费。在当时,一个人全年的生活费一两黄金就绰绰有余,司马相如仅此一篇文章,便一辈子吃穿不愁了。还有是给死者写碑文。如唐代的韩愈,写碑文颇得稿酬之利,他写《平淮西碑》得的稿费是500匹绢,按《中国物价史》的记载换算,韩愈写此碑文就拿了近20万元稿费,而碑文只有505个字,每字价值约132元。

魏晋时中亚白人移民潮

公元前138年,张骞受汉武帝派遣出使西域。翻越帕米尔高原之后,到达今天乌兹别克斯坦境内的大宛国,张骞惊异地见到了“深眼,多须髯”的白种人。此时,汉朝才与中亚白种人世界有了直接联系。从东汉中后期开始,中亚的商人逐渐出现在西域南北道。三国时内地战乱动荡,但没有阻碍中亚白人继续东行。到曹魏和西晋时,白人移民出现在河西走廊和中原地区。汉代人本来将匈奴等西北方游牧族叫胡人,为了表示区别,就将这些白种移民称为“羯胡”。随着白种胡人越来越多,到魏晋南北朝,“胡人”就变成了中亚白人的专门称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