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收入差距对城乡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影响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收入差距对城乡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影响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目前,我国城乡收入差距正在进一步拉大,城乡基础教育均衡发展也面临着严峻挑战,然而,城乡收入差距对城乡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究竟有怎样的影响呢?笔者研究发现,城乡收入差距制约着城乡基础教育的经费投入和办学条件,影响着城乡基础教育的教育负担和教师质量,还决定着城乡家庭教育的消费行为。

关键词:城乡收入差距?摇教育经费投入?摇办学条件?摇农村教师流失

城乡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是指基础教育系统的各部分、各要素在城乡之间逐步建立并保持协调、有序、相互促进的关系,从而实现城乡基础教育整体功能优化发展。它是城乡基础教育由非均衡态向均衡态转化的过程,也是现代教育发展的新境界和新理想,是对教育民主与教育平等的追求。当前,我国城乡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在许多方面面临着严重挑战:一是城乡教育经费投入差距明显;二是城乡办学效益差距较大;三是城乡师资状况差距显著;四是城乡教育质量差距不容忽视;五是城乡教育负担不公十分突出;六是城乡基础教育消费差距严重。笔者调查发现,影响城乡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经济收入差距、师资力量配备不均、教育政策偏差、文化观念差异、教育自身因素等许多方面,其中,45.19%的人认为经济收入差距是影响我国城乡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主要原因,所占比例最高。一般而言,经济和收入状况是基础教育发展的基础性因素。教育要发展,经济是保证;教育要投入,收入是基础。我国城乡基础教育之所以出现了悬殊的非均衡发展现象,首先是因为城乡之间在经济总量方面有所不同,在收入状况方面存在差距。由于城市经济实力比较强,居民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比较高,当地政府和居民就有充足的资金投入教育;而农村则正好相反。所以,对于城乡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收入差距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

一、城乡收入差距导致城乡基础教育经费投入的巨大差别

城乡收入差距首先表现为城乡国内生产总值的不同。国内生产总值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它有三种表现形态,即价值形态、收入形态和产品形态。从价值形态来看,国内生产总值是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全部货物和服务价值超过同期中间投入的全部非固定资产货物和服务价值的差额,即所有常住单位的增加值之和。一般而言,能够用一产、二产、三产的构成反映国内生产总值的价值形态,其中,第一产业(即农业)是乡村从事的主要产业形式,第二、三产业则是城镇从事的主要产业,所以,可以用第一产业的产值表示农村国内生产总值,用第二、三产业的产值表示城镇国内生产总值。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是随着三大产业产值的增加而逐步增加的,但三大产业所占比例则有不同的变化。1980年之后,第一产业的产值所占比重是逐年下降的,而第二、三产业的产值所占比重基本是上升的。2008年,第一产业的产值虽然已经增长为34000亿元,但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却下降到11.3%,也就是说,农村经济的地位逐步下降;同年,第二、三产业的产值之和已高达266670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88.7%,也就是说,城镇经济处于绝对的强势地位。正是这一城镇强势经济和农村弱势经济的极大反差,使城乡基础教育投入出现了巨大的差距。2006年,我国城镇普通小学校均教育经费为119.07万元,农村小学校均只有38.18万元,城镇小学是农村小学的3.12倍,差距之大显而易见。

二、城乡收入差距形成城乡基础教育办学条件的悬殊差异

城乡收入差距也表现为城乡资本有机构成的不同。资本有机构成是指由资本技术构成决定的而又反映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即不变资本价值(C)与可变资本价值(V)之比。其中,固定资本形成总额是不变资本价值的主要组成部分,表现为固定资产原值、基本建设投资、更新改造投资等许多方面。因此,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同城乡人口一起核算能够反映出城乡资本有机构成的差距。目前,我国城乡人口虽有变化,但在一定时期是比较恒定的,也就是说可变资本价值基本上稳定。然而,政府投入城镇和乡村的不变资本价值却是不同的。2006年我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城镇居民人均高达16180元,而农村居民人均仅有2254元,前者是后者的7.18倍。这就是说,城镇的资本有机构成大大高于农村。正是这种不同的资本有机构成,导致了城乡办学条件的悬殊差距。同年,我国普通初中有危房1454.5万平方米,而农村普通初中却有1129.8万平方米,所占比例高达77.68%;就购置专用设备金额而言,城镇普通初中校均为6.28万元,农村初中校均仅有2.94万元,相差3.34万元。因此,无论是校舍的建设、危房的改造,还是课桌凳、图书以及专用设备的购置都取决于城乡资本有机构成的大小。

三、城乡收入差距造成城乡基础教育负担的严重不公

城乡收入差距还表现为城乡财税收支状况的不同,而财税收支状况可以通过财税政策集中地反映出来。计划经济时代,为了推进赶超型工业化战略,我国制定了一整套明显偏袒城市、歧视农村的政策体系。改革开放以后,这种政策虽有改观,但并未根本好转。一方面,财政政策的错位明显。长期以来,我国将物资、资金和人才等要素优先或倾斜配置给城市,城市居民享受包括就业、住房、教育、社会保险、公共设施建设等一系列优惠;而对于农村,下达的是统购统销计划,无偿或低偿调配农民生产的粮食、棉花及牲畜等农副产品。后来,虽改为粮食定购制度进而取消了农业税,但农民的收入依然偏低。并且,对于农村的义务教育、公共安全、卫生防疫、道路建设等应由国家投入的公共产品,有一些仍然落在农民身上,由农民来承担。特别是应该由国家财政负担的中小学教师的工资,一部分(如代课教师的工资)也由乡村自行筹款支付。2006年,我国农村中小学有代课教师427524人,农村幼儿园有代课教师84207人,二者相加共计50多万人。若按人均每月最低工资标准500元计算,一年就是30多亿元。这些钱都是从农民身上挤出来的,即农民负担了本该由政府负担的教育经费支出。

另一方面,税收政策的标准不一。在城市,经多次改革,建立了一套以征收增值税、所得税为主的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税收制度。而在取消农业税之前,农村税费种类一直很多,主要有农业税、农业税附加、农业特产税、屠宰税、三提五统、劳动积累工和农民义务工等。这种税收制度对农民来说,显然极不公平。因为它违背了平等竞争、公平税负的税收原则。“农民负担应控制在上年以村为单位农民人均纯收入的5%以内”的规定,对农民其实非常苛刻,因为它无纳税起征点可言。城乡不同的赋税政策,使农民人均税额是城镇居民的4倍,而同期城镇居民的收入却是农民的6倍。农业税取消之后,对农民的收费依然存在,如共同生产费、一事一议筹资等。其实,第一产业收益率本来就低,农村用于教育的资金往往捉襟见肘、入不敷出,贫困地区的农村尤甚。因此,许多农村学校不仅没有规范的师资力量,而且缺乏起码的教学设备。难怪有人用“吃饭靠国家,办学靠附加”来形容农村教育的现状,因为国家欠农民的实在太多,欠农村的无法弥补。

四、城乡收入差距致使农村优秀教师大量流失

城乡经济实力的巨大差距,农村经济发展的相对滞后,不仅使农村教育经费投入严重不足,而且使农村教师的流失现象也十分严重。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农村优秀教师往条件好、工资高、利于自己发展的富裕城镇地区流动,是很自然的事情。但若当教师离开原教学单位后出现了教职空缺,而空缺出现又无人填充或者接替者不能胜任教职所引起的教育教学质量下降,我们称这种不合理的、非良性的流动为教师流失。近一段时间,有关农村教师流失的报道很多。譬如,浙江省青田县农村教师2005年流失64人,2006年流失66人,2007年流失108人,2008年预计流失人数在200人左右。这种现象不只是青田县存在,在我国许多农村地区都有类似的情况,是一个全国性的大问题。其实,造成农村教师大量流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教师个人发展的需求,也有超强工作量的压力,但主要还是艰苦的工作环境和较低的工资福利。《国家教育督导报告2008(摘要)》指出,教师工资收入水平城乡差距依然较大。全国农村小学、初中教职工人均年工资收入分别仅相当于城市教职工的68.8%和69.2%。2006年与2005年相比,分别有13省、自治区、直辖市农村小学、初中城乡教职工工资收入差距有所扩大。这种收入差距难以吸引优秀人才到农村从教,也不利于农村教师队伍稳定,因为它严重违背了“成本与收益相符原则”。当农村教师实际收益小于其成本时,就可能放弃目前的工作而另寻他就;当实际收益小于预期收益时,则可能处于一种不稳定状态。因此,当成本一定的情况下,收益高的地方或行业总是人们所向往的。而教师职业高昂的投资成本与收益不成正比,两者之间的不协调,特别是实际收益小于预期收益,是农村骨干教师流失的主要原因。

五、城乡收入差距使城乡家庭教育消费差别明显

一般来说,家庭教育消费主要包括学杂费、教材费、校服费、食宿费等基本性教育支出;家教费、补课费、课外书籍费等扩展性教育支出;为了子女能入“好学校”而支付的捐集资费、择校费等选择性教育支出;为了让孩子出国就读而支付的留学费等豪华性教育支出。这些教育支出是由低到高分层次的,是随着居民收入的不断增加而逐步实现的。由于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逐步拉大,城乡家庭教育消费和学生接受教育的差别会越来越大。城市的居民从学前开始,就为孩子的将来发展做准备,为孩子进行大量的教育投资,甚至有的家庭拿出几十万元让孩子出国学习。而农村的孩子很可能因家庭连几十元的学杂费都交不起而失学。

有人对1990―1999年我国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收入变动对教育投资的影响进行了回归分析,计算出判别系数R2=0.98(R为相关系数),得出收入与教育支出呈现高度相关性的结论,即家庭人均收入越多,家庭教育投资也越多,换句话说,不同收入阶层的收入差距导致了家庭教育投入的差异。如2007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3786元,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仅为4140元,前者是后者的3.33倍;相应地,我国城镇居民人均教育消费为1329元,而农村居民人均教育消费仅为306元,前者是后者的4.34倍。城乡教育消费的不同是随着收入差距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家庭教育消费是随居民人均收入的提高而增长的,也可以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对其家庭教育消费行为的影响是很大的。

参考文献

[1]田芬,朱永新.关于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哲学思考.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叶丽娜.关于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新思考.现代教育科学,2007(4).

[2]中经网统计数据库.2009-10-13;中国教育统计年鉴-2006.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2007.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

[3]邓大洪.取消农业税不等于“零税赋”.新闻周报,2004-7-22-5版。从1990年到2000年的十年间,农民人均税额为146元,而城镇居民人均税赋仅为37元,前者是后者的近4倍.

[4]李风岸,魏皓奋.浙江省人大建议政府规范农村教师频繁流失问题.今日早报,2008-8-1-11.

[5]中国统计年鉴-2008.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

作者单位:

山西太原师范学院政法系