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多层螺旋CT三维尿路重建在肾周尿瘤中的诊断价值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多层螺旋CT三维尿路重建在肾周尿瘤中的诊断价值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目的 应用三维尿路成像重建(MSCTU),更好地认识及显示肾周尿瘤。 方法 收集2011年1月~2013年2月3例尿瘤患者,行CT三维尿路平扫增强、延时扫描并重建。 结果 通过多层螺旋ct扫描、重建(MSCTU)对肾周尿瘤做出准确的诊断。 结论 MSCTU在肾周尿瘤中有很高的诊断价值,能清楚地显示尿瘤破口、病变范围、大小,有利于临床明确诊断。

[关键词] 肾周尿瘤;MSCTU;多平面重组

[中图分类号] R816.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3)29-0072-02

肾周尿瘤(urinoma)是外伤和(或)各种病理原因造成的尿路梗阻,尿液由肾门溢入或经输尿管破裂处流入肾周间隙内形成的假瘤样病变。1935年由 Crabtree首次描述,又称肾周假性尿瘤、肾周尿性囊肿[1]。系由于外伤或各种病理原因造成的尿路梗阻,尿液由肾门溢入或经破裂处流入后腹膜间隙内形成的假瘤样病变[2]。多层螺旋CT三维尿路重建成像(MSCTU)技术,通过对图像进行后处理,对原始图像进行认真观察分析,在原始图像上划定感兴趣区,以去除骨骼及无关组织,再行泌尿系重建,使病变与周围结构的空间关系更直观,为轴位图像提供补充信息,从而协助诊断并对临床制定治疗方案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1年1月~2013年2月3例患者,均为男性,年龄分别为41岁、25岁、5岁,平均年龄24岁,2例为外伤后行CT检查,1例为腰腹痛并腹部包块行尿路全程CT平扫加增强。

1.2 检查方法

采用西门子Emotion16进行常规扫描及CT全尿路增强延时扫描。扫描参数:120 kV、150~250 mA,螺距1.5,扫描层厚5~10 mm,重建厚度为1.5 mm,选用非离子型造影剂静脉注射(碘海醇)80~100 mL,剂量为1.5 mL/kg,采用静脉高压注射速率(2.5~3.5) mL/s,小儿用量酌减,在注入造影剂后行增强肾动脉期、肾实质期、排泄期全尿路扫描;扫描开始时间,动脉期25~30 s、实质期80~100 s,延时期据情况而定。观察3例尿瘤患者的病因、影像学表现。其中闭合性腹部损伤致肾损伤、肾盂、输尿管交界区、输尿管起始段破裂继而形成尿瘤的2例,自发性梗阻破裂形成尿瘤1例。

2 结果

图像传送至工作站进行图像后处理,在轴位的图像基础上,对原始数据进行容积重建(SVR)、多平面重组(MPR)、曲面重建(CPR)等。通过多层螺旋CT三维尿路重建成像(MSCTU)技术,将所得数据进行三维后处理。对输尿管走向行冠状和矢状位的重建,与横断图像相结合,得到泌尿系全程MSCTU图像,能清晰地观察破裂口的部位及尿液外漏情况(封三图1、2)。

收集病例1、2,结合病史、体征及影像学表现,支持肾损伤并肾周尿囊肿形成的诊断;例3考虑右肾重度积水致尿瘤形成。见表1、2。

病例1、2、CTU重建,能直观显示病变区的局部解剖信息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可任意多方位、多角度观察泌尿系统病变情况和确定病变的范围和形态。例3肾脏排泄功能迟缓,对比剂通过肾脏排泄排空延迟,造影剂呈弥漫性进入,CTU浓度未达到峰值,全段尿路充填不均匀,CTU显影欠佳,在诊断时结合横断面图像,CPR、MPR等做出了准确的诊断。

3讨论

肾周尿囊肿主要是肾损伤后的近期并发症,或肾自发性破裂以及肾盂输尿管结合处梗阻所致的并发症,肾周尿囊肿形成后,尿液不易自然吸收,影像肾断裂部分愈合,同时囊肿压迫肾脏引起高血压,甚至长期压迫影像肾功能,早期诊断尤为重要[3]。自发性肾周尿瘤是继发于肾盂内压升高的罕见并发症。这种患者常以无痛性腹部肿块就医,有时临床将之误为诊“巨大肾积水”。实际上,尿瘤与肾积水在病理学上是肾盂内压升高的两个不同的结局,而且两种情况在治疗学中存在着一定的差异[3]。

尿外渗是各种病理原因造成的尿路梗阻,尿液由肾门溢入或经破裂处流入肾周间隙,形成假瘤样病变,又称肾周尿瘤 (urinoma)或肾周尿性囊肿[4]。尿瘤的典型CT表现是:腹膜后肾周显示含液密度均匀的囊性低密度病灶,可有包膜;外周囊壁强化不明显;延时期可见造影剂进入,部分显示弥散性进入。自发性病灶多伴有肾积水及泌尿系梗阻。本病形成的三个条件:①能产生尿液的正常肾脏;②肾集合系统损伤后尿液外渗至肾周;③有输尿管梗阻的因素。本病3例患者符合以上条件[5-7]。

肾盂输尿管受强大外力过度牵引导致肾盂输尿管交界处撕裂,由于进展缓慢,外溢的尿液被包裹而形成尿液囊肿。此种较为常见,并易于诊断。多平面重建(MPR)从不同角度显示病变部位及其与周围结构的关系。最大密度投影(MIP)显示轴位、矢状面、冠状面或容积重建(VRT)等辅助成像技术能够在任意角度的泌尿系图像中产生三维立体效果[8]。

泌尿系统疾病比较常见,影像学检查手段一直依靠传统检查方法,包括X线平片(KUB)、静脉肾盂造影(IVP)、B超检查,对于泌尿系统疾病的确诊存在一定的限度[9,10]。随着医学影像学的发展与数字化设备的更新,尤其是多层螺旋CT广泛应用于泌尿系统疾病的诊断中,日益显示出其优越性。MSCTU是螺旋CT容积扫描与IVP有机结合起来的一种新的检查方法,此方法已成为一种新的非侵入性检查方法。MSCTU具有敏感度和特异度高、成像速度快、立体感强、诊断准确、无创伤等特点,易被患者接受,是泌尿系统疾病最有价值的诊断方法之一[11]。多层螺旋CT薄层扫描能够消除呼吸运动产生的伪影,能发现病灶的破口,清楚地从三维立体图像中显示破口的位置、形态及周围关系[12]。通过重建CT增强扫描图像,采用图像后处理成像技术能完整地显示双肾、输尿管、膀胱轮廓,并观察病变位置、关系的变化,为本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准确可靠的影像学依据。

[参考文献]

[1] 曹殿波,常健,刘伟,等. 尿外渗性肾周积液或囊肿的多排螺旋CT研究[J].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08,19(2):138-139.

[2] 张和平,陈丹. 尿外渗及肾周尿瘤的CT诊断[J]. 中国CT和MRI杂志,2010,40(6):45-46.

[3] 宣生琪,王培乐. 肾周尿囊肿的诊治体会[J]. 浙江创伤外科,2008,13(5):397.

[4] 陈信坚,刘忠,黄文才,等. 尿外渗及尿瘤的CT诊断[J]. 临床放射学杂志,2008,(9):1239-1242.

[5] 房伟,李媛媛,张友军. 多层螺旋CT平扫诊断急性梗阻性尿外渗应用分析[J].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2010,4:312-315.

[6] 刘中林,于京隔,陈青华,等. 急性梗阻性自发性尿外渗的CT诊断(附3例报道)[J]. 放射学实践,2010,10(2):1143-1145.

[7] 陈新晖. 急性梗阻性尿外渗的CT表现[J]. 实用放射学杂志,2008, 24(4):569-571.

[8] 熊卫国,肖焱平. 多层螺旋CT及其后处理技术在泌尿系的应用[J]. 第二十六届航天医学年会暨第九届航天护理年会论文汇编,2010:64-66.

[9] 卞佳妮. CT尿路造影在泌尿系统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 中外健康文摘,2013,10(2):73-74.

[10] 程传生,陈俊,李江涛. 多层螺旋CT泌尿系统成像在泌尿系统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J].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2010,14(3):233-235.

[11] 李耀波,农剑波. CT尿路成像(CTU)在泌尿系统病变诊断中的应用[J]. 医学信息(上旬刊),2010,23(12):4796-4797.

[12] 胡海峰,陈刚,汪自力,等. 螺旋CT泌尿系成像(CTU)在输尿管疾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J]. 四川医学,2007,28(10):1151-1152.

(收稿日期:2013-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